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0fdd70a417866fb84a8e2d

信息论:讲授教学信息、情感是单向流动即从教师到学生;谈话法实现了教学信息、情感的双向交流:教师----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利用闪光点,尊重自尊心,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

实现教学相长,增加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缺点:量少、分散的知识点、教学秩序不好维持等。由于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

4、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要有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基础

要精选教学内容,没有知识基础的教学内容不能用谈话法。

对学生已学习过知识的运用与检验,让学生也感受到知识的有用性。

2)精心编制谈话提纲

必须进行充分准备,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当严格按照提纲进行谈话。 3)注意所提问题的可思考性和推理性

这样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更加活跃的思维活动。要注意问题筒短和答案的筒洁性,利于学生的思考与回答。

问题要有针对性、清楚,不能似是而非,要有固定的答案。

4)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心中有数。用语言手段突出重点,从不同则面进出问题。 突破难点,分散难点。有时重点与难点是重叠的,要更好地加以处理。 5)灵活组织课堂教学秩序

活跃课堂气氛、情绪。注意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不能脱离教学主线,不能为了谈话而谈话。

6)教师回答问题时的肯定与否定

不论对错,对学生的态度要端正,要给学生思考时间。

要有一个明确、扼要的答案;启发性的问题(反问、追问、疑问)等。 一定要有平等的意识与行为。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

7)要重视总结

谈话教学法,基本是通过问题进行教学的,整个课堂都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学生获得是一个个相对狐立的知识点,通过最后的小结,把本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化非常必要。

四、讨论教学法 1、讨论法

讨论法(discussing)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发表自已看法,相互启发、相互控制,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讨论法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与合作的学习机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讨论的类型

1)小组讨论

教师确定题目,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讨论后由组长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2)专题讨论

教师确定题目,由教师统一组织,先个别发言表达观点,后全班讨论。

3)英国式的讨论

确定题目后,全班分成两组,由双方发言人重点发言,其它成员参加评论与问题。

3、讨论教学法的优点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知识; 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集思广义的技能;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助于教学相长等。

4、讨论教学的缺点:不好控制课堂;不好维持课堂秩序,不好完成教学任务,有时获得知识的科学性不强等。

5、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精选讨论的内容

教师展示某个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论证。

要想让学生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出现真知灼见,讨论专题应该是精心策划、深思熟虑,不是信手拈来。

如果课堂展现的讨论题太多,每题都深入展开,只能停留在浅层次。

问题内容不能太简单,课本上早有定性的结论,不需要你思考想象,也没有让你自由发挥的余地。讨论的趣味性、内容的多少等都要精确。 2)营造讨论的气氛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互支持信任,把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 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并做出及时的判断。

3)合理安排、维护秩序

也就是要合理地进行分组(男女;成绩),合理地进行分工。维护好课堂秩序。 4)时间要充分

讨论过程基本环节:引导问题或问题的背景----自由讨论----发表见解----得出绪论----老师总结。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引导,不能解决的新问题,难度过大的问题,老师要启发引导得出结论。

5)抓住主线,突出重点

拟好题目,环扣一环,步步深入。

老师要围绕着重点内容作文章,多提出问题。

注意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总之。堂讨论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功底,对教材有深刻理解,有的放矢地传授知识,深钻教材,吃透文意,把握要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

讲授法 组织形式:封闭式 信息传递:单向传递 获得知识:老师呈现知识

谈话法 讨论法

半开放式 开放式

双向交流 多向信息交流 师生的共同交流,由 由师生相互启发

给学生 学生自己获得知识 自己获得知识 感情交流:很少交流 较进行交流 充分进行交流 能力培养:不能更好启发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不重视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培养学生多种能 (语言表达能力) (发散思维) 师生地位:学生被动 学生主动 学生主动

老师主导作用 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 师生不平等 师生平等 地位平等 五、直观教学法(第七讲)

马克思: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列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

达尔文:我没有过人智力,也没有过人的记忆力,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失的事物时,我可能在常人之上。 百闻不如一见。

(一)直观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或利用实物、教具等,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基础上,获得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叫直观教学法。 教师以实践或利用实物等教具,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教学的过程就叫直观教学。

(二)直观教学的重要意义

1、直观教学是进行基础教学的重要手段 双基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基教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观察与实验、分析与解决问题、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

四基教学:基本事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信息、合作、创新能力)。

2、直观教学能加深记忆、理解与掌握

直观教学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生物界、自然界的开始。生动、形象的生物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 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内容具体化; 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奥问题通俗化。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好乐知者。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兴趣――爱好――志向。

科学与艺术:生物界本身就是一副美丽的图画:形态美、行为美、结构美、功能美、进化美

等。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5、加快学习的速度

通过语言获得15%,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65%的知识。 直观教学能最有效地把视与听有机的调动起来。

(三)直观教学的手段及特点

包括直接直观、间接直观和语言直观三种类型。 1、直接直观

利用生物和它们的标本等进行教学的直观形式,叫直接直观。 ①活的生物体

可以是整体或局部等。能真实反映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记忆深刻,效果好。 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②生物标本

各种标本,同样能真实反映生物的特征与特点。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长期使用与保存;操作方便与有效。

③自然环境 有最丰富多彩的直观内容

2、间接直观

利用人工制作的教具,使学生间接地去认识生物体、生命现象及本质的直观教学手段叫间接直观。

①模型

按生物的比例放大与缩小、颜色等特征制备而成。形象、生动,逼真。 ②挂图

是传统的富有生命力的直观手段之一,被广泛利用。

③黑板画

先讲后画、边讲边画,先画后讲的方法进行,最好是边讲边画。有动的过程,能集中学生的听课注意力。

对黑板画的要求:

主板画与副板画;

黑板画的大小、数量,准确、无误; 运用彩笔,突出重点;

与文字的结合,突出知识结构体系等。

④各种现代直观手段

多媒体教学、幻灯、录像等;实现了声音、图象、文字等相结合;能激发兴趣。克服枯燥乏味之感;突破时空限制;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效益,减轻学习负担等。

多媒体运用效果不好:软件不好,书本搬家,动画过多,内容不丰富,量太大。 不是所有的都能用多媒体,理论性的可能用不如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