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评价课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安全预评价课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cefb44866fb84ae55c8d0b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

②产尘车间通风不良。

③产尘地点、工序未采取降尘、除尘措施。 ④未采取个体防护。

⑤原料、粉煤灰、水泥的装载、运输、卸载等环节预防措施不到位。 ⑥未按规定要求对车间等作业场所进行除尘。 (2)噪声与振动

噪声主要声源来源于生产设备运转及振动等产生噪声。如搅拌机械、输送机、运输车辆等均可产生噪声及振动。

噪声是指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无规律地交织在一起的声音,或者说人们不需要或感觉厌烦,甚至难以忍受的声音。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同时由于噪声掩盖了作业场所的危险信号和报警,往往造成误操作引发工伤事故。

振动可导致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也会导致设备、部件的损坏。

3.2.11其它伤害

(1)地震

该地区抗震烈度按7.5度设防,如建筑(构)筑物防震性能不良,一旦发生地震,会对建筑、构筑物造成破坏,引起设备、管道破损导致物料泄漏,引发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危害。 (2)雷击

该地区雨季集中在6~8月份,且多为雷雨,容易产生雷击事故。其危害主要有电性质破坏、机械性质破坏、电磁感应、热性质破坏,雷电波入侵、防雷装置上高电压对建筑物反击作用等。雷击电流若迅速通过人体,会立即使人的呼吸中枢麻痹、心室颤动、心跳骤停,以致使脑组织及一些主要脏器严重受损,出现休克甚至死亡。雷击时产生的火花、电弧,还会使人体遭到不同程度的灼伤。 (3)高温低温伤害

该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32.1℃。夏季长期在高温中作业,易造成人员中暑,高温能使容器的介质压力升高,当压力超过容器承压能力时,导致容器破裂,造成压力容器爆炸。

严寒可能冻结设备、管道内的介质,造成生产故障。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影响人员作业的判断能力,增加事故的发生频率。在冬季从事室外作业时,如作业人员未做好个体

17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

防护,也会造成低温冻伤。

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大风、起重、照明不良等危险有害因素。

企业今后在生产、管理和运营中,要参照本报告,对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事故隐患,经常进行分析研究,认真做好防范工作,把事故率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3 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 56号)

的有关规定,重大险源的类别有如下9种: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本项目可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只有锅炉房,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 56号)的有关规定,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kw,可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该项目采暖热媒采用95℃/70℃低温热水锅炉,选用锅炉的额定出水温度≤95℃, 额定功率≤4kw,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综上所述,该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18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

4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4.1评价单元划分

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

系统分成的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一个作为评价对象的建设项目、装置(系统),一般是由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子系统、单元)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含有的物质、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性、危害性,以及安全指标均不尽相同。 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设备装置、物料的特点特征和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评价单元或更细致的单元。

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如下:

4.1.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①按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和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该生产系统的影响等综合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评价,宜将整个企业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②将具有共性危险因素、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按危险因素类别各划归一个单元,再按工艺、物料、作业特点(即其潜在危险因素不同)划分成子单元分别评价。

4.1.2按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

①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 ②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③按工艺条件划分;

④按贮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 ⑤按事故损失程度或危险性划分。

4.1.3评价单元的确定

依据评价单元划分原则,为便于对该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并对建设和

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危害进行等级划分,进而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规避和预防风险,结合厂区自然环境因素、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等,本次预评价单元划分为:安全条件及周边环境单元、总平面布置单元、生产工艺及设备单元、公用设施及辅助工程单元、职业卫生单元。

19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

4.2评价方法选择

4.2.1评价方法介绍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

预先危险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

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包括危险因素的类别、分布)、出现危险的原因, 预测事故对人体、系统产生的影响确定系统危险性等级,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 分析步骤如下:

①熟悉各个系统的基本情况;

②分析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以及突发性事件; ③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险、危害程度; ④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后果的危险等级;

按照危险、有害因素可导致的事故,危害的危险(危害)程度,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级,见表4-1。

表4-1 危险程度分级表

级 别 I级 II级 措施预防。 III级 IV级 产活动。 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预以坚决排除、重点防范,并停止危险区内的一切生危 险 程 度 安全的,可以忽略不计 临界的,处于事故边缘状态,暂时尚不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予排除或采取控制常用的预先危险分析表如下表:

表4-2 预先危险分析表

危险有害因素 发生位置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防范措施 通过预先危险分析(PHA),力求达到以下目的: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判定已识别的危险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