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试卷库和参考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地貌学”试卷库和参考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dc742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eb

石灰岩地区地表出现的一些圆形或椭圆形碟形洼地,直径数十米,深十几米;其底部通常有一落水洞。这里是地表水汇入地下的通道。 其形成可由两种原因:溶蚀漏斗、崩塌漏斗。 4、什么是风沙流?风沙流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含有沙粒的气流,该气流中的沙粒主要集中在近地面30cm特别是10cm厚的气流层中。

其特征:风沙流的风速一定是大于起沙风速的,(大于4-5m/s);风沙流中的沙粒运动有悬移、跃移、蠕移三种方式,其中以跃移为主;在垂向上,风沙流中的沙流集中在近地面30cm,尤其是10cm厚的气流中;风沙流对地表物质可以产生磨蚀、吹蚀 三:问答题

1、分析海岸带泥沙的运动规律(包括泥沙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

泥沙的横向运动:

第一,水下岸坡上的泥沙在波浪作用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在一个波浪周期内是做“Z”字形运动。

第二,水下岸坡下半部的泥沙在一个波浪周期内的实际位移是向海的。水下岸坡上半部的泥沙在一个波浪周期内的实际位移是向陆的。水下岸坡中部的泥沙在一个波浪周期内的实际位移是为零的。

第三,在此运动控制下,水下岸坡的形态最终将成为一凹形曲线,上半段坡度变陡,下半段变缓,使得整个岸坡都趋向于“中立”状态。

第四,泥沙的横向运动会形成水下阶地和海滩、滩脊等地形。 泥沙的纵向运动:

第一,水下岸坡上的泥沙在波浪和自身重力作用下,除有垂直于岸线的横向运动外,还有平行于岸线的纵向运动。

第二,水下岸坡下半部的泥沙在一个波浪周期内的实际位移除有纵向分量外,横向分量是向海的。水下岸坡上半部的泥沙在一个波浪周期内的实际位移除有纵向分量外,横向分量是向陆的。水下岸坡中部的泥沙在一个波浪周期内的实际位移只有纵向分量,没有横向分量。

第三,在此运动控制下,水下岸坡的形态最终将成为一凹形曲线,上半段坡度变陡,下半段变缓,使得整个岸坡都趋向于“中立”状态。沿海岸带产生稳定的沿岸泥沙流。

第四,由于岸线的转折,会产生沿岸泥沙流的堆积。向海转折处的海湾会形成沙滩;向陆转折处会形成沙咀。 2、哪些条件易于导致滑坡的发生?实践中如何防止崩塌的发生?

1)地下水:降低斜坡上物质颗粒之间的吸附力;溶解土体中的胶结物;增加土体的重量;产生浮托作用,降低土体与滑动面间的摩擦系数。

2)地表水:对斜坡坡脚的侵蚀;增加土体的重量和减小其摩擦力。

3)地质因素:节理、断层影响着斜坡上岩体或土体的破碎情况;软弱面的产状与斜坡坡面产状的关系不同,坡面的稳定性是不一样的;构成坡面的基岩岩性不同,发生滑坡的可能性也不同,千枚岩、页岩、泥岩组成的山坡易发生滑坡。

4)地震:起到触发或激发作用

5)人为因素:改变斜坡的自然坡度;增加斜坡上的物重;导入地表水入地下,降低了斜坡的力学强度。 滑坡的防治

打防滑桩;砌拦墙;平坡;疏导地下水,降低斜坡土体 岩体中的含水量。

四:实践分析题

1、由于断层F的间歇性垂直运动,游的同一级阶地高度会出现差4的实测阶地高度变形数据,分析级阶地形成以来的活动特点(包每次的幅度、每次发生的年代) 发生了三次活动,第一次发生在T3未形成前,幅度6m;第二次发生

后、T3未形成前,幅度也是6m;第三次发生在T1形成以后,幅度4m。

图3 断层F 图1 T4 (60m) T3 (35m) T2 (18m) T1 (10m) T4 (44m) 海湾 T3 (25m) T2 (14m) T1 (6m) 滨海沙滩B 河床 在断层上下异。试根据图该断层自T4括活动次数、T4形成以后、在T3形成以

2、图2是某一沿海自然地理环境环境状况。如果在河流中游大坝,你估计B区的滨海旅游区的地貌环境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明理由。

.. ..

修建一水库变化?并说

河流水库大坝 主导波浪方向 B区沙滩将粗质化或被蚀面积缩小。

因为,水库大坝修建后,入海泥沙减少,沿岸泥沙流的饱和度下降,沿岸流有过多的能力对B区沙滩进行侵蚀。

3、图3是某一山谷冰川前缘发育的终碛垅地貌景观。试根据实测的该地貌的特征数据,分析该冰川过去的变化特点及所反映的古气候变化历史。

由图反映:自距今10万年来,区域气候是在变暖的;但变暖过程并不是持续的,在这过程中曾出现郭三次稳定时期。三次稳定时期分别出现在距今10万左右、5万年左右和1万年左右。

冰川目前的前缘位置 终碛垅C(形成年代距终碛垅B(形成年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 今约5万年左右) 终碛垅A(形成年代距今约10万年左右)

一、名词解释(3分/题,共15分)

1、海蚀台地: 2、雪线: 3、卸荷释重: 4、沙粒休止角: 5、黄土梁:

二、简述题(8分/题,共32分)

1、简述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学科分支?

2、解释波浪传播到浅水区后,为什么会发生折射现象?

3、为什么黄土沉积层中有黄色的黄土层与红色或浅红色的古土壤层,它们所指示的古气候意义是什么? 4、天然河道中的水流具有什么样的动力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图来说明之) 三、实践分析题(12分/题,共24分) T4 76m 1、当河流为一活动正断层所穿过时,由于断层的

T3 51m 间歇性活动,断层上下游同一级阶地会被错断并

54m 33m 产生高度上的差异。右图所示的是野外某河段4T2 级阶地在断层上下游的高度分布情况。请据此分38m T4 T1 13m 析:自T4形成以来,该断层活动过几次?每次错20m T3 动发生的时代?每次错动的幅度?

5m T2 河床纵剖面

T1 2、右图为一高山地区气温垂直分布的大致情况。请指出A、B、C三个高度带上,哪个高度带上冻融风化过程最强烈?为什么?

断层F 四、问答题(共29分) A带 -10℃等温1、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具有什么特征?形成哪些海积地貌?(14分)

B带 0℃等温线 2、根据Karst地区的地下水运动特征,区域地下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

带?(请画图表示出)每个带所发育的溶洞有什么特点?(15分)

一、名词解释(3分/题,共15分) C带 12℃等温线 1、海蚀穴: 2、雪线:

.. ..

3、冰楔作用: 4、旋涡流: 5、侵蚀基准面:

二、简述题(8分/题,共32分)

1、简述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学科分支? 2、解释新月形沙丘的发育演化?

3、什么是冻土?冻土对工程的危害主要是通过什么过程导致的?

4、石灰岩地区,地表Karst地貌有哪些类型,地下Karst地貌又有哪些类型? 三、实践分析题(12分/题,共24分) T4 87m 1、当河流为一活动正断层所穿过时,由于

T3 57m 的间歇性活动,断层上下游同一级阶地会被

60m 33m 并产生高度上的差异。右图所示的是野外某T2 4级阶地在断层上下游的高度分布情况。请38m T4 T1 13m 分析:自T4形成以来,该断层活动过几次?20m T3 错动发生的时代?每次错动的幅度?

5m T2 河床纵剖面

T1

2、见右图。在一山区有三个位置可供某工程建筑落设,但三处上方斜坡的地质地貌结构不同。试做出正确遴选,并说明理由。 四、问答题(共29分)

1、海岸带泥沙的纵向运动具有什么特征?形成哪些海积分)

2、试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说明河口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之)?(15分)

一、名词解释(3分/题,共15分) 1、海蚀台地:

断层F 断层

错断河段据此每次

地建你的

A 地貌?(14(并用图示

B

C

在基岩海岸地区,由于波浪对岸线附近基岩的强烈侵蚀,形成海蚀穴、海蚀洞。海蚀穴、海蚀洞顶板基岩崩塌,便形成海蚀崖。海蚀崖在波浪作用下是不断后退的,结果在海蚀崖前缘留下一平缓的基岩台地。该台地称之为海蚀台地。 2、雪线:

常年积雪区的下界,这里的冰雪年积累量与年消融量是相等的。雪线的高度与气温、降水和地形等有关。 3、卸荷释重:

由于基岩具有弹性,当上覆基岩的物质被剥蚀或消融后,下伏基岩会因释重而膨胀。结果形成了许多与地面平行的席状节理,使基岩易于风化。 4、沙粒休止角:

当斜坡上沙粒重力沿斜坡的分力与沙粒受到的斜坡摩擦力相等时,这个坡角称为沙粒休止角。 5、黄土梁:

黄土地区呈长条形分布的黄土沟间地地形。常常与下伏长条形的基岩隆起有关。 二、简述题(8分/题,共32分)

1、简述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学科分支?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的特征、成因、结构、分布和演化规律的科学。

2)近年来地貌学所分化出的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沉积地貌学、遥感地貌学、地貌年代学等众多分支学科。 2、解释波浪传播到浅水区后,为什么会发生折射现象?

由于波峰线与岸线斜交,一端的波峰先进入浅水区,另一端后进入浅水区。先进入浅水区的波峰,其运动速度因受水下岸坡的阻碍要小于另一端波峰。由此导致波峰线发生偏转并逐渐与岸线平行。

3、为什么黄土沉积层中有黄色的黄土层与红色或浅红色的古土壤层,它们所指示的古气候意义是什么?

由于过去东亚季风气候的波动变化,有些时期全球气候寒冷,冬季风大于夏季风;此时就形成了黄色的黄土层。有些时期全球气候暖湿,夏季风大于冬季风;此时便形成了红色的古土壤层层。因此,黄土沉积层中有黄色的黄土层与红色或浅红色的古土壤层指示着过去东.. ..

亚季风气候的变动,并进一步指示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

4、天然河道中的水流具有什么样的动力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图来说明之)

天然河道中的水流具有横向环流和旋涡流两种方式。横向环流的产生是由于弯道离心力的作用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所引起的;旋涡流是由于河道中的障碍物导致水流侧向压力差引起的。 三、实践分析题(12分/题,共24分) 1、当河流为一活动正断层所穿过时,由于断层的活动,断层上下游同一级阶地会被错断并产生高差异。右图所示的是野外某河段4级阶地在断层的高度分布情况。请据此分析:自T4形成以来,活动过几次?每次错动发生的时代?每次错动的自T4形成以来,该断层活动过3次?第一次错动T4形成以后,T3还没有形成以前;错动的幅度9m。错动发生在T2形成以后,T1还没有形成以前;错度6m。第三次错动发生在T1形成以后;错动的幅2、右图为一高山地区气温垂直分布的大致情况。A、B、C三个高度带上,哪个高度带上冻融风化强烈?为什么?

B高度带上冻融风化过程最强烈。因为该高

气温经常在0℃上下波动,导致水的冻结融化反复发生。最终易解。

四、问答题(共29分)

1、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具有什么特征?形成哪些海积地貌?1)水下岸坡下半部,沙粒在一个波浪周期内发生向海移动;

C带 12℃等温线 (14分) B带 断层F 0℃等温线 度带上

于使得基岩发生崩A带 -10℃等温河床纵剖面 T4 T3 间歇性

76m 51m T2 T1 33m 13m 54m 38m 20m 5m T4 T3 T2 T1 度上的上下游该断层幅度? 发生在第二次动的幅度7m。 请指出过程最

2)水下岸坡上半部,沙粒在一个波浪周期内发生向陆移动;

3)水下岸坡中部,沙粒在一个波浪周期内只发生往复移动,不发生实质性的向海向陆移动;

4)结果使得水下岸坡变成一个两端凸起、中间呈凹型的曲线。整个岸坡上的沙粒运动也向中立状态逼近。

泥沙的这种运动会形成水下阶地、水下沙坝、离岸堤、沙质海滩等地貌类型。

2、根据Karst地区的地下水运动特征,区域地下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带?(请画图表示出)每个带所发育的溶洞有什么特点?(15分)

可以划分四个带:垂直渗透带-该带只发育垂直型溶洞;季节变动带-该带既发育垂直型溶洞;也发育水平型溶洞;水平流动带--该带只发育水平型溶洞;深部滞留带-该带也能发育一些大型溶洞。 一、名词解释(3分/题,共15分) 1、海蚀穴:

基岩海岸地区,波浪对岸线附近的基岩进行强烈的侵蚀,最终导致岩体破碎崩裂,形成向岩体内部深入的洞穴,此为海蚀穴。 2、雪线:

常年积雪区的下界,这里的冰雪年积累量与年消融量是相等的。雪线的高度与气温、降水和地形等有关。 3、冰楔作用:

在气温经常于℃上下波动的地区,岩石裂缝中的水会发生反复的冻结和融化。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大,从而对岩壁产生巨大挤压,导致裂缝加宽加深。此过程称为冰楔作用。 4、旋涡流:

在流体中,由于流动速度的差异而导致侧向压力差。运动速度慢的流体会向运动速度快一侧侧向运动,从而产生绕着某一个旋转轴旋转的流体运动现象。此为旋涡流。 5、侵蚀基准面:

控制河流下切深度的面,称为侵蚀基准面。有终极侵蚀基准面和地方侵蚀基准面之分。海平面为终极侵蚀基准面。 二、简述题(8分/题,共32分)

1、简述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学科分支?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的特征、成因、结构、分布和演化规律的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