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考试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考试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d754849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b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

第四次月考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单选,9-12多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红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一定有电子向外发射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任一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D.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2.下列对无线电广播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调制后的高频电磁波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更强 B.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得更快

C.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波长可能不变

D.经过调制后的高频电磁波才能把我们要告知对方的讯号传播出去

3.利用光谱分析的方法能够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关于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高温物体的连续谱就可鉴別其组成成分 B.利用物质的线状谱就可鉴别其组成成分

C.高温物体发出的光通过物质后的光谱上的暗线反映了高温物体的组成成分 D.同一种物质的线状谱与吸收光谱上的暗线,由于光谱的不同,它们没有关系

4.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a?2m和xb?6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m/s 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

5.图5中有一为上下振动的波源S,频率为100Hz.所激起的波向左右传播,波速为8.0m/s.其振动先后传到A、B两个质点,当S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A、B质点的位置是( )

A.A在波谷,B在波峰 B.A、B都在波峰

B.质点a经4s振动的路程为4m

D.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

C.A在波峰,B在波谷 D.A、B都在波谷

6.用图示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光电管阴极K与滑动变阻器的中心抽头c相连,当滑动触头P从a移到c的过程中,光电流始终为零。为了产生光电流,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 B.增大入射光的频率

C.把P向a动 D.把P从c向b移动

7.A、B两种放射性元素,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τA=10天,τB=30天,经60天后,测得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为( ) A.3:1 B.48:63 C.1:16 D.16:1

8.如图是一个

1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F、G、H将半径OM分成5等份,虚线4EE1、FF1、GG1、HH1平行于半径ON,ON边可吸收到达其上的所有光线。已知该棱

5镜的折射率n?,若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并覆盖OM,则光线( )

3A.不能从圆弧NF1射出 B.只能从圆弧NG1射出 C.能从圆弧G1H1射出 D.能从圆弧H1M射出

9.(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B.铀核(

U)衰变为铅核(

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C.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238D.铀核(92U)衰变成新核和α粒子,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核的结合能

10.(多选)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相距1.8m,它们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周期T为0.2s,则波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可能是( )

A.18m/s B.12m/s C.6m/s D.3.6m/s 11.(多选)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如图所示),筛子做自由振动时,完成10次全振动用时15s,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转速是36r/min。已知增大电压可使偏心轮转速提高;增加筛子的质量,可以增大筛子的固有周期,那么要使筛子的振幅增大,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提高输入电压 B.降低输入电压 C.增加筛子质量 D.减小筛子质量 12.(多选)把一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所示,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在空气劈尖膜的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 B.干涉条纹中的暗纹是由于上述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谷叠加的结果 C.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向着劈尖移动

D.观察薄膜干涉条纹时,眼睛应在入射光的另一侧

二、实验题(13题4分,14题8分,共12分)

13.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s,则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2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14.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下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E、D、B、A。 (2)本实验的实验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单缝与双缝的间距为5cm~10cm和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3)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乙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x为_________mm。

(4)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公式??_________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________m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15题8分,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2分,共40分)

15.如图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9.5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0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求: (1).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

(2).若改用光子能量为12.5eV的光照射阴极K,则到达阳极A时光电子的动能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