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设计意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设计意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97379f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23

(1)课件出示肥皂泡图和课文的第5自然段。 (2)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看到的画面。 (3)学生默读这个自然段,提出问题。 (4)讨论交流问题。

①“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这句话连用四个“那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肥皂泡轻清脆丽,光彩夺目,异常美丽,带着“我们”的梦想自由地飞翔,表达了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之情。)

板书:想 梦幻

②“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这句话中的“她们”指的是谁?(这句话中的“她们”不仅指肥皂泡,在作者的眼里,这些肥皂泡仿佛就是孩子们的化身,带着她们的希望和梦想飞起来了)

③作者看到飞舞的肥皂泡产生了怎样的想象?(学生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④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会带着希望和梦想飞到哪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美好的想象,让大家来分享快乐)

⑤“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目送着多姿多彩的肥皂泡,作者的心里为什么会充满快乐、骄傲与希望?(美丽的肥皂泡越飞越高,她们让“我们”走进了梦幻的世界,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板书:快乐骄傲希望……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6)小结:这梦幻般的肥皂泡,一个一个地飞高,又一个一个地破裂。她们给“我们”带来了梦想,带来了欢乐……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1. 在玩“吹肥皂泡”游戏的过程中,冰心奶奶认真地欣赏了自己吹出的每一个肥皂泡,她满怀爱心和向往,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文章,让我们再读一读这篇文章吧。

2. 童年时的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乐趣,还吹出了梦想,肥皂泡寄托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像冰心奶奶那样,制肥皂水,吹肥皂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练笔,使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互相交融,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读写结合的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

20 肥 皂 泡

吹(轻轻) 看(美丽) 想(梦幻)

快乐

骄傲 希望……

21* 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理解难懂的句子。 2.通过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获得启示。 2.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难点】

1.透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激发兴趣。

1.出示宋庆龄的照片。

2.宋庆龄(1893—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生于上海,毕业于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主要著作编为《宋庆龄选集》。

3.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不能失信于谁?请同学们读课文。 设计意图:

介绍课文中的主人公,让学生了解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课件出示带有会认字的词语。 宋耀如 宋庆龄 盼着 叠花篮 道歉 (1)指名读词语,注意生字的读音。 (2)引导学生组词,记忆生字。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在词语中识记生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2.讨论交流: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不能失信于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填空: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耀如一家要去 ,可宋庆龄忽然想起 ,爸爸妈妈都 ,但宋庆龄坚持 。从这件事中,我们知道了小时候的宋庆龄是一个 的孩子。

4.指名填空。 板书:宋庆龄 守信用 设计意图:

运用课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用完整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四、品读句子,体会品质。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语句表现了宋庆龄守信用的品质?一边读一边把句子画出来,并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2.课件出示宋耀如一家的对话情景,讨论交流:

(1)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①从“特别高兴”“盼着”“尖尖的”“红红的”“漂亮极啦”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啊)

板书:想去伯伯家

②补充句子:宋庆龄多么想( ),多么想( )啊。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①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宋庆龄不想让小珍扑空,她说话算数,一定要在家里等小珍)

②想一想:此时小庆龄的心里在想什么?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①朗读句子谈感受。(宋庆龄认为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更严重)板书:不能失信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宋庆龄因为与小珍有约,没去成伯伯家,一个人在家等小珍,非常没意思,但她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板书:没有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