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评价课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安全预评价课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cefb44866fb84ae55c8d0b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

伤害,如电弧灼伤、电烙印等。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使人出现痉挛、呼吸困难、心脏停跳,甚至造成死亡。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绝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是由于电击造成。 (1)存在部位

触电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存在于供电设备、电器设备、供电线路以及接触漏电的金属、湿地等导体处。

(2)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①在企业生产中,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过程,最易发生触电事故,特别是维护、检修工作中的失误,是造成人身触电的主要原因。例如,误入带电间隔;误触带电设备;违反操作规程进行带电作业;没有工作票或没有获得许可工作的命令即开始工作;工作中没有监护或监护失误;过分接近故障点或在雷雨天气靠近避雷针接地极;未验电就进行接地;不按规定顺序进行倒闸操作等。

②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电动工具等,容易造成触电事故。主要原因是设备、工具无接地、接零保护措施或已有但保护接线出现中断。例如,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松动、裸线外露;打夯机作业中电源线磨损;移动设备时发生碰撞损坏电源线绝缘;用湿手操作机器电纽等。

③电气工作人员未经培训考核,无证上岗。

④在高压工作场所作业时,工作人员未戴绝缘手套和穿电工绝缘鞋,未临时接地。 ⑤使用水和泡沫灭火器扑救电气火灾。 ⑥用水冲洗电气设备、电缆、照明线路。

⑦供电系统未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固定设备外壳未直接重复接地。 ⑧操作人员带电检修、搬迁、移动电缆和电气设备。 ⑨电气设备裸露带电部分无安全隔栏、护架等设施。

⑩变(配)电所值班人员装卸高压熔断电器,不停电、验电和放电,未穿绝缘胶鞋、不戴绝缘手套。

3.2.3物体打击

(1)存在部位

该厂物体打击事故存在的地点和部位,主要存在于运转机器零部件断裂飞出、人员抛掷、装卸原料、搅拌及其它飞出或坠落物等。

13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

(2)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原因

①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 ②作业人员没有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活动。

③工作过程中的一般常用工具没有放在工具袋内,随手乱放。

④作业人员从高处往下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建筑垃圾或向上递工具。 ⑤脚手板不满铺或铺设不规范,物料堆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 ⑥损坏的机械设备等飞溅物击伤人体。 ⑦检查不细、没有及时处理危险部位。

3.2.4车辆伤害

(1)存在的地点或部位

该厂车辆伤害存在于厂内机动车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地点为运输道路或轨道,调车场、装卸现场,发生的部位均直接与车辆有关。 (2)原因分析

①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 ②管理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不健全。

③非驾驶员驾车。按照有关规定,企业内机动车驾驶员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取得合法资格后方准驾车。

④车辆维修不及时。致使车辆带“病”运行,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⑤交通信号;标志、设施缺陷。

⑥作业环境差,道路、照明和场地等不符合安全要求。 ⑦驾驶人员的身体有疾患、睡眠不足或心理不适。 ⑧超载、超速运输。

3.2.5高处坠落

(1)存在的地点或部位

高处坠落事故存在的地点主要是站楼及其相关作业场所、高处作业的地点,如生产所需的平台、步梯、走桥、坑、池、高大设备上。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

①作业场所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平台、走桥未设栏杆、被拆除或不符合安全要求。

14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

②高处作业,未使用登高作业安全用具或安全用具使用不当。 ③卸料工从料车上跳下。

④料仓的检查孔未设盖板,入料口未设防护格或虽有但网眼太大。 ⑤人工清仓时安全措施不当,未使用安全带,或固定不牢。 ⑥料仓堵塞时,作业人员捅料站位或方法不当。 ⑦操作人员进入料仓机内进行检修未使用安全带。 ⑧站楼周边、操作平台未设置栏杆,未设警示牌。

3.2.6火灾

(1)存在的地点或部位

该项目火灾事故易发场所为:变电所、各配电室、供电线路、电气设备短路、过载以及库房等。

(2)造成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①电气设备过热或线路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而使设备或线路着火,从而引起其它物品燃烧。

②供电设备带病运行或使用不合理。

③避雷设施缺陷,无避雷装置或缺乏检修,发生雷电引起火灾。 ④消防、灭火设施缺陷。

⑤配电室、库房等不符合防火标准。 ⑥设备的安全间距不符合防火要求。 ⑦库房内违规存放易燃物质。

3.2.7坍塌

(1)存在的地点或部位

该厂容易发生坍塌的地点为:站楼、高大建筑物、原料堆置场所等。 (2)发生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

①原料堆放的边坡过陡,大于其自然安息角。 ②料堆选址不合理、基底工程地质条件差。 ③站楼及高大建筑支架强度不够。 ④基底不稳定站楼及高大建筑物倒塌。

15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

3.2.8锅炉爆炸

锅炉爆炸事故的场所为锅炉房,爆炸主要原因:

①锅炉选型不合理,质量不合格。

②运行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安全附件不全或失灵。 ③锅炉温度计出现故障,导致超温事故。 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附件不全。

⑤未制订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引起超温、超压、压力突然增大等。 ⑥操作人员不具备特种作业资格进行操作。 ⑦未定期进行检验或使用检验不合格的设备。

3.2.9压力容器爆炸

(1)易发部位

压力容器爆炸主要存在于空气压缩机及储气罐、各类气瓶以及其它压力容器存放、使用地点。

(2)发生容器爆炸主要原因

①在空压机储气罐壁上撞击、焊接或受到机械损伤,发生爆炸事故。 ②压力容器遇到高温而发生爆炸。

③空气压缩机无压力表和安全阀导致压力过高。

④空气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或检修容器未采取泄压措施。

⑤压力容器输送管路漏气,接触明火,导致瓶内气体压力升高,发生爆炸。 ⑥氧气、乙炔瓶安全装置或无或不全或气焊、气割违反操作规程。 ⑦用火烤被冻住的气焊或气割气瓶、回火防止器、减压器。 ⑧在有压力液体或压力气体的容器、管道处进行焊接、气割。 ⑨焊割气瓶附近有明火或吸烟。

⑩焊割气瓶连接处、胶管接头、回火防止器和减压器沾染油脂。

3.2.10职业危害

(1)粉尘

粉尘是该企业较为严重的职业危害源,操作人员长期吸入粉尘,会对肺部及身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产生粉尘的主要原因:

①配料、搅拌等未采用洒水降尘措施。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