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adf0f684254b35eefd34cf

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试卷分析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2011年的高考是广东省实行新课标以来的第二年高考。其中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部分试题总体稳定,题目难度与一模相差不大。试题充分展示了新课标的精神,着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全卷结构: 题号 分值 考纲 影响气候因素 欧洲重要地理界线图 板块运动及变质作用 材料呈现方式 知识和能力要求 1 4 判断等温线、等温线走向及影响因素 2 4 地壳运动及物质变化 3 4 气候成因 气温、降水量图 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判读及冬季降水成因 4 4 气温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5 6 4 4 世界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 地形剖面图 农业区位与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自然灾害 地球运动 等高线地图及地形剖面图 经济作物分布图 不同尺度区域的农业地理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 7 4 地形剖面与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8 4 丘陵山区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 9 4 数字化地理信息图 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10 4 11 4 冬夏至日日照图 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及变化

36 37 6 (1)地球宇宙环境 (2)湿地 (3)生态环境保护 (4)城市区位 (1)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生存) (3)可持续(环境) (4)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南美中北部河流等高线图 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及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 分析低纬度地区建发射基地的因素 10 湿地的不同成因 6 生态环境问题 8 城市区位特征和原因 4 读图能力、归纳知识能力 6 分析图表、归纳特点,从农业角度简析原因 6 分析图表、归纳特点,简析原因 10 三次产业活动、工业结构

二、考点分布: 1.按地理属性类: 自然地理部分(48分):

选择题:共6题第1、2、3、4、7、11题计24分 非选择题部分:36题第(1)、(2)、(4)小题计24分 人文地理部分(44分):

选择题:共3题第5、6、8题计12分

非选择题部分:36题第(3)小题计6分;37题第(1)、(2)、(3)、(4)小题计26分 地理信息系统(8分): 选择题第9、10题 2.按教材分类:

必修一:第1、2、3、4、11题;36题(1)小题计26分 必修二:第5、6、8题;36题(3)、(4)二个小题;37题(1)、(2)、(3)三个小题计

42分

必修三:第9、10题;36题(2)小题,37题(4)小题计28分 地图知识:第7题计4分 3.按知识点分类: 地图知识:第7题

地球运动:第11题,第36题第(1)小题

气候:第1、3、4题,36题第(2)小题湿地成因,第(4)小题山地城市成因

地壳运动与地质作用:第2题 河流:第9题

农业:第5、6、8题,第37题第(2)小题 城市:第36题第(4)小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6题第(2)小题,第37题第(1)(4) 环境:第8题,36题第(3)小题,第37题第(3)小题 地理信息系统:第9、10题 三、试题分析:

本卷选择题中难度比较适中:

第1题:B选项有一定的迷惑度,欧洲1月0℃等温线实际上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也是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因为这二种气候类型最冷月都是高于0℃的,而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必须小于0℃。西欧0℃等温线颁布受西风与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第2题:是一道初高中知识结合的题目,这里涉及到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中的变质作用。难度不大。

第3题:读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可以得出,这是一个冬雨明显的区域,冬雨是被西风带控制时,盛行西风把海洋中水汽送到陆地,且距海洋越近降水越多。

第4题:比较耶路撒冷与喀布尔冬温差异,二者纬度相差不大,影响气温因素不外乎在地势高低与距海远近了。

第5题:容易题,主要了解世界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有点难度的话就是要关注主要经纬线:120°E、30°E、90°W、0°、23.5°N、30°N、45°N以及海陆轮廓和河流形状。 第6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迷惑度大就是究竟是混合农业还是集约农业问题。 第7题:读剖面图分析高低起伏,读懂等高线地形图,判清河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特征。 第8题:温室大棚主要是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与农民增收角度来命题的,大棚要建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的地方,且气候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山地上,种植反季节蔬菜,满足市场需求。污水处理厂建在聚落河流的下游。

第9题:通过阅读三个图层的地理资料,然后进行综合,运用地理原理,判别河流流向。 第10题:这是一道典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自然灾害防治的题目,通过图层判读及运用泥石流成因原理不难判出答案,要求思维非常清晰,有严密的逻辑性。

第11题:本题是近几年来地球运动中命的最容易的题目。先读懂冬夏至日正午太阳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说明该地在0°—23.5°纬度间。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口算:赤道上冬夏至日正午太阳差是0°,纬度1°的地方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2°,依次类推就行。 第36题:本题难度适中,题目材料与设问学生都比较熟悉。 36(1):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与不利条件,题目给得非常明确,没有用“评价”“分析”等略有隐蔽性的设问。 36(2):分析②③二个地方湿地成因:设问比较明确,但回答会觉得答案雷同,因为②地是河流中游地区的湿地,③是河口地区的湿地,二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二者区别不是特别明显。本题考核知识选择的二个点不是非常合理。 36(3):④地介于平原与低丘之间,题目给的设问是“区域非法牧场扩张”与标准答案不是非常统一。非法牧场扩张当然会以毁林为代价,但热带雨林地区森林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极强的,因为题目问的是林地改成牧场,不是林地改成耕地,学生回答时为了不失分答案可能就会写得很多。 36(4):先分析60°E东西二侧城市分布类型:东侧为沿海城市,西侧为内陆高原城市,如果这思考过程正确,答案自然就容易组织。

第37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过程,符合新课程理念。本题属于一道偏难题,新材料的学习与答案组织的要求比较高。 37(1):先读懂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折线分布趋势,再回答有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 37(2):前半题先看清图例,找到折线,读懂趋势,再回答生存支持系统变化特点。后半题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农业发展依靠什么?从材料中得出“生存资源禀赋、农业投入、资源转化效益”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 37(3):前半题解法同37(2),后半题主要是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切合当今世界发展主题: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37(4):此题设问比较明确,题干中也有提示:“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性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发展成本”有关。我国东、中、西部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各不相同,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对本地区发展支持系统的贡献也不相同。

教学建议:

1. 地理教学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必须依靠日积月累,从地图、地球、地理基本原理、

基本规律、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变化等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就象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吸取、不断地获得、不断地充实,到了高考紧要关心才会自然溢出。

2. 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的生命所在,是地理知识的载体。熟悉各类图表对于掌握地理基础

知识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地图教学要渗透到地理课堂中,同一个区域采取不同角度的地图,诠释该区域本质特征。

3. 能力培养要从一点一滴着手。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在课堂上

语言严谨、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4. 学生能力培养三过程:基础知识夯实、知识内化为能力、科学的语言表达。它是一个循

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科学严谨更要契而不舍。

5. 熟读考纲。考试大纲中知识要求与能力要求非常明确,特别要注意考试说明。考试说明

已经给出了命题范围、命题方式及设问方法。教师经常性地用考试说明语言提问学生问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试卷分析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2011年的高考是广东省实行新课标以来的第二年高考。其中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部分试题总体稳定,题目难度与一模相差不大。试题充分展示了新课标的精神,着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 试题分析:

本卷选择题中难度比较适中:

第1题:是一道初高中知识结合的题目,这里涉及到板块构造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难度不大。 第2题:考查的是影响核电站分布的区位因素,学生通过初中的化学已了解核电所需的铀不多,从而知道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原因是要水源。 第3题:核辐射影响到全球是通过大气环流和水循环。 第4题:从图可看出这是印度洋上的等温线图,实际上根据赤道南北的等温线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也就是远日点。 第5题:

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必须小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