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bca41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c

玉米的原产地——墨西哥

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北美洲); 苏必利尔湖等五大湖——号称“北美地中海”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32页图7-1) 2、火山国——印度尼西亚(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对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区 地形特征 地势:北高南低 地表形态: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下游形成的冲积平原,是东南亚重要的农业区(种植水稻) 地势崎岖、 山岭很多、平原较少 气候类型 河流 多自北向南流,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水流平缓。湄公河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河流短小湍急 中南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 热带雨林气候 4、东南亚地理位臵的重要性: 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5、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其重要性为: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和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马六甲海峡——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6、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如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等。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是橡胶生产大国。

7、东南亚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泰国、越南、缅甸是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8、东南亚种植水稻有利的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水源充足;③雨热同期 东南亚种植水稻有利的气候条件: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气温高、降水多。 9、东南亚占据突出地位矿产资源:石油(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另外马来西亚和文莱也较多)、天然气、锡(泰国、马来西亚) 10、中国的近邻:(图7-8)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老挝;花园城市——新加坡 与中国陆地接壤的国家——缅甸、老挝、越南

11、中南半岛上城市和人口分布特点: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12、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籍多为广东省、福建省。

第二节 南亚

13、南亚范围(41页图7-12):喜马拉雅山中西段和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14、南亚自北向南可分为三大地形区(71页图7-12):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所以,南亚的地势特征是:南北高、中部低 15、恒河:主要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 16、南亚的气候:

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特点:一年可分为三季,即雨季(6月—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能够带来全年80%~90%的降水);凉季(11月—次年2月,盛行东北季风,凉爽宜人,气温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因为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冷空气侵入);热季(3月—5月,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 17、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南亚农业的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利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不利影响: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原因:由于西南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容易引发旱涝灾害。

18、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①水稻: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 ②小麦: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经济作物:①黄麻:恒河下游地区最广

②棉花:德干高原的西部

19、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主要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20、南亚的国家: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临海国家);尼泊尔、不丹(内陆国);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岛国),七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

21、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首都为新德里,白色

人种为主;牛的数量世界第一;电脑软件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该国的“旗舰产业”;著名建筑——泰姬陵(伊斯兰教风格)

第三节 西亚

22、西亚地理位臵重要,又被成为“五海三洲之地”

(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三洲:亚洲、欧洲、非洲;在图7-21上辨识五海、三洲,识记其位臵。注:里海是内陆湖,不是海) 23、四个通道:

①土耳其海峡(亚欧分界线,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②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③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海上的唯一出口,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又被称为“西方的生命线”,沟通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④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24、西亚地区具有世界意义的资源——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储量(一半以上);产量(1/4),出口量(3/5).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 25、石油运输路线:

东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西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路程近,捷径,运量小)

西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26、西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

所以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27、在干旱的自然环境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等特色农业。 28、限制西亚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淡水资源匮乏

29、西亚地区河流稀少的原因:西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30、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两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1、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枣椰树,伊拉克是著名的椰枣生产国。

32、西亚地区主要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地,以白色人种为主,说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33、西亚地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三个宗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34、西亚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冲突不断)的原因:

①地理位臵重要;②石油资源丰富;③淡水资源缺乏;

④宗教矛盾尖锐(对圣城耶路撒冷的争夺);⑤对土地资源的争夺。

第四节 欧洲西部

35、欧洲西部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国家为发达国家,

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

36、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宗旨: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

发展,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欧元)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总部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现有成员国27个。

37、欧洲的工业生产规模大,部门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农业占得比重较小,

但是生产水平高;交通运输业较为发达。 38、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原因:自然原因:①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牧草的种植;

②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社会因素:①经济发达、城市和人口密集,乳畜产品需求量大(主要因素); ②交通发达,便于乳畜产品的运输。

39、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是著名的旅游大国。 40、①挪威——观看午夜太阳、游览峡湾风光;

②意大利——千年古都罗马、水城威尼斯

③瑞士——钟表王国、世界公园(阿尔卑斯山冰雪皑皑的山峰)

④西班牙——斗牛场、阳光灿烂的海滩(地中海沿岸) ⑤德国——慕尼黑啤酒节;

⑥法国——景色如画的田园风光,戛纳电影节、艺术之都巴黎、罗浮宫、

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

⑦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

⑧英国——塔桥、马克思墓、莎士比亚故居等;

⑨丹麦——畜牧业发达,被称为“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 ⑩荷兰——花卉种植、风车等。

第四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41、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代表动物——北极熊

42、北冰洋周围的大洲(图7-40,先找格陵兰岛,按顺时针):北美洲、亚洲、欧洲 43、北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等。

44、北极地区的常住人口有300万,原住居民为因纽特人(黄色人种)和拉普人 45、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沿海岛屿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一部分,

代表动物——企鹅;

46、南极洲周围的大洋(图7-42,先找南极半岛,按顺时针)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47、南极地区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最丰富的是煤炭和铁矿 48、在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

原因:原来南极洲并不在现在的位臵,而是从温带或者热带地区漂移到现在的位臵,

那时,这片大陆生长着大片的森林,后来形成了煤。

49、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 50、南极地区的气候特佂: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51、南、北两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更为寒冷

原因:①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②南极地区海拔高;③南极地区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

52、南北两极被一望无际的冰雪所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

两极地区(固体淡水资源)

53、北极的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图7-40,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54、南极的科考站(图7-42,区分他们的位臵)

①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

②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③昆仑站(有极昼极夜,距离南极点最近) 55、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11月——次年3月

原因:此时南半球为夏季,为南极洲的暖季,且南极地区处于极昼期。

第八章 走进国家 第一节 日本

观察图8-1,完成下列任务

1、日本的海陆位臵:位于亚洲东部,太平的西北部,西临日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