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发展村集体经济典型实例资料汇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全市发展村集体经济典型实例资料汇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af6f86b7e21af45b307a8b0

余辆三、四轮车,60多辆大汽车从事家禽流通运销,形成了小型机动车县乡收购,大型货车省际运输的贩运网络,购买市场由周边村庄延伸到鲁北、河南一带,销售市场也拓展到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在南京、扬州、江都市场上出现了“庄坞鹅鸭一条街”,全村形成了“小打小闹没人干,四轮圈着解放转,流通贩运闯市场,联合舰队拓连环”的可喜局面。

随着贩运业的不断发展,自发性、分散性的贩运模式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突出表现为:小本经营,成不了规模优势,市场竞争力差;各自为战,相互争夺货源,磨擦纠纷不断;信息不畅通,经营无序,效益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村两委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决定成立南营子村家禽贩运协会,村集体和各贩运户出资入股,建立统一收购、统一运输、统一销售、按股分红的运转模式,把各贩运户和村里的青壮劳力组织起来,按照收购、运输、外销、管理等几个环节进行分工,实现了这一主导产业从粗放型、无序型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转变。1995年,村里投资8万元,建起了一处鲁南家禽批发市场,现日成交量达6万余只,市场年交易额5000多万元,专业协会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价格的制定,市场秩序的维护,家禽的防疫检验管理、装卸车服务等统一购销管理、服务,每年收取交易服务费里O万余元。

- 9 -

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村级增收

沂水县四十里堡镇欧家庄村

我村地处镇驻地南1.5公里,东距兖石公路、南距胶新铁路沂水站各2公里,地理环境及交通条件比较优越。全村辖289户,899口人,1455亩耕地。近年来,我们把西瓜种植作为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趟出了一条集体、农民双增收的好路子。到2002年,全材共发展大棚西瓜360亩,小拱棚西瓜50亩,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其中西瓜特产税附加返回l。羔8万元,销售中介服务费4。92万元,村集体现金积累达到8。3万元,较好地保证了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减轻,村级办公费来源减少,仅靠农业税附加返回,维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立足垒村有多年种植西瓜的传统优势,和群众一起算了一笔帐:上一个大棚只需投资1600元,建棚物料第二年可继续使用,从育苗到西瓜成熟上市仅需3个多月的时间,每亩就可实现收入3000元左右。按每亩大棚西瓜150元、小拱棚西瓜100元特产税计算,发展500亩大棚西瓜可实现特产税7.5万元,特产税附加可返回村集体1.5万元。西瓜销售过程中,村两委通过为瓜农和客户提供服务,按每牙2分钱收取中介费、亩产西瓜60OO斤计算,村集体可获取中介服务费6万元。通过算帐对比,既算通了群众的思想,也算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 10 -

为做大做强我村的大棚西瓜产业,我们主要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广泛宣传,积极发动。村两委广泛宣传大棚西瓜生产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西瓜收获后,可实行瓜、菜三作三收或三作四收的轮作模式,亩收入可达800O元以上。二是干部带头,示范带动。村党支部书记欧焕义带头于2001年发展了一个大棚,并带头种植新品种。在他的带动下,80%的瓜农选用了新品种,大棚西瓜面积发展到150亩,大部分户获得了亩均收入300O元左右的好效益,村集体收入中介服务费1.8万元。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和“三支队伍”成员至少发展2亩西瓜,每人包扶2户,促使西瓜面积增加了260亩,达到410亩,人均增收1300元,村集体实现收入6万余元。三是制定政策,推动发展。村里制定了调地政策,把适宜发展瓜菜的地块全部按南北长85米、东西长6米的统一标准进行划分,规范农户建棚,并适当降低了土地承包费,承包期一定30年不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发展大棚西瓜生产的积极性。四是搞好服务,以销售促增收。每年西瓜上市前,村两委干部走出家门,到省内外瓜菜批发市场发放宣传材料和名片,在交通要道设臵大型广告牌,在村里规划出20亩的空地作为西瓜交易场所。销售过程中,实行统一摘瓜,统一过秤,统一价格,由信用社统一结算的办法,为瓜农和客户搞好服务,去年共收取西瓜销售中介服务费4.92万元,壮大了村级经济实力。

- 11 -

建设“绿色银行妨 以林兴村富民

沂水县高桥镇刘家山宋村

我村地处镇驻地西北部,现有334户,1085口人,耕地面积\亩,荒滩面积380亩。近年来我们立足河滩作文章,大力发展杨树丰产林,建设“绿色银行”,走出了一条以林兴村富民的路子。目前,全村380亩河滩全部得到了有效开发,栽上了优质杨树丰产林,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万多元,占村集体收入的95%,村集体现金积累达到20万元,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18元。

我村北靠沭河,具备发展杨树丰产林得天独厚的条件。1989年以前,村两委把380亩荒滩承包到户,分户开发,各承包户种植品种杂乱,良莠不齐,形成不了统一的种植模式和采伐周期,导致河滩开发效益低下,村集体承包费。改不上来。后来,我们将分户承包的办法改为村集体统一开发经营管理,确定了每年开发40亩,栽植40亩,十年完成河滩开发的规划。从1989年起,村两委一班人,一届接着一届干,经过lO年的苦干奋战,全面完成了河滩开发规划。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丰产林的规模效益,我们切实加强了对林木的伐栽管护。一是循环采伐,统一栽植。村两委采取每十年为一个采伐周期的循环采伐办法,坚持每年采伐40亩,栽植40亩,边采伐边栽植,形成源源不断的财源,每年为集体增收8万元以上,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二是科学育林,高效发展。规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