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f6285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b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

常州市百草园小学 严伟华

一、 向王崧舟学读书

王崧舟说:教的是底蕴,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P62

王崧舟这样概括自己读书的状态: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

1、

流行的书: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

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

2、

不流行的书:王荣祖的《史学九章》,钱穆的《晚学

盲言》,杨成寅的《太极哲学》

3、

入世的书:傅佩荣的《哲学人生》,卡耐基的《积极

的人生》,彼得 圣吉《第五项修炼》

4、

出世的书:六祖慧能的《坛经》,南怀瑾的《如何修

正佛法》,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

5、

教育类的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田正平《中国教育经典解读》,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6、

非教育类的书:范曾《吟赏风雅》,王小波《我的精

神家园》,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7、

语文课程类的书:王尚文《语感论》,潘新和《语文:

表现与存在》,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8、

非语文专业的书:兰色姆《新批评》,韦勒克《文学

理论》,汪曾祺《人间草木》,史铁生《务虚笔记》。

9、 学术类的书:朱光潜《诗论》,王元化《文心雕龙讲

疏》,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10、 国学经典类的书:王阳明《传习录》,熊十力《体用论》,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

11、 西方经典: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汉莫顿《思想的盛宴》。

12、 儿童的书:《小王子》《爱的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 13、 显学的书:用于管理、用于治人的书:曾仕强《管理思维》、余世维《赢在执行》,曼狄诺《羊皮卷》。

14、 潜学的书:《了凡四训》讲命运的改造。胡兰成《禅是一枝花》《今生今世》,邵伟华《四柱预测学》算命的。 王崧舟说:一个人的心灵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读的书的结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从根本上说就是他的读书境界。

反思:我的读书。

1、

为己读书。有一点点,但大部分是功利的读书,为

文凭而读书,为教学而读书,为写论文而读书。

2、

天天读书。根本做不到,能够偶尔翻翻书就不错了。

很多时候是叶公好龙,手边有书,床头有书,可就是静不下心来看书。网络的诱惑太大了,逛逛淘宝,看看韩剧,新浪读书上看看流行的快餐文化,忙碌的一天就结束了。

3、

随性看书。从王崧舟的书单来看,他阅读的涉及面

是非常广阔的。他所列出的这些作者中,我听说过的人物大概

有一半:于丹、易中天、刘心武、钱穆、卡耐基、六祖慧能、南怀瑾、苏霍姆林斯基、范曾、王小波、汪曾祺、史铁生、朱光潜、王阳明、熊十力、牟宗三、尼采、海德格尔、曾仕强、胡兰成。但是他们的书,曾经看过的只有易中天、汪曾祺、朱光潜、王小波的这几个人的部分篇章。今年暑假我也借了一本王小波的散文集,说实在话,看不懂,看不进,看不下去,咱跟他的水平不是差得一点两点,简直就是地球人和火星人,对不上话。

王崧舟说:我觉得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由言到意。它是理解的过程,倾听的过程,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第二件事情,由意到言。它是倾诉的过程,表达的过程,表现的过程,是思想情怀,内在体验种种转化为表现与存在的过程。

语文的这两件事情早已是人人皆知的,但是,如何去做,怎么做才有效果,却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不要说在教学上,即便是教师自己,又有多少人能肆意地吸收,又自如地表达呢。像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低年级语文,经常遇到想不起来如何写的汉字,更别说写文章了。而王崧舟老师,看的书多,写的文章也精彩,好词好句是信手拈来,运用得恰到好处。

在解释“诗意”的概念时,王崧舟老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从哲学的视角看,诗意乃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自由;从认识论的视角看,诗意则是某种直觉和顿悟,是对人生和宇宙的当下了悟;从存在论的视角看,诗意指涉一种有意味的感性形式的存在;从美学的

视角看,诗意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与升华;从伦理学的视角看,诗意就是善良、仁爱与悲悯;从心理学的视角看,诗意是一种内在的幸福感;从文学的视角看,诗意总是呈现为某种含蓄、凝练、朦胧的境界。

一个人书读得多了,视野也就开阔了。

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联想就丰富了,王崧舟不仅引用了很多诗句,自己也成为了诗人。

伏天读书如饮甘露,冬日读书如偎暖炉;花前读书俨如仙翁,月下读书如温旧梦;雾重重时读书开人茅塞,雨敲窗时读书驱人寂寥;春风得意时读书平心静气,坎坷失意时读书淬励心志;多姿多彩的日子读书以助雅兴,平淡无奇的日子读书以添风骚。

二、 向王崧舟学思想。

王崧舟现在是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兼拱宸桥小学校长。“万千宠爱在一身”,似乎人生所有的辉煌都已经到达了顶点,那么,接着去,他和他的“诗意语文”该怎么走?就像我们许多老师,曾经以为“小学高级教师”就是人生的顶点,谁知道现在还有“中学高级教师”,并且职称和工资直接挂钩了。世事难料,谁知道“中学高级教师”后面还会有什么呢?当一切都朝“钱”看的时候,教师的工资分配还不如计件制工人来得公平,至少多劳多得呢。对大部分老师来说,都属于“百分之十的中学高级教师”岗位以外的那部分人,年龄在此,不可能丢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