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9-2020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e8459d1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6c

______这一要素,因而无法利用该图______。 A.辨别方向 B.估算距离

C.确定教学楼相对位置 D.了解学校的建筑

(2)教学楼位于图书馆的______方向。

(3)甲处是一年当中旗杆顶端影子最短处,该日为______(日期)前后。 (4)旗杆顶端影子正好在教学楼前,应该为______(上午、中午、下午)。

28. 读大洲和大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______半球,乙为______半球。它们的分界线⑤为______,⑥为______。 (2)用序号或字母填空。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 (3)赤道横穿______洲和______洲的大陆(填字母)。

(4)你能描述A、B两大洲的分界线和F、G两大洲的分界线吗?______。

29. 家住王庄的小明计划周末和外地的同学去郊外一起游玩,他心想:“这回在课堂上

学到的地理知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数字式比例尺写成文字式比例尺是______。古寺与王庄的图上直线距离为1.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千米。

(2)小明家乡王庄所处的地形类型是______。王庄的海拔高度为68米,它与古寺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古寺位于王庄的______方向。

(3)根据所学知识,小明告诉同学①处为______(地形部位),悬崖飞瀑在______地,若想观赏日出美景应选择______地为最佳观赏地。(填字母代号)

(4)傍晚,小明同学登上了A山峰,看到阵阵炊烟从村庄飘向自已所在的位置,当时的大致风向是______风。

(5)小明和同学们看到的甲地景观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_。

第9页,共18页

30.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材料二:1910年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德国科学家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提出一个伟大的学说。正是这个学说,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地球。

(1)这位科学家是______。用他的学说能解释的地理现象是______。 A.登高望远 B.南极洲有煤炭 C.水往低处流 D.全球气候变暖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D______,E______

(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______地带,如______地带和______地带。

(4)小明发现下面图中的岩层运动多发生在______。

A.海陆交界处 B.板块的内部

C.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D.板块张裂地带

______。 (5)①是______山脉,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山脉仍在持续增高的原因。

第10页,共18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题干描述的美丽星球是地球,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D。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牢记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图1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地球的大小,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牢记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约为7:3。 故选:B。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4.【答案】D

【解析】解:图中所示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该运动会产生昼夜更替等现象。 故选:D。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牢记即可。 5.【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读图可知,图中的四个城市中,悉尼位置最偏东,最早迎来日出;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

第11页,共18页

故选:D。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6.【答案】B

【解析】解:表中测量影长为5.4米时,是全年中最短的,对应的节气为夏至日,该节气的影子是最短,太阳高度角大。 故选:B。

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本题考查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7.【答案】D

【解析】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故D正确。 故选:D。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牢记即可。 8.【答案】B

【解析】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由此可判定,图中所示四条滑雪道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L2滑雪道。 故选:B。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9.【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M点的海拔为1820米,N点的海拔位于1700-1720米之间。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及地面起伏状况可知,A符合题意。 故选:A。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第12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