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上 4.1《多姿多彩的图形》word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数学七上 4.1《多姿多彩的图形》word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b1bab5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1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1.1 几何图形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120页.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2)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

(2)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 2.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难点.

3.关键: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结合小组交流学习是关键.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几何体模型,墨水瓶包装盒(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本图4.1-5的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打开电视,播放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筑,学生认真观看. 2.提出问题:

在同学们所观看的电视片中,有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 二、新授

1.学生在回顾刚才所看的电视片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意见,积累小组活动经验.

2.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 学生回答: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等.

教师活动:纠正学生所说几何图形名称中的错误,并出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3.立体图形的概念.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2)学生活动:看课本图4.1-3后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给我们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的形象?(棱柱和棱锥)

(3)用幻灯机放映课本4.1-4的幻灯片(或用教学挂图). (4)提出问题:在这个幻灯片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5)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指导,通过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 ②学生回答:包含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圆、正方形、多边形和三角形等. 4.平面图形的概念.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平面图形.

注: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不要求给出完整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5.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化.

(1)从不同方向看:出示课本图4.1-7(1)中所示工件模型,?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 (2)提出问题.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你们会得出什么样的平面图形?能把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吗?

(3)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活动: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工件模型,独立画出得到的各种平面图形. ②进行小组交流,评价各自获得的结论,得出正确结论. ③指定三名学生,板书画出的图形. 6.思考并动手操作.

(1)学生活动:在小组中独立完成课本第119页的探究课题,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评价. (2)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完成的探究课题给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并对学生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7.操作试验.

(1)学生活动: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墨水瓶包装盒裁剪并展开,?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得出一个长方体它的平面展开图具有的一个特征:多样性.许多立体图形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

(2)学生活动:观察展开图,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为包装,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可以是一个平面图形;?可以把立体图形进行适当的裁剪,把它展开成平面图形,或者把一个平面图形复原成立体图形,即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可以互相转换. 注:小结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由学生归纳,教师进行评价、补充. 四、作业布置

1.课本第123页至第124页习题4.1第1~6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如下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如下图所示,每个图片都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3.如下图所示,经过折叠能围成一个棱柱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三、解答题.

4.桌上放着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如下图(1)],请说出下列三幅图[如下图(2)]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5.如下图,用4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该几何体所得

[的平面图形.

6.如下图,动手制作:用纸板按图画线(长度单位是mm),沿虚线剪开,做成一个像装墨水瓶纸盒那样的长方体模型.

答案:

一、1.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 二、2.C 3.D

三、4.分别是从左面、上面和正面看到的. 5~6.略

4.1.2 点、线、面、体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1页至第12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点、线、面、体的关系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运动变化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

2.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是难点. 3.关键: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具准备

长方体、圆柱体模型,投影机和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2.提出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 二、新授

1.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 2.各小组学生公布自己小组讨论后的结论.

教师活动: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分布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 3.几何体的概念.

(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2)提出问题: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