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2020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d3f8676ad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e

C.过滤时用到④、⑤和⑦,C正确;

D.萃取和分液用到④⑥,不用试管,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设计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实验的原理、步骤和实验仪器的使用,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8.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其中只有X与Z同主族;W、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B.W、Y的氧化物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 C.X、Z的氢化物中,前者的沸点低于后者 D.X、Y的简单离子中,前者的半径大于后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Y为Al元素;其中只有X与Z同主族;Z原子序数大于Al,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大于3;W、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则W、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3=7,Z的原子序数小于7,所以可能为Si、P、S元素,若Z为Si时,X为C元素,W为B元素,B与Al同主族,不符合;若Z为P元素时,X为N元素,W为Be元素;若Z为S元素,X为O元素,W为为H(或Li)元素。 【详解】

A项、Z可能为P、S元素,P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磷酸为弱电解质,不属于强酸,故A错误;

B项、Y为Al元素,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W为H元素时,水分子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项、X为O时,Z为S,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水的沸点大于硫化氢,故C错误;

D项、X可能为N或O元素,Y为Al,氮离子、氧离子和铝离子都含有3个电子层,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X>Y,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利用讨论法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

9.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在稀溶液中,H2SO4和Ba(OH)2的中和热要大于57.3kJ/mol

B.2C(s)+O2(g)═2CO(g)△H <O,△S>O C.已知:2SO2(g) +O2(g)应,放出49.15kJ的热量

D.在10lkPa、25℃时,1g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kJ的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在稀溶液中,H2SO4和Ba(OH)2的中和热等于57.3kJ/mol,故A错误;

B. 2C(s)+O2(g)═2CO(g)燃烧过程均为放热反应,△H <O;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加的反应,即为混乱度增大的过程,△S>O;故B正确 C. 已知:2SO2(g) +O2(g)

2SO3 (g) ;△H=-98.3kJ/mol。该反应为可逆反应,△H=-98.3kJ/mol为反2SO3 (g) ;△H=-98.3kJ/mol。将1molSO2和0.5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

应进行彻底时放出的热量,将1molSO2和0.5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49.15kJ,故C错误。

D. 在10lkPa、25℃时,1g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水蒸气不是稳定的氧化物,不能用于计算燃烧热,故D错误; 答案选B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水滴石穿

B.用沾有KMnO4的硅藻土做水果保鲜剂 C.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D.NaCl固体加入蛋白质溶液中生成沉淀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水滴石穿是指滴水产生的力在不断的作用在石头上,时间长了和碳酸钙、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使石头上出现了小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水果释放出的乙烯能催熟水果,高锰酸钾能氧化乙烯,所以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错误;

C.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发生了化学反应,C错误;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发生盐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1.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比纯铁容易生锈

B.钢铁的腐蚀生成疏松氧化膜,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 D.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生铁中含有C、Fe,生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Fe作负极而加速被腐蚀,纯铁不易构成原电池,所以生铁比纯铁易生锈,故A正确;

B.钢铁和空气、水能构成原电池导致钢铁被腐蚀,钢铁的腐蚀生成疏松氧化膜不能隔绝空气,所以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B正确;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C正确; D.作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阴极的金属被保护,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其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故D错误; 故选D。

1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环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9NA B.56g铁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小于3NA C.16g O2和14C2H4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8NA

D.常温下,1 L 0.5 mol/L CH3COONH4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H3COO-与NH4+的数目均为0.5N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标准状况下,22.4 L环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

22.4L?9NA=9NA,故不选A;

22.4L/molB.铁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56克铁转移的电子数为8NA/3,因此转移电子数小于3NA,故不选B; C.1mol O2和1mol14C2H4均含有16个中子,摩尔质量均为32g/mol,故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16g?16NA=8NA,故不选C;

32g/molD. CH3COONH4为弱酸弱碱盐,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均会水解,因此溶液中CH3COO-与NH4+的数目均小于0.5NA; 答案:D 【点睛】

易错选项C,注意O2和14C2H4摩尔质量相同,中子数相同。 13.关于如图装置中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电子经导线从锌片流向右侧碳棒,再从左侧碳棒流回铜片 B.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C.右侧碳棒上发生的反应:2H++2e→H2 ↑ D.铜电极出现气泡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右边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右边装置是原电池,锌易失电子而作负极,铜作正极;左边装置连接外加电源,所以是电解池,连接锌棒的电极是阴极,连接铜棒的电极是阳极。根据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进行判断。 【详解】

A. 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右侧碳棒,再从左侧碳棒流回正极铜片,故A正确; B.根据氧化还原的实质可知:锌片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 根据电解池工作原理可知:左侧碳棒是电解池阳极,阳极上应该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右侧碳棒是阴极,该电极上发生的反应: 2H++2e→H2 ↑,故C正确;

D. 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铜电极是正极,正极端氢离子得电子放出氢气,故D正确; 答案选B。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B.测定新制氯水的pH时,先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甘油,可选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含有甘油,则产生绛蓝色沉淀 D.将阿司匹林粗产品置于烧杯中,搅拌并缓慢加入饱和NaHCO3溶液,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杨酸聚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乙醇和乙酸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用乙醇和浓硫酸不能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并引入了新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