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0933(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普通心理学0933(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8ca27a5acfa1c7aa00cccd

答: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常态分配:两

头小,中间大。

以智力为例,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天才,超常人大约占全人口的1%。特

曼用智力测验来鉴别超常儿童,凡智商达到或超过140的儿童被称为天才儿童。这种儿童的特点是,观察事物细致、准确,注意容易集中,记忆速度快、准确而牢固,思维灵活,有创造性,不易受具体情境的局限。

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后。智商在70分以下者为智能不

足。智能不足并不是某种心理过程的破坏,而是各种心理能力的低下,其明显的特征是智力低下或社会适应不良。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早,

年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这叫人才早熟。另一种情况叫做大器晚成。这指的智力的充分发展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这些人在年轻时并未显示出众的能力,但到中年才崭露头角,表现出惊人的才智。

3、能力结构的差异。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它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

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也使人们的能力互相区别开来。例如:有人长于想像,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

4、能力的性别差异。(1)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数学能力是对数学原理和数学符号

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计算和问题解决上。研究发现:女生在计算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只表现在中、小学阶段,在问题解决上,中学时期女性略好,而高中及大学阶段则表现出男生的优势。对数学操作来说,男生在标准化测验上普遍比女生好,而女生在学校所获得的学习评定等级上比男生高。(2)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言语能力是对语言符号的加工、提取、操作的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研究发现:女生言语能力普遍比男生好。在各种言语能力中,以词的流畅性所显示的女性优势最为明显,而言语揄则显示了男性优势。(3)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空间能力包含三个因素:空间知觉、心理放置、空间想像。研究表明,在空间知觉和心理旋转测验中,男性明显优于女性,而在空间想像力测验中,男女差异不显著。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答:1、遗传的作用。血缘关系接近的人在智力发展水平上确实有接近的趋势。同

卵双生子智力的相关高于异卵双生子和同胞兄弟姐妹。亲生父母与子女的智力相关高于养父母。无血缘关系的人的智力相关很低。遗传因素以智力的发展的确有一定的作用。

2、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1)产前环境的影响。产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

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母亲怀孕的年龄、服药、患病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儿童智力的正常发展。(2)早期经验的作用。从出生到青少年时间,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某些实验研究表明,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3)学校教育的作用。在学校中,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吸引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小组、绘画小组,丰富校内外生活内容,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3、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离开了

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骓以形成和发展。

4、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

能动性。一个人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的能力就可能得到发展。相反,一个人饱食终日,工作上没要求,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态度冷淡、没兴趣,他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较好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与其他心理品质的发展分不开的。坚强的意志对能力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能力测量:1、一般能力测验。(1)19世纪末,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设计了高尔顿

音笛和高尔顿棒,分别测定人的听觉和视觉辨别力,试图通过感觉辨别力来估计人们智力的高低。(2)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了一个包括30个基础上的正式测验,比奈—西蒙智力量表。1908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3)1916年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将比奈—西蒙量表介绍到美国,并修订成为斯坦福—比奈量表。

2、斯坦福—比奈量表,是一种年龄量表。它以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标尺,规定某

个年龄应该达到的某一智力水平。(1)智力年龄。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以智力年龄衡量智力的绝对水平。智龄,即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所属的年龄。它说明了一个儿童的智力实际达到了哪种年龄水平,但是,智龄的大小并不能确切地说明一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否超过了另一个孩子。智龄相同的两个孩子,由于实际年龄不同,他们的智力是不一样的。(2)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的关系。IQ=MA/CA*100%。用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率来代表智商,叫比率智商。比率智商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人的实际年龄逐年在增加,而他

的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却可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样,采用比例智商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智商将逐年下降,这是和智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1)智力量表内容。为了更真实地反应出一个人的智力状况,

韦克斯勒编制了若干套智力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这些量表测量了范围较广泛的能力。韦氏量表包含了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可以分别度量个体的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2)离差智商。韦克斯勒还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把比率智商改成离差智商。提出离差智商的根据是:人的智力的测验分数是常态分布的,大多数人的智力处于平均水平,IQ=100,离平均数越远,获得该分数的人数就越少,人的智商从最低到最高,变化范围很大。智商分布的标准差为15。这样,一个人的智力就可以用他的测验分数与同一年龄的测验分数相比来表示。IQ=100+15Z,Z为标准分数。因此,只要我们知道了一个人的测验分数,以及他所属的团体分数和团体分数的标准差,我们就可很容易地计算出他的离差智商。由于离差智商是对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因而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离差智商克服了比率智商的弊病,但也存在问题。它容易造成智力的绝对水平的误解。

4、智力测量的标准化问题。(1)标准化与常模。一是按照测验的性质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题目。二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三是施测程序标准化。四是统计结果,建立常模。常模是使用测验者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个体的测验分数必须与常模比较,以判别某一个体所得分数的高低,这时分数才能显示出它所代表的意义。(2)信度,指测验的可靠程度与稳定性,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信度用信度系数表示。智力测验的信度系统一般为0.90,信度太低的测验是不宜使用的。

5、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社会不同的实践领域需要特殊的能力,如机械操

作能力、音乐能力、艺术能力等,对此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度量这些能力,就叫特殊能力测验。(2)创造力测验不同于一般智力的测验。智力测验的内容一般为常识性的,并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因而测量的结果主要反映个人的记忆、理解和一般的推理能力。而创造力测验的内容不强调对现成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强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与超乎寻常的独特性,问题的答案也非惟一和固定的。

第十二章人格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人格 二、人格的结构 第二节 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二、类型理论 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认知风格 一、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二、冲动—沉思 三、同时性—继时性 第四节 人格测验 一、自陈量表 二、投射测验 三、情境测验 四、自我概念测验 第五节 人格成因 一、生物遗传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三、家庭环境因素 四、早期童年经验 五、自然物理因素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心理品质。

自陈量表:通常也称为人格量表,是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

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由于自陈量表所测量的是人格特质,因此在人格理论上,是遵从特质论的。自陈量表通常都由一系列问题组成,一个问题陈述一种行为,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形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