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凯里市语文素养知识与技能分组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0凯里市语文素养知识与技能分组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da3190fd5bbfd0a78567337

生3:解放隆化。

师:靠近标准答案了,再改一改。 生3:(学生沉吟一会儿)隆化解放

师:说得好!(老师随手在黑板上板书:隆化解放) 请你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谈谈看法。

解析:①教路机械,牵着学生鼻子走。②禁锢学生思维; ③照本宣科 第十五组 1、选择题

下列诗句出自苏轼作品的是( )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千离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答案:应选A 2、选择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天问》 B、《招魂》 C、《九歌》 D、《离骚》 答案:应选D 3、简述题

学生课外阅读遇到了三个问题:(1)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读课外书;(2)缺少经典名著和学生喜欢的读物;(3)电视、网络游戏的冲击。请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解析:①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②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和他们喜欢的读物;③安排合理的时间看电视和玩游戏。

第十六组 1、判断题

判断下列对“启蒙”一词的解释条

A、“启蒙”的意思是传授基础知识或入门知识。( ) B、“启蒙”的意思是带来启发。( ) C、“启蒙”的意思是使人变得聪明。( ) D、“启蒙”的意思是教人要懂事。( ) 答案:B、C、D错,A对 2、选择题

异形词指的是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请把下面词语中不是异形词的一组挑选出来。( ) A、按语 暗语 B、笔画 笔划 C、掺假 搀假 答案:应选A 3、简述题

某老师在教学四年级《燕子》,“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一段时,学生把“小圆晕”读成了“小圆圈”,细心的同学指出这个错误后,老师面向全班提问:“为什么这里用小圆晕,而不用小圆圈?能换成“小圆圈”吗?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晕”是指“太阳和月亮周围的光圈”后,老师适时的出示了日晕的图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品出了燕子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纹就像七彩的日晕那么优美,灵动。

请评析这一教例。

解析:①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合理、恰当地利用问题或“错误”;②借助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用词的准确;③符合新课标倡导的以读带讲,让学生从文中感悟,从文中学习语言的精神。

第十七组 1、填空题

有的偏旁是独体字,如:土、子、车、木、禾、矢等。当它们作为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偏旁时,有的笔画就要发生变化。例如:“城”字“土字旁”第3笔“横”就要改为“提”。同样,“短”字“矢字旁”第( )笔( )就要改为( )。

答案:第(5)笔(捺)就要改为(点)。 2、选择题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小学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篇(段)

A、160 B、60 C、70 D、240 答案:应选A 3、简述题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教学“灭”字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点燃一根蜡烛,然后在杯口盖上一块玻璃,火渐渐熄灭了。试用相关的教学理论来解释、分析这一教例。

解析:①应用形象生动的直观演示,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②针对会意字的特点,有助于学生识记字形和了解字义。

第十八组 1、选择题

儒家典籍“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 )

A、《春秋》 B、《周易》 C、《尚书》 D、《中庸》 答案:应选D 2、选择题

请把下列词语中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A、扑朔迷离 B、色厉内韧 C、安份守己

答案 应选A 3、简述题

于漪老师在教“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句话时,一学生问“万万等于多少”,结果引来哄笑。有学生说“万万就等于亿”。于老师随即追问:“既然如此,为什么用‘万万’而不用‘亿’?”沉默了片刻,有学生认为,用“万万”听起来更响亮,而且“万万”好像比“亿”多。他的回答又引来一片哄笑。但于老师当即予以肯定:“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现象,有时字的重复可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大家都用钦佩的目光看着那两个学生。

请就此教学片断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①及时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合理、恰当地利用问题或“错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②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两位学生,老师巧妙地寻求答案的“合理性”,及时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③老师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字功底,所以能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因学定教,顺学而导,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十九组 1、填空题

请按笔顺规范说出正确的笔画。

“哉”字的最后两笔是( )和( ) 答案:“哉”字的最后两笔是(撇)和(点) 2、选择题

下列哪一个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 ) A、狐假虎威 B、狼和小羊 C、狐狸和葡萄 D、农夫和蛇 答案:应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