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第二篇运动生理学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第二篇运动生理学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f1fd2d2b14e852458fb57d1

运动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身体素质:肌肉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如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和柔韧等机能能力称为身体素质。 肌肉力量: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称为肌肉力量。 静力性力量练习:指肌肉在等长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

动力性力量练习:指肌肉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 绝对力量:是指整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大肌肉力量,通常以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的最大阻力来表示,例如:举重。

相对力量:是指以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或肌肉横断面积等为单位表示的最大肌肉力量,这对于以克服自身体重未主的项目十分重要,如体操、跳高等。 快速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常见形式。 中枢激活:中枢NS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称为中枢激活。 超负荷:指练习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或已适应的负荷。 超等长练习:指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练习,是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结合的练习方法,训练中常采用的“多级跳、跳深”等练习均属于此类方法。 等长练习:是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的对抗阻力的一种力量训练方法,又称静力训练法。 等张练习:是肌肉进行收缩时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方法,它属于动力性的训练方法。

最大肌肉力量:通常是指肌肉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克服极限负荷阻力的能力。 肌肉耐力:反映的是以一定负荷或速度,能重复的次数或所能坚持时间的工作能力。 需氧量: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的氧气

量。

摄氧量: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吸氧量。 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气量。

氧亏:人在进行运动时,吸氧量随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要的氧和吸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氧亏。 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过程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气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有氧耐力: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糖、脂肪等氧化供能)的能力。 乳酸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值接近,虽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称为乳酸阈。

通气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用肺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阈称为通气阈。

持续训练:采用强度较低、持续时间长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 低氧训练:利用人工低氧环境进行训练以提高运动员体能的方法,范畴仅限于高住高训(HiHi)、高住低训(HiLo)、高住高练低训(HiHiLo)、低住高练(LoHi)、间歇性低氧训练(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 --IHT) PWC170:指心率在170次/min时的身体工作能力。

速度:指人体最短时间内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

无氧耐力:机体在氧供不足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乳酸耐受能力:指在机体处于较高乳酸水平时仍能坚持较高强度运动的能力。 平衡:是身体所处的一种姿态以及在运动或受

1

到外力作用时能够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灵敏: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柔韧: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完成大幅度运动技能的能力。

赛前状态: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 准备活动:指在正式的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

进入工作状态: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是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提高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

极点: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头晕、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extreme)。

第二次呼吸:“极点”后,坚持并调整运动节奏继续运动,不良反应可逐渐消失,动作轻松协调,呼吸均匀,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稳定状态: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变动范围不大的水平上,这种机能状态称为稳定状态。

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保持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时,称为运动性疲劳 。 超量恢复: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整理活动: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

身体成分:组成人体的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这些成分的重量总和即为体重。

体质指数:是体重(kg)与身高(m)平方的比

值,即BMI=体重(kg)/身高2(m2

),它是肥胖诊断指标之一。超重:BMI>23;肥胖:BMI>25 肥胖度(%):=(实际体重(kg)/标准体重(kg)-1)×100%

体适能: 人体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有氧适能:指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又称心肺适能。

肌适能:主要包括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肌肉力量:肌肉抵抗阻力的能力 肌肉耐力:肌肉在某一负荷下能长时间保持持续收缩的能力。)

运动处方: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体适能水平以处方的形式确定其运动目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的系统化、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肌肉耐力:肌肉在某一负荷下能长时间保持持续收缩的能力。

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ⅹ(0.6~0.8)+安静时心率。(靶心率范围是运动中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心率范围。)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

青春性高血压:青春期发育后,心脏发育速度加快,血管发育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加之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血压明显升高,一些人甚至出现暂时偏高现象。

身体素质敏感期:在身体素质发育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某项素质发育速度特别快,这段时间被称为该项身体素质敏感期。

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处于落后状态,同时由于性腺、甲状腺等分泌旺盛,引起血压升高,称为青春性高血压。

2

10、适合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二、选择题 A 。 1、从事等长练习能有效的发展 A 。 A.30RM负荷 B.10-15RM负荷 A.肌肉绝对力量和静力耐力 B.速度耐力 C.6-10RM负荷 D.5RM负荷 C.爆发力 11、力量训练可以增加人体肌肉中的 D.相对肌力 2、多级跳和跳深属于 D 。 A.离心练习 B.等长练习 C.等张练习 D.超等长练习 3、发展肩、胸部肌肉力量的练习采用下列哪种训练方式 A 。 A.提铃、推举 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 D.负重提踵 4、发展背肌力量的练习采用的训练方式是 B 。 A.提铃、推举 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 D.负重提踵 5、发展腹肌力量的练习采用的训练方式是 C 。 A.提铃、推举 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 D.负重提踵 6、发展小腿肌力量的练习采用的训练方式是 D 。 A.提铃、推举 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 D.负重提踵 7、适合举重和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D 。 A.30RM负荷 B.10-15RM负荷 C.6-10RM负荷 D.5RM负荷 8、适合100m跑和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负荷的最佳负荷是 C 。 A.30RM负荷 B.10-15RM负荷 C.6-10RM负荷 D.5RM负荷 9、适合400m和800m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B 。 A.30RM负荷 B.10-15RM负荷 C.6-10RM负荷 D.5RM负荷

B 。 A.肌糖原物质 B.收缩蛋白 C.三磷酸腺苷 D.肌红蛋白 12、肌肉长时间克服一定阻力收缩的能力称作 D 。 A.最大肌力 B.快速肌力 C.爆发力 D.肌耐力 13、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称为 B 。 A.最大肌力 B.快速肌力 C.爆发力 D.肌耐力 14、一般情况下,在一次训练课中力量练习的顺序是 A 。

A.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 B.小肌群训练在先,大肌群训练在后 C.大、小肌群训练不分前后 D.以上都不是

15、一般情况下,在一次训练课中力量练习的顺序是 A 。 A.大强度训练在先,小强度训练在后 B.小强度训练在先,大强度训练在后 C.大、小强度训练不分前后 D.以上都不是 16、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肥大,主要与以下 A 因素的改变有关。 A.肌纤维增粗 B.毛细血管增加 C.血红蛋白增多 D.肌糖原含量增加 17、青春期开始,男生女生肌肉力量差异开始凸显,男生增长较快,约在 C 达到最大肌力。 A.20岁 B.30岁以后 C.20~30岁 D.以上都不是 18、限制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3

B 。

A.肺通气功能 B.心脏的泵血功能 C.血红蛋白的含量 D.肌纤维线粒体数目 19、运动成绩与最大吸氧量相关性最高的运动项目是 D 。

A.400米跑 B.800米跑 C.1500米跑 D.10000米跑

20、衡量肌细胞摄取氧能力的最佳指标是 C 。

A.肌纤维线粒体数量 B.有氧代谢酶的活性 C.动-静脉氧差 D.呼吸膜两侧氧分压差

21、从事耐力训练的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比一般人高,主要原因是 D 。 A.血液运氧能力提高 B.慢肌纤维的百分含量

C.肌细胞内有氧代谢酶的活性增强

D.心泵功能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与利用能力提高

22、无氧阈值高的运动员是 D 。 A.短跑运动员 B.投掷运动员 C.体操运动员 D.长跑运动员

23、最大吸氧量自然增长的峰值,男子年龄为 A 。

A.18-20岁 B.20-23岁 C.25-26岁 D.10-12岁

24、下列项目中,最大吸氧量的相对值最小的项目是 D 。

A.越野滑雪 B.马拉松 C.划船 D.100m跑 25、乳酸阈值较高的运动员是 D 。

A.百米运动员 B.体操运动员 C.摔跤运动员 D.马拉松运动员

26、一般成人无氧阈值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 D 。

A.90% B.100% C.20-30% D.60-80%

27、与无氧阈值大小无关的是 D 。 A.受试者的训练水平

B.受试者的年龄

C.受试者慢肌纤维的百分组成 D.受试者无氧供能的能力 28、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称为 A 。

A.需氧量 B.氧含量

C.吸氧量 D.耗氧量

29、安静状态下的人体基础代谢率低,能量消耗少,每分钟 C 与每分钟需氧量处于平衡状态。

A.需氧量 B.氧含量

C.吸氧量 D.以上都不是

30、不属于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因素是 A 。

A.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

B.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影响 C.儿茶酚胺的影响 D.体温升高的影响

31、最大吸氧量绝对值的表示方法是 D 。 A.mL/kg·min B.次/min C.mmol/L D.L/min

32、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是 C 。 A.肺通气功能 B.肺活量 C.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D.心脏泵血功能 33、乳酸阈反映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没有急剧堆积时的 B 。

A.最大吸氧量 B.最大吸氧量利用率 C.氧的利用率 D.每分心输出量 34、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称为 A 。

A.乳酸阈 B.最大摄氧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