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参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上海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e2e376db84ae45c3b358c39

第一部分 本册教材概述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关于《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的相关内容与要求

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中“拼图与创意”等部分内容。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对本册教材相关内容的要求如下:

(1)基本内容 数与运算 学习内容 万数的认识与借助实例感知千、万的实际数量,知道千位、万位 知道万以内数的顺序,读写万以内的数。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口算 笔算 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正确进行以三位数为主的加减法笔算 认识钟面,联系实例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时间观时、分、秒的认识 念,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看、读、记钟面上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质量(重量)单位的认识 通过称物、掂量等体验活动,建立1克(g)、1千克(kg)的实际重量观念,知道它们之是的进率,选择适当的重量单位估计物体的重量, 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 以内表达 数的认识与加减法 大小比较 1

以情景图或应用 文字叙述表达题意的加、减、乘一步计算的儿童生活问题 方程与代数 学习内容 用( )、□等形式表示未知数 图形与几何 学习内容 图形的初步认识 位置 常见的角 三角形

(2)拓展内容 学习内容 拼图与创意 看图口述题意,选择算法,注意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口述实际问题的题意,根据四则运算的含义列式解答用文字叙述的一步计算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口头提出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从二年级起注意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初步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 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 初步学会在( )、□中填写要求的数。 初步认识字母表示数 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三角形 通过观察、学习对图形进行初步的分类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方位和物体间的相互位置。 知道直角、锐角、钝角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三角形。 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 用七巧板或其他学具进行拼图,通过拼图欣赏图形,激发认识图形的兴趣(说明) 2

说明

如可以拼出体育运动、机器人等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 数与运算

(1)数的认识与表达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课本第7~18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课本第59~63页) 时间的初步认识(二)(课本第19~24页)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课本第42~47页)

在《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这两个单元中,学生通过结合生活中熟悉的具体情境和对学具的操作继续学习、发展数的概念,并且将数的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千以内、然后再扩展到万以内的数,一方面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大数(百万、亿)等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展学生日常生活中对于“数”的实际应用的范围。

在《时间的初步认识(二)》这一单元中,学生由已经习得的整时、整时半的表示,继续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从一般时刻的表示(几时几分),再通过对(小)时、分(钟)、秒的实际时间段的感知,认识各个时间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从而来一步认识时刻和时间段,丰富学生的实际时间观念。

在《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中,从重量的初步感知、重量的直接比较、重量的间接比较、再到使用统一的重量单位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质量(重量)单位的概念,并认识与理解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克”、“千克”,并用它们来表示物体的重量。

对于“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的教学,教材先从实景图到数图,帮助学生建立千以内数的直观认识,然后结合千以内数的读写、在算盘上表示千以内的数、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以及千以内数的组成(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突出了十进制记数法的位值概念,帮助学生初步系统地建立起千以内数的认识。然后再通过千以内数的数射线,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感。教材展示了一个较完整的对数的认识与表达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足够的空间,使他们的认识从直观到抽象,从认识到表达,到初步建立自己的模型(课本第13页小探究),对学生的认知也是一个大的促进。

3

重量、时间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内容是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综合性知识,包括:比较轻重、认识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掌握称量的方法,感知时间的长短等丰富的内容。这些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必须以操作为主,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使学生将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数的运算(课本第25~40页)

通过让学生使用数射线以及草图、板条块等多种教学具来帮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并逐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形式化。引导他们将已学的知识迁移,通过探究得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使用算式描述自己的思维和计算过程,这些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三位数加减法教学的初期,通过让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使他们了解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加法计算和表达的好处,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些方法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和表达。

2、方程与代数

《复习与提高》章节中,让学生尝试在关于乘法的不等式7×□ < 30,□× 5 < 40中找出□中可以填入哪些合适的数,最大的是几。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在□中不仅可以填入一个数,而且还可以填入几个不同的数,也就是□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固定的数,还可以用来表示可变的数。

在“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数射线(千)”中(课本第16页 试一试 题1)要求写出在数射线上字母所表示的数,初步接触用字母表示数,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3、图形与几何

东南西北(课本第49~50页) 角(课本第51~52页)

三角形与四边形(课本第53~55页) 三角形的分类(1)(课本第56~57页)

能对东南西北各方位进行识别,能进行简单的街区图定位,能够用东南西北各方位词对行走路线进行简单描绘。能够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