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word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金融学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75600a30029bd64783e2c80

第二章 信用理论

本章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信用的本质与职能、信用的形式

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对借贷资本特征以及信用功能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难点是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与联系问题。

本章考核要求:了解信用的产生与发展;理解信用的概念、本质与功能;掌握信用形式的种类及内容、借贷资本的特征。 本章的重要问题:

如何理解信用的本质与功能?

如何理解借贷资本双重支付、双重归流的特殊运动规律? 如何理解借贷资本的特征?

各种信用形式的作用及缺陷?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与联系?

本章重要名词:信用 消费信用 商业信用 信用卡 银行信用 信用的本质与职能 一、信用的本质

所谓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可见,信用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偿还为条件,到期归还;二是偿还时带有一个附加额,即利息

信用的本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二、信用的产生

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连的经济范畴。其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的剩余产品。

商品货币关系是信用存在的经济基础。 三、信用的发展

信用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尚未工具化的信用阶段。尚未工具化的信用是指借贷活动已发生,但没有具体化为信用工具。

2.尚未流动化的信用阶段。尚未流动化的信用是指借贷活动已发生,而且具体化为信用工具,但这些信用工具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转让,因而资金依然呆滞或沉淀。 3.流动化的信用阶段。流动化的信用阶段是指借贷活动已发生,并具体化为信用工具,而且这些信用工具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转让,使资金可以灵活运用。 4.电子化、网络化与信用制度相结合的阶段。 四、信用的功能

1.信用具有动员和分配资金的功能。即借助于某种信用工具聚集和分配一部分社会资金。

信用分配资金功能是在不改变所有权条件下实现的。

2.信用具有促进生产与投资规模扩大的功能。⑴借助于信用关系,可以实现资本的集中和积聚,从而克服个别企业自身积累的不足,满足现代化大生产对有效投资的要求。⑵借助于信用活动可以加快资金周转的速度,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⑶通过信用活动可以促使居民家庭的储蓄资金顺利转化为生产资金,从而扩大积累规模,扩大社会再生产。

3.信用具有促进消费,提高消费总效用的功能。

⑴信用的发生可以促进家庭消费购买力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有利于扩大生产与就业。

⑵信用可以使每个家庭把它们的消费按时间先后作最适当的安排,从而提高了消费的总效用。

4.信用可以调节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因为信用分配是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货币资金将直接产生对社会总产品的需求,来改善总供求的关系,实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 信用的形式

一、适应于不同社会形态的信用形式 (一)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信用是一种最古老的生息资本的运动形式,是以牟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

高利贷信用的主要特点是利率高、剥削重、非生产性和保守性。 (二)资本主义信用

资本主义信用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所谓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独立形态的资本。 信用的形式

借贷资本具有自身的特点:

1.借贷资本是一种商品资本。 2.借贷资本是所有权资本。

3.借贷资本具有独特的运动形式和规律。资本运动的完整公式: 存在着双重支出、双重归流的运动规律。 (三)社会主义信用

社会主义信用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借贷资金的运动形式。社会主义条件下,信用存在是必然的,社会再生产离不开信用。 二、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㈠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厂商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所提供的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商业信用的类型有:①口头商业信用。 ②挂账商业信用。 ③票据商业信用。 信用的形式

商业信用的特征:①商业信用的范围局限于企业。 ②商业信用与特定商品买卖相联系,其提供的对象是商品资本。 ③商业信用的载体——商业票据作为一种支付手段来使用,可以暂时替代现金,加速商品的流转,节省货币流通费用。 ④商业信用的供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上的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①商业信用规模要受单个企业现有资本数量的限制 。 ②商业信用在授信方向上受到局限。 ③信用能力有局限性。

④商业信用在管理和调节上有一定局限性。⑤商业信用的期限一般比较短,受企业资本周转时间限制。 ㈡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信用,包括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等信用活动。特点:

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 2.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 3.银行信用是一种独立的借贷资本的运动 4.银行信用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的需求是不同的。

信用的形式

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关系看,都是信用的基本形式,两者既区别又存在密切联系。从联系看,①商业信用始终是一切信用制度的基础。②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 。③银行信用的产生又反过来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④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

信用的形式

银行信用又区别于商业信用:①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银行充当企业之间资金余缺调剂的中介人;而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②银行信用的载体主要是闲置的货币资本,在它的来源和运用上没有方向限制,既可以流入,也可以流出;而商业信用的载体主要是商品资本。③银行信用具有广泛可接受性,规模大、范围广、期限长,而商业信用则规模小、范围小、期限短,其接受性有限。 ㈢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政府作为债权、债务主体所形成的信用,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两部分。

国家信用的作用:1.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 2.弥补财政赤字。 3.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㈣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又称“消费融资”,是指工商企业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包括:1.赊销 2.分期付款3.消费贷款 4.信用卡 消费信用的作用在于:

①提高消费水平,缓解消费者有限的购买力与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的矛盾。 ②开拓销售市场,促进商品的生产和流通。 ③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五)民间信用

民间信用亦称“民间借贷”或“个人信用”,指不通过业已存在的金融机构而私下进行的货币或非货币的借贷活动,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直接信用形式。 其特点是:方便、自由、借贷风险大。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本章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利息的来源与本质、利息的计算、利率及利率体系、利率决定理论、利率变动的决定与影响因素、利率的作用、 教学重点:重点在于明确利率决定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难点在于对利率作用的理解及其作用发挥的条件。

本章考核要求:了解利息来源和本质,利息的计算方法,利率种类的划分,西方利率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利率作用的环境与条件;掌握利率的概念及作用,探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一、利息的定义

利息是与信用相伴随的一个经济范畴,是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而从借款人那里获得的报酬。即货币使用者到期偿还货币所有者本金时还必须支付一个增加额,这个增加额就是利息。可见,利息是借贷资本的增值额,或使用借贷资本的代价。 二、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利息属于信用范畴,和信用一样,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它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关系。

高利贷的利息,体现着高利贷者同奴隶主或封建主共同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一)马克思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