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第二篇运动生理学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第二篇运动生理学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f1fd2d2b14e852458fb57d1

C.最大摄氧量百分率 D.最大摄氧量利用率 35、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运动能力,称为 B 。 A.运动技能 B.身体素质 C.生理学指标 D.运动性适应 36、高原训练对 A 素质的发展作用较明显。 A.有氧耐力 B.无氧耐力 C.柔韧 D.灵敏 37、马拉松、滑雪等长时间的运动项目,体重比较轻有利于运动,因而最大摄氧量的 A 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A.相对值 B.绝对值 C.利用率 D.百分率 38、采用较低强度和持续时间长的练习或用长段落的间歇训练方法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 B 。 A.无氧耐力 B.有氧耐力 C.速度耐力 D.肌肉耐力 39、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要求运动强度大,而最合适的持续时间是 A 。 A.10s以内 B.10-20s C.20-30s D.30s-1min 40、短跑运动员从听到发令枪响到起动的时间属于 A 。 A.反应速度 B.位移速度 C.动作速度 D.加速度 41、投掷运动员器械出手的速度属于 C 。 A.反应速度 B.位移速度

C.动作速度 D.加速度 42、跑速属于 B 。 A.反应速度 B.位移速度 C.动作速度 D.加速度 43、优秀短跑运动员腿部肌纤维中, C 占的百分比较高。 A.白肌纤维 B.红肌纤维

C.快肌纤维 D.慢肌纤维 44、速度主要依靠 A 供能。 A.磷酸原系统 B.乳酸能系统 C.有氧氧化 D.无氧系统 45、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快肌纤维的百分比及其面积大小可以影响短跑运 动员的 B 。 A.步长 B.步频 C.耐力 D.以上都不是 46、关节的柔韧性主要影响短跑运动员的 B 。 A.步频 B.步长 C.力量 D.耐力 47、速度素质主要依靠 C 供能。 A.有氧系统 B.糖酵解系统 C.ATP-CP系统 D.以上都不是 48、下列因素中,对人体无氧耐力没有影响的是 C 。 A.肌肉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 B.缓冲乳酸的能力 C.血红蛋白含量 D.脑细胞耐受乳酸的能力 49、优秀运动员腿部肌肉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最高的运动项目是 A 。 A.短跑 B.中跑 C.长跑 D.马拉松运动 50、下列选项中,不能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方

5

法是 C 。

A.最大乳酸训练 B.耐乳酸训练 C.持续训练 D.低氧训练 51、完成单个动作的时间长短称为 B 速度。 A.反应 B.动作 C.位移 D.力量

52、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则称为 A. 疲劳现象 B. “极点

现象”

C. 假稳定状态 D. 进入工作状态

60、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B 。

A.反射时 B.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大 A 速度。

A.反应 B.动作 C.位移 D.力量

53、下列活动需要静态平衡能力的是 B 。

A. 蹦床 B.射箭 C.冰上舞蹈 D.游泳

54、下列练习属于冲击性牵张练习的是 A 。

A.摆腿 B.控腿 C.压腿 D.成桥静止

55、赛前状态时运动员的脉率变化为 B 。

A. 变化不定 B. 加快 C. 减慢 D. 不变

56、赛前状态产生的机制是 B 。 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痕迹效应 D.以上都不是

57、下列选项中, C 可以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

A.起赛冷淡 B.起赛热症 C.良好的赛前状态 D.以上都不是

58、赛前状态可引起肺通气量和吸氧量(A)。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突增后稳定 59、运动开始后不久,运动者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快,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等反应,这是( B)。

C.运动器官的生理惰性大 D.以上都不是 61、“极点”现象多出现在 B 运动项目中。 A.短跑 B.中长跑

C.超长距离跑 D.跳跃 62、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摄氧量能满足需氧量是 A 。

A.真稳定状态 B.假稳定状态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63、进行较大强度时间较长的运动时,摄氧量已达最大水平,仍不能满足需氧量,这种状态是 B 。

A.真稳定状态 B.假稳定状态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64、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食用高脂肪高蛋白膳食 B 。

A. 肌糖原恢复速度较快 B. 肌糖原恢复速度较慢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65、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食用高糖膳食 A 。

A. 肌糖原恢复速度较快 B. 肌糖原

恢复速度较慢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66、欲使运动中堆积的乳酸尽快消除,运动刚结束后应采用 D 有效的恢复措施。

A. 平卧休息 B. 静坐 C. 睡觉 D. 活动性休息

67、衰竭学说认为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是

6

D 。

A.大脑产生保护性抑制 B.血液pH下降 C.产生大量自由基 D.能源大量消耗

68、运动后恢复最快的物质是 C 。

A. CP B. 肌糖原

C. 氧合肌红蛋白 D. 肝糖原 69、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安排应以 A 变化为主要标志。

A.体温升高 B.血压升高

C.兴奋性提高 D.心率加快 70、“极点”产生在 B 状态中。

A.赛前状态 B.进入工作状态 C.真稳定状态 D.假稳定状态

71、人体运动进入假稳定状态时,吸氧量与需氧量的关系是 C 。 A.吸氧量等于需氧量 B.吸氧量大于需氧量

C.吸氧量达最高水平仍低于需氧量 D.吸氧量与需氧量同步增加

72、非周期性和混合性练习, D 产生疲劳的重要因素。

A.ATP转换速率下降 B.动作节奏性强 C.能源运用过程受抑制 D.动作多变

7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认为,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是 B 。

A.大脑产生保护性抑制 B.脱水、电解质紊乱

C.产生大量自由基 D.能源大量消耗

74、马拉松跑时机体功能水平主要处于 B 。

A.进入工作状态 B.真稳定状态

C.假稳定状态 D.疲劳状态

75、运动技能学习与文化知识学习的本质区别在于 C 。

A.要用到视觉、听觉器官 B.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C.有肌肉活动的参与 D.以上都不是

76、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其本质就是 B 。

A.形成非条件反射 B.形成运动条件反射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77、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在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教师应注意 A 。

A.不宜过多要求细节 B.多运用精炼语言 C.进一步提高动作的难度 D.以上都不是

78、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在改进提高动作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动作准确优美 B.动作逐步协调 C.教师可以运用精炼的语言讲解 D.加大难度动作

79、通常用腋下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代表体温,三个部位的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B 。

A.直肠温度>腋下温度>口腔温度 B.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下温度

C.口腔温度>直肠温度>腋下温度 D.口腔温度>腋下温度>直肠温度

80、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器官产热,其中 C 产热居首位。

A.脑 B.心脏 C.肝 D.肌肉

81、当机体运动或劳动时, D 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占总产热量的90%左右。

A.脑 B.心脏 C.肝 D.肌肉

82、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 D 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7

83、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 A 。 92、现代流行的肥胖绝大多数是 D 。 A.下丘脑 B.脊髓 C.大脑 A.多细胞性肥胖 B.继发性肥胖 D.上丘脑 C.向心型肥胖 D.单纯性肥胖 84、日体温的周期性变化表现为 C 。 93、亚太地区将成年人体质指数(BMI)大于 A.清晨2-6时体温最低 D 定为肥胖。 B.午后1-2时体温最高 A.20 B.22 C.23 C.午后2-6时体温最高 D.午夜0时体温最低 85、在高原,使人体机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A.缺氧 B.低气压 C.低气温 D.生物节律的改变 86、高原训练对人体的负荷有 C 。 A 运动缺氧负荷 B 高原缺氧的负荷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87、在气温低的情况下,人体的产热主要为 C 来增加产热,产热量可达基础代谢产热量的2~5倍。 A.肌肉 B.肝脏 C.寒战 D.脂肪 88、在判断儿童实际发育水平和预测儿童最终发育程度时,人们往往比较重视 C 。 A. 日历年龄 B. 生长年龄 C. 生物年龄 D. 发育年龄 89、标准体重是以 B 为基准的体重。 A.年龄 B.身高 C.性别 D.体成分 90、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属于 A 肥胖。 A.向心型 B.外周型 C.多细胞性 D.大细胞性 91、下列选项中, B 占人体每天所消耗能量的份额最多。 A.食物热效应 B.基础代谢 C.体力活动 D.以上都不是

D.25 94、应用1RM测验肌肉力量时,测验大腿和臀部肌群应选择 D 。 A.弯举 B.颈后推 C.硬推 D.直腿硬推 95、下列哪种运动不是有氧运动? D 。 A.越野跑 B.划船 C.游泳 D.跳高 96、健身运动中运动频率最适宜为每周 C 。 A.1~3次 B.1~2次 C.3~4次 D.5~7次 97、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耐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C 。 A.肺通气量 B.遗传 C.心泵 D.血红蛋白 98、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即 D 。 A.健康体适能 B.体适能

C.肌适能 D.有氧适能

99、应用1RM测验肌肉力量时,测验胸肌和上

臂肌群应选择 C 。 A.弯举 B.颈后推 C.硬推 D.直腿硬推 100、制定运动处方前填写PAR-Q筛选问卷的目的是 A 。 A.确保运动安全 B.确定运动强度 C.选择运动形式 D.确定运动时间

101、某同学年龄为25岁,公式推算他的最大心率为 B 。 A.200 B.195 C.190 D.205 102、静息状态下耗氧量的绝对值约为250ml,相对值约为3.5ml。如果步行时的METs为5.0,则此时耗氧量的相对值约为( B )1 MET也被

定義為每公斤體重每分鐘消耗3.5毫升氧氣,大概相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