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价值与价值观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价值与价值观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beff15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2a

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1.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是为适应普法深入发展要求、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需要而确立的。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的 D.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答案 A

解析 全国法制宣传日是为适应普法深入发展等要求而确立的,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2.从唯物史观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依据是( ) ①社会存在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A.①② C.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与题意无关;②属于唯物论;③④符合题意,故应选D。

3.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什么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答案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也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法治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

(2)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性看待现实,能引导人们将法治精神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自觉行动,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人生选择,尊重法律,诚信守法,依法维权,理性解决现实问题。

B.①③ D.③④

1.“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这道出了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 ) A.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B.人的价值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 C.价值观决定人的价值大小

D.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答案 D

解析 A不符合题意;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故B错误;衡量人的价值大小要看对他人、社会的贡献,故C错误;“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这说明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故D正确。

2.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是国家激励奖赏的一种制度性安排。一个人为党、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功勋,具有崇高的精神风范,就应该给予很高的荣誉、得到全党全社会的尊重。这告诉我们(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精神贡献 ③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是实现自我满足的前提 ④能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社会是否认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是实现自我满足的前提,也说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①③符合题意;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这里的贡献既包括物质贡献也包括精神贡献,②不准确;④说法错误。

3.人人都是雾霾天气的受害者,把环境搞好,需要各行各业同时行动,每个人也都要作出些牺牲。这表明( )

A.人生的价值在于能够作出自我牺牲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C.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D.价值观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 答案 C

解析 “人人都是雾霾天气的受害者”“每个人也都要作出些牺牲”,说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C符合题意,B与题意无关;A、D说法错误。

4.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的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此,有人认为,生二孩不仅能解决家庭失独的担忧,还能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有人认为,生二孩的代价是得拼命挣钱当孩奴。对于生二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说明( )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C.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 D.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答案 C

解析 不同的人对生育二孩态度不同,表明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5.(2019·浙江4月)漫画《下雨了》(作者:孙德民)讽刺了( )

①功过倒置的评价体系 ②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 ③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 ④赏罚不明的分配制度 A.①② C.②③ 答案 D

B.③④ D.①④

课时作业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人的价值就在于获得社会的认可。( )

答案 F。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 答案 T。

3.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 答案 T。

4.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大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 答案 F。价值观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不一定是促进作用。 5.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 答案 T。 二、选择题

6.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人)的积极意义,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这说明( )

①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②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③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有着本质区别 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精神现象,具体事物的价值是物质现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说明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

遍性,也说明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的联系,③与题意无关;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错误。

7.阅读漫画《各有所需》(作者:孙作范)可以得到以下思考( )

A.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C.不同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水平决定了认识差异的产生 D.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答案 D

解析 漫画标题为《各有所需》,漫画主体元素为两个人和一棵树桩,漫画中的一个人想将树桩用锯子改造成砧板,另一个想将树桩刨去做盛放茶壶的用具,这说明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应选D。

8.《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感动中国”人物凭借其对社会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体现了( )

①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对等的 ②人生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凭借其对社会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表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错误。 2018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劳动和技能大会于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99个集体和697名个人分别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799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称号。32个集体、99名个人分别获全国工会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据此回答9~10题。 9.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 )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向社会索取,得到回报 C.满足自我的需要和发展 D.享受社会和他人创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