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db11d69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d

cotα 不存在

3

1

3 30

3、各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1)互余关系 sinA=cos(90°—A),cosA=sin(90°—A),tanA=cot(90°—A),cotA=tan(90°—A) (2)平方关系 sinA?cosA?1 (3)倒数关系 tanA?tan(90°—A)=1 (4)弦切关系 tanA=

22sinA

cosA

222考点三、解直角三角形 (3~5)

(1)三边之间的关系:a?b?c(勾股定理)(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A?ababbaba,cosA?,tanA?,cotA?;sinB?,cosB?,tanB?,cotB? ccbaccab第十八章 四边形

考点一、四边形的相关概念 (3分)

1、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2、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的计算公式: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

n(n?3)。 2考点二、平行四边形 (3~10分)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对角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若一直线过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以对角线的交点为中点,并且这两条直线二等分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平行四边形=底边长×高=ah 考点三、矩形 (3~10分)

1、 矩形的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

形是矩形(3)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考点四、菱形 (3~10分)

1、菱形的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2)菱形的四条边相等(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2、菱形的判定(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菱形的面积:S菱形=底边长×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考点五、正方形 (3~10分) 考点六、梯形 (3~10分)

第9页

1、梯形的面积

(1)如图,S梯形ABCD?1(CD?AB)?DE 2(2)梯形中有关图形的面积: ①S?ABD?S?BAC;②S?AOD?S?BOC; ③S?ADC?S?BCD

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第十九章 函 数 第二十章 一次函数

考点一、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3~10分)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一次函数y?kx?b中的b为0时,y?kx(k为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性质(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0分)

2x?a??b,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x?a)?b的一元二次方程。当b?0时,x?a是b的平方根,

x??a?b,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a?2ab?b?(a?b),把公式中的a看做未知数x,并用x代替,则有x?2bx?b?(x?b)。

222222?b?b2?4ac2(b?4ac?0) 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求根公式:x?2a24、因式分解法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3分) 即??b?4ac。 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3分) 即x1?x2??2bc,x1x2?。 aa考点四、分式方程 (8分) 【特殊解法换元法。】考点五、二元一次方程组 (8~10分)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考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3~8分)

1、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关于x??考点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0~16分)

三种形式:(1)一般式:y?ax?bx?c(a,b,c是常数,a?0)

第10页

2b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2a

(2)顶点式:y?a(x?h)?k(a,h,k是常数,a?0)

2(3)当抛物线y?ax?bx?c与x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好方程ax?bx?c?0有实根x1和x222存在时,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ax?bx?c?a(x?x1)(x?x2),二次函数y?ax?bx?c可转化为两根式y?a(x?x1)(x?x2)。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 考点三、二次函数的最值 (10分)

224ac?b2bb当x??时,y最值?。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1?x?x2,那么,首先要看?是

4a2a2a4ac?b2b否在自变量取值范围x1?x?x2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x=?时,y最值?;若不在此范围

4a2a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x1?x?x2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当x?x222时,y最大?ax2?bx2?c,当x?x1时,y最小?ax1?bx1?c;如果在此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22则当x?x1时,y最大?ax1?bx1?c,当x?x2时,y最小?ax2?bx2?c。

考点四、二次函数的性质 (6~14分) 1、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

函数

a>0

y

图像

0 x

(1)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上无限延伸;

(2)对称轴是x=?性质

y?ax2?bx?c(a,b,c是常数,a?0)

a<0

y

0 x

(1)抛物线开口向下,并向下无限延伸;

bbbb,顶点坐标是(?,(2)对称轴是x=?,顶点坐标是(?,2a2a2a2a4ac?b2); 4a4ac?b2); 4a 第11页

(3)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x>?b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简记左减2ab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简记左2a右增;

(4)抛物线有最低点,当x=?增右减;

bb时,y有最小(4)抛物线有最高点,当x=?时,y有最2a2a大值,y最大值值,y最小值4ac?b2?

4a24ac?b2?

4a2、二次函数y?ax?bx?c(a,b,c是常数,a?0)中,a、b、c的含义:

a表示开口方向: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b与对称轴有关:对称轴为x=?b 2ac表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0,c)

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当?>0时,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0时,图像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0时,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补充:1、两点间距离公式(当遇到没有思路的题时,可用此方法拓展思路,以寻求解题方法) 如图:点A坐标为(x1,y1)点B坐标为(x2,y2) 则AB间的距离,即线段AB的长度为

?x1?x2?2??y1?y2?2

2、函数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第二十四章 圆

考点一、弦、弧等与圆有关的定义 (3分) (1)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如图中的AB)

(2)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图中的CD)

(3)弧、优弧、劣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弧用符号“⌒”表示,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

”,读作“圆弧AB”或

“弧AB”。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多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

(多用两个字母表示)

考点二、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3分)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可概括为: 过圆心 垂直于弦

直径 平分弦 知二推三 平分弦所对的优弧

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