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北京五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64c42f195f312b3069a574

车正以6m/s的速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于是立即制动,请通过计算说明两车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

20.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m接力跑,如图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达到奔跑最大速度的80%,则:

(1)乙在接力区需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

2014-2015学年北京五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

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52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很大,不能看作质点 B.原子核很小,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解答】解:A、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的时候,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C正确;

B、原子核很小,在研究原则内部的结构的时候,就不能看成质点,所以B错误; D、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大小不能忽略的,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一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5m,3m B.4m,1m C.4m,3m D.5m,5m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路程是物体通过的轨迹的长度;位移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解答】解:路程是物体通过的轨迹的长度,小球从4m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4m,而反弹到1m高处通过的路程是1m,故整个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5m. 位移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故位移大小为4﹣1=3m. 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一定要真正理解位移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这是我们学习运动学公式时常用的物理量,是一个重点知识.

3.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也越大

B.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的改变量一定越大

C.加速度越大,说明物体的速度改变的越快

D.如果某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的速度也一定为零 【考点】加速度;速度.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

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解答】解:A、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但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但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大,还要看时间,故B错误;

C、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越大,说明物体的速度改变的越快,故C正确;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不一定为零,如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理解首先抓住物理意义,其次是定义式,以及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4.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A.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B.速度的大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C.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D.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解答】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知,位移随时间不是均匀

变化,故A错误.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B正确.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即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即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基础题.

5.沿直线运动的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另一半路程,恰好至停止.则汽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考点】平均速度.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分别求出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运行的时间,从而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解:设全程为2s,前半程的时间为:t1=.

后半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 则后半程的运动时间为:t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C

=.故C正确,A、B、D 错误.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v=,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推论

6.在t=0的时刻,从地面附近的空中某点释放一小球,它自由下落,落地后反弹,且每次反弹都能到达最初的出发点,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设小球与地面的碰撞时间和小球在空中所受空气阻力都忽略不计,则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可表示为图中的哪个( )

A. B. C.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速度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然后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即可求解. 【解答】解:A、小球自由落下,若从释放时开始计时,速度v=gt,方向向下,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所以速度是负值,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速度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向上,速度为正,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为0,然后重复上面的过程. 故C正确.

【点评】本题关键先求出需要描述物理量的一般表达式,要注意刚开始运动时速度为负,根据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找出函数图象.

7.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末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9s 末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A.1:1 B.1:2 C.1:3 D.3:1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v,又以此速度为初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可以分别求出两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根据x=【解答】解:设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 匀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匀减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

=,位移=,位移

即可求解.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