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远程教育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专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依托远程教育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专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3af8b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2

特别是概念教学,要求用词恰当,不允许有丝毫偏差。如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不能说成:“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也不能说成:“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又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经常有学生说“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三分之一”,前半句的“一个圆”,讲的是整体,后半句讲的是和这个整体相对应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讲“部分”,必须讲是“这个圆的三分之一”,或用指示代词,是“它的”几分之几。

(五)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说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一些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认为太可惜,有这些时间还不如让他们多做些题目,有些教师怕教学时间来不及,让学生说还不如教师讲算了。殊不知这些“舍不得花时间”、“教学时间来不及”,实际上是教师剥夺了学生说话权力,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通过数学阅读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是了解和学习数学的一种常见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基本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材料不仅仅限于数学课本,学生自己写的作业、材料、数学史话和故事都应成为他们的阅读内容。通过这种有序和广泛的阅读交流,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关系中了解和学习数学,学习他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分享同伴的解题策略。这既给学生的学习拓展了一个自然、亲切而有价值的空间,又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七)从生活经验里引导,促进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转化。

在数学语言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生活语言即日常生活中所用语言,这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生活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

(八)家长与教师配合促进语言的表达能力

注重引导、指导,多做示范。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可让学生在发言前先拟好提纲,检查后表扬优点,指出不足,然后再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注意,内容要有重点,层次要清楚,说话语句要有分寸,从而在规范的引导中不断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说的训练”看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完成。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尽量多地重视学生说的质量,使之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提高数学能力相辅相成。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2014年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25

关 爱

纳雍县百兴镇中心学校 张娟

关键词:留守 关爱 论文摘要

留守儿童,这个不算新鲜的词语,让我想到了自己的责任,呼吁每个人都给他们一点爱,让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了以前的艰辛,让我们也现出自己的微薄的力量,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让他们的心灵不再有伤害。让我们自己身边的留守儿童感受到母爱和父爱。让他们茁壮成长,让他们的童年不再是缺失的童年。让我们的身边这些祖国的花朵绽放出他们的芳香。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鸟有一个巢,人有一个家”对每个人而言:家是感受亲情的港湾,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许多孩子远离了那温馨的港湾,他们得不到与其他孩子同样的爱与温暖,他们是谁呢?他们就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一些关怀。

在我们农村的学校里,每个班的留守儿童都有很多,有些一个班留守儿童占了一半,这个数字让我很吃惊,也很担忧,有很多一部分留守儿童的心里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不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无人能管的“野孩子”。

放假后,有的孩子脱离了学校的束缚,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又无力管束,一下子似脱缰的野马撒欢了,下河洗澡、看电视、玩游戏,甚至整天泡网吧。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特别是看到身边有那么几个人比较另类。因此他们中的少数人很容易在坏榜样的影响下行为习惯逐渐败坏、道德观念逐渐欠缺,由留守儿童转变为问题儿童。

内心孤僻的“家里蹲”。

这一类孩子是属于老实型的,比较内向。放假后,除了安静的做作业、看电视就是帮家里干活,极听大人的话,他们的暑期生活也许就是围绕田间和家进行。他们不爱说话,不轻易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敏感且没有安全感,内心很孤独,久而久之,极易形成孤僻心理。

父母短期照顾的“溺爱娃”。

与前两种相比,这类孩子应该是最幸福的了。见到了长期在外的爸爸妈妈,或许还跟随他们在城市里过假期。这种短暂的团聚不仅让孩子感到莫大的幸福,做父母的也很欣慰,往往就会出现孩子对父母撒娇,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在

26

饮食、游玩、买玩具、买衣服等消费环节上过度迁就,造成双方的依存关系紧紧围绕在“物质”上,围绕在“钱”上,一旦某次没有得到满足,那孩子就会有严重的挫败感、失落感,觉得父母不爱他了。

这些都是“留守”惹的祸,很多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的结果。隔代的溺爱,以及家长的短期溺爱,让他们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

对于父母长期都不在身边的那一类,他们好羡慕每天能有爸爸妈妈接送的孩子;在家长会上,他们好希望看到自己父母的身影;在生病的时候;在受委屈的时候??他们的愿望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拥有的,可是家庭情况的逼迫,使他们没有了这样的权利。还记得有一次写作文的时候,我给他们的题目为《我的妈妈》。我先让他们在班上谈谈你要从哪些方面写?小东同学一直不说话,我就请他说一下,当时他都急哭了,别的同学也关心的说,你想怎么说都可以,老师不会批评的。可是他还是伤心的哭了,并且越是安慰他就越哭。我想先冷处理一下。就没有再去管他,下课后,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告诉了一个秘密。他说:“我跟本不知道我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我在梦中幻想过无数次妈妈的身影,妈妈的样子。但是我不知道妈妈真正是什么样子的?我好想像别人一样每天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享受一下妈妈的爱,妈妈给我带来的温暖。可是,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自从我懂事以后就没有回来过,电话也打得不多,我该怎么说呀!”听了他的话,我的心好痛,我不由分说的把他搂进了怀里,我发现我对他们的关爱还不够,他们的要求高吗?他们只需用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最简单的一句关心的话语。既然在家里,他们享受不了妈妈的爱,那么在学校,我就充当一下他们的妈妈,给他们最起码的母爱。使他们心理没有遗憾。

“生命就像是一束繁花,时间就像是一根铁鞭,一朵一朵击落着繁花,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的残红踏入泥沙,”诗人汪静之无不感伤地这样感叹,是的,繁花终究会变成残红,生命由盛至衰似永恒,无人能改变成阻止,固此无沦在社会的哪一个角落里,我们都应该帮助留守儿童,帮助那每一个如花绚烂的生命,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那一束束蓓蕾满枝的繁花。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多么富有情感的歌词呀,同时证明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伸出双手,我们的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他们不再缺少父母的爱,我们可以给他们父母般的爱,让他们心灵得到安慰。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以不同的形势关爱他们,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了以前的艰辛,让我们也现出自己的微薄的力量,让我们自己身边的留守儿童感受到母爱和父爱。让他们茁壮成长,让他们的童年不再是缺失的童年。让我们的身边这些祖国的花朵绽放出他们的芳香。为了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请伸出你的手,给他们一点爱吧!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2013年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27

浅议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几点

贵州省纳雍县百兴镇中心学校 彭 勇

大文豪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因此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从情感上讲,也会使学生心情焦虑,而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障碍主要是焦虑。在这种情感状态中学习,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降低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教育性,二是艺术性。教师强调前者忽视后者,课堂教学就缺少蓬勃生机,教师平铺直叙,学生消极听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因此,我们要从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角度出发,遵循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语言学等有关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胆运用夸张手法,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运用夸张手法,能够活化教学内容,能够把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地呈现给学生,这一点与其他教学手法相比,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上,作用非常明显。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激发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英语教学特性的把握

在进行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A 部分 Let's talk 教学中,有“It's so big.”的教学。教师拿出一条巨大的长裤,让几个学生穿一穿,由于裤子太大,学生被淹没在长裤中,全班学生会由于处在如此有趣的情景中而笑声连连。“It's so big.”教师抓住时机,用贴切的语气带领学生说该句子。此例,教师在教具上采用了夸张手法,学生与裤子,本身没有多大吸引力的两种物体,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所产生出的情趣,带给小学生一种新奇感。这样的一种情景,会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类似“大”与“小”悬殊的情景出现,学生就会脱口而出:It's so big / small! 夸张手法在此表现出来的诙谐、幽默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心情舒畅,轻松愉快,肌肉自然放松,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感和身心上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排除心理障碍,使学习处在一种愉快和安全的环境中。英语教学的特性表明,凡是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比较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新颖和刺激的艺术效果,都会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密切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

PEP 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A 部分的——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I can see 12. 对话教学,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接触过——How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