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 secret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 secret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a0cd9a5b52acfc788ebc974

提慢放并使井管居中,井管放完后,在井壁间隙回填砾料,井管部用细石混凝土封口。 4)当上部孔壁缩孔或孔底淤塞时,下放井管时要在慢慢放入井管的同时边向孔内注水,严禁上下提拉或冲击。

5)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做好本工程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工作,施工的关键节点作详细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明确了解本工程的技术要点并做好本工程各项工作。 6)降水井施工前宜先进行成桩施工再进行降水井成井施工。 3、降水井施工 1)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钻机进场—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吊放井管—冲孔换浆(泥浆比重换到1:0.3)—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沙砾过滤层—止水封孔—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试抽水—合理安排排水管路及电缆电路—降水井正常工作—记录—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 2)施工方法

①井点成孔将冲击式钻井机移到井点位置,对准井点、冲击孔的成孔直径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值内,保证管壁与井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以便于填充砾石,冲孔深度比井管设计安置深度低300mm以上,以防止冲击套管提升时部分土体塌落,并使滤管底部有足够的砂石。井孔冲击成型后,拔出冲击头,通过单滑轮,用绳索拉起井管插入,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砾石滤层,砾石滤层的质量直接影响降水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a、砂石用10 mm --35 mm砾石,以防止填塞滤管的网眼。

b、滤管放在井孔中间,填砾料速度要快,中途不得中断,以防孔壁塌土。 c、滤砾层填充高度以原地下水位线为准,以保证土层水位上下畅通。 ②洗井

为使地下水畅通的流入井内,抽水前必须采用合理的活塞方法洗井,使下部井段在负压的影响下将渗入地层的粘土颗粒带入井内,这样反复抽拉直至水清。将胶管插入井点管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

③根据动、静水位交叉,按单位井出水量大小,合理选用潜水泵,以及配套的抽水管。 ④为便于畅通的排水,现场合理位置铺设排水管道,以便顺利的按甲方指定的排水井,排入城市地下管道。

⑤井点管埋设完毕,接通水管与抽水设备,并进行试抽水,在试抽时检查整个管网无淤塞等情况,方可进行正式投入抽水。

3)降水运行

29

①每一口井单独用一台水泵进行抽水,抽水设备的抽水能力要和单井的涌水量相匹配,不能低于单井涌水量,也不宜大于单井涌水量。

②降水运行过程中,对各停抽的井及时做好水位观测工作,以便及时掌握含水层水头的变化情况。

③降水的设备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转正常。 ④工地现场要备足抽水泵,并设置备用水泵,使用的抽水泵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发现坏泵应立即修复或更换。

⑤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利用回水阀,保证抽水连续性,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做到准确齐全。

⑥降水运行阶段,电源必须保证,应设双电源,现场应配备不小于120KW发电机组,发生停电时应及时更换电源确保降水运行工作的连续性,以保证基础施工安全。

4)降水排水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基坑周边无现成地下排水管网,需临时建一条通向排污明渠的地下排水管线。排水方式可采用集水管方式,也可以采用单井直排方式。

设计排水管主管(集水管)采用2寸胶管。部分降水井可能采用明排,部分采用暗排,暗排管线应做防锈处理和冬季保温措施。考虑到结构围挡内场地占用情况,其排水管线采用暗排,每个暗排井点做一个工作井,主管线和支管线均埋置于地面以下800mm。出水管、支管和主管用单向阀连接,防止停泵时水倒流,然后恢复路面。水从支管流经主管汇到雨水井,雨水井要做一工作井,采取暗排方式。本站共设置3个排水口,采用市政雨水井作为主排水口,基坑排水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雨水井。排水口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与安排,施工中应保证排水通道的畅通。详见图3《降水井暗埋排水口剖面图》。

4、施工监测 1)信息化施工

本次基坑支护工程是一项风险较高、支护范围较大的施工工程,为了确保基坑支护安全,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信息化施工。即在施工前对周围构筑物拍照并做好标记,了解已有破损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把获得的信息通过修改设计反馈到施工中去,提高基坑支护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基坑经过支护后安全、可靠、稳定。通过信息化施工,及时了解和掌握整个场地动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作出反应,研究相应对策,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以及基坑的安全稳定。 2)监测频次

井点施工期间和抽(降)水前期,对水位、流量每天观测一次,降水中期每两天观测一

30

次,降水后期7~10天观测一次,采用测绳测量井深及水位标高并做好记录。 3)监测项目

1)地下水动态监测应提供的监测数据为:地下水位日监测数据、地下水位月监测数据、日排水量数据、排水含砂量数据,单井排水含砂量不大于0.5‰

2)建立沉降监测网:在实施降水之前,在抽水影响范围内及该范围内的重要建筑物上布设沉降监测点,在抽水期间进行连续监测,若累计监测量接近预警值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并采取必要措施。 5、 安全组织措施 1)降水施工如满足不了基础作业要求的处理:降水期间观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如满足不了降水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可在局部增设降水井或设集水坑明排的方法来满足本工程降水要求。

2)降水施工期间,为防止地面沉降量过大,在基坑外布设水位观察井,根据坑外水位观测情况采取设回灌孔并动态回灌水的措施,以保持基坑外地下水位,减小基坑周围地面沉降量。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研究解决。

3)降水井抽水出现间断、无法正常运行的处理:为保证降水井24小时抽水正常运行,施工现场必须24小时配备有值班人员,不间断对每口降水井的运行情况进行巡查并作好记录;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有不小于120

KW的发电机组,一旦发生停电现象,立即启用发电

机组进行发电,保证降水井24小时正常运行。

4)降水施工管理。设专人负责降水工作;配备用抽水系统设备及材料,并配备专用电源;加强降水设备维护,出现故障迅速排除,所需维修时间较长时,及时更换备用设备;对每个井点的流量、水位、设备运转等都进行监测,根据水位、水量变化情况及施工情况及时采取调整措施。并利用坑外原有水位观测孔对坑外地下水位进行定期监测。

5)井点系统的使用注意事项:①土方开挖30前完成降水井施工,开始降水;②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先进行试抽;③井点降水工程备双电源;④井点废除后,立即回填井点,妥善封孔;⑤井点完全废除是在顶板覆土后,施作站厅板底模前在底板上表面割除井点管,视底板下井点管水量进行抽水,待顶板覆土后用微膨胀混凝土封闭降水井点管,并加焊钢板封闭。

4.3.6.2 深基坑排水措施

随土方开挖,根据基坑大小及深度等情况在基坑四周或中部及时设置排水明沟和集水井,合渗流水汇集于集水井内,再用水泵排至地面的沉淀水池,经三级沉淀后再排入基坑外排水

31

沟内。保持沟底低于基坑底不少于0.5m,集水井低于沟底不少于0.5m,水沟沟底宽0.4m,边坡坡率为1:0.4,沟底设1.0%的纵坡。排水沟每隔20m设一个集水井,集水井井底铺设0.3m左右厚的碎石、卵石反滤层。集水井内水随集随排,排水明沟、集水井随基坑开挖向下挖深。根据需要可以修一定数量的盲沟,当施工外防水层时,若基坑面积水仍无法排干,即将排水沟回填碎石,做成排水盲沟,继续排水。排水盲沟沿车站纵向两边和中线附近各设一道排水盲沟,横向每隔15m设一道排水盲沟。排水沟及排水盲沟断面如下图所示。

防水保护层 防水层混凝土垫层碎石反滤层300300 排水沟大样图 300300排水沟及排水盲沟大样图

排水盲沟大样图 4.3.6.3 基坑开挖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概述

本基坑周边附近除30米外的中海高层,无其他建筑物,地下天然气管线计划拆除,雨水、污水管线已改迁,给水管悬吊保护,管线共同沟计划拆除。

周边环境对基坑变形控制要求严格,基坑开挖充分运用时空效应理论,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施工,控制基坑位移,确保施工安全,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控制基坑变形和位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可靠地架设支撑系统并对支撑系统施加预应力。挖土和支撑是两项不可分离的工作,挖土的成败取决于支撑的施工,支撑架设得是否及时,直接影响到挖土的进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此基坑开挖抓住“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的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区分段、先支后挖、随挖随撑、快速封底”的原则。结合开挖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场地情况,综合考虑工期要求、施工总体安排等各种因素,确定基坑主要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支撑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随开挖随架设,施工中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为此,在开挖施工中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提前做好第一道钢支撑;及时按设计架设钢支撑,先开挖至钢支撑位置立即架设钢支撑,然后开挖钢支撑两侧的土方,以缩短钢支撑架设时间;并采取措施保证钢支撑的架设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