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长安意象探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唐诗中的长安意象探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e352ecdaef5ef7ba0d3c8a

乱,盛衰的急剧变化,理想的失落,使他们普遍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幻灭感和空虚感,诗歌中的长安意象也表现出一种暗淡凄清的心绪,如大历诗人耿津《发绵津骚》:

孤舟北去暮心伤,细雨东风春草长。杳杳短亭分水陆,隆隆远鼓集渔商。千丛野竹连湘浦,一派寒江下吉阳。欲问长安今远近,初年塞雁有归行。

“孤舟”“暮色”“细雨”“春草”“短亭”“湘浦”“寒江”,“塞雁”无给人孤寂忧愁之感,同时也给全诗蒙上了一层感伤的色彩。尽管诗中流露出长安望切之意,但更多的是生不逢时的感唱,是理想失落的哀伤。

理想的破灭使得诗人一方面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现实,另一方面又陷入了对己经逝去的盛世的回忆之中。如戎星《八月十五日》:“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今来六亲远,此日一悲风。年少逢胡乱,时平似梦中。梨园几人在,应是涕无穷”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凛俱丰

实”抒发对开天盛世无限留恋的深情,盛世长安历史地定格于诗人的回忆之中。从

某种角度来说,这里繁华的长安成了诗人折射时政,表达内心的现实工具,而不再是

那个引以为豪的帝都仙乡了,繁华的背后掩藏着更多的是无奈与凄凉。

在晚唐诗人的心目中,盛世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一度出现的中兴迹象也早已化成泡影,眼前看到的长安城只有日甚一日的衰败和荒凉。如刘沧的《长安冬夜书情》:

上国栖迟岁欲终,此情多寄寂寥中。钟传半夜旅人馆,鸦叫一声疏树风。古巷月高山色静,寒芜霜落霸原空。今来唯问心期事,独望青云路未通。

“上国”,这里指长安。“钟声”“鸦叫”“树风”“古巷”“月色”“寒芜”“落霜”等意象,给人一种悲愁凄清、迟暮寂寥之感。诗人心宇浩芒,即使身在往昔文人最向往的帝都,但仍无法实现自己的才华抱负,因为此时的长安已经不再是那个盛世帝乡了。

总之,中晚唐诗歌中的长安再也不是那个赖以为豪、为之鼓舞的帝都仙乡了,而是包含着更多的无奈和凄凉,这种无奈和凄凉来自中晚唐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来自

中晚唐文人坎坷遭遇,仕途日艰的悲凉心境。

(二)谨严有序的空间意象

唐朝是中国古代城市审美创造的成熟期,长安城雄伟壮阔、布局精细,建筑物高大辉煌,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探究长安城的布局形态,必须先知晓它的规划设计思想。长安城的设计者是隋朝太子左庶子宇文惜,它主耍吸

6

取了北魏洛阳城的都城布周特点,并且加入了许多新的因素。

1、庄严对称的宫廷坊里

唐长安城平挺拔的宮墙、高大魏峨的宫殿、鳞次栉比的楼阁营造出一种刚劲、安稳、单纯的氛同。建筑是时代文化的载体,皇城严肃齐整的建筑不仅海意长安的政治生活,同时蕴含着唐代文化中祥和、稳定、整齐的精髓。

雄伟壮阔的宫廷长安城在建筑上分为三部分:宫城、皇城、外郭城。其中,宫城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皇城是朝廷下属的办事机构聚集之地,外郭城为坊里居民、市场以及寺庙的分布区。长安城是按照宫城、皇城、外郭城这样的顺序建造的,宫城位于全城正北的中心位置,皇城则在宫城之南,与宫城仅相隔一条街,外郭城则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向东、西、南三面展开。这种建筑布局突出了宫城的中心地位,实质上是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皇帝位于权力中心的位置。同时,这三部分在地势高低上来说,宫城位于龙首原的最高处,在坡与坡之间的佳地则用于安置居民区,这样做既便于维护最高统治者的安全又便于管理和加强统治。这种布局使长安城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层次感。从而形成一个开阔整饬的审美空间,雄阔的地貌,错落的层次,尊贵的君臣,欢乐的百姓,展现出一种谨严有序的氛围。

2、单纯简约的街道坊里

(1)街道

“长安大道横九天”是李白对长安街道布局的精彩描绘。长安城的街道坊里、商业市场在布局上均采取严格的左右对称的方式,所有的街道都是南北或东西向,排列整齐、宽敞笔直。外郭城内有东西向大街十四条,南北向大街十一条,这二十五条大街相互交错,将城区划分为网格式的地段,白居易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十分形象的描绘了这种棋局式的布局。

(2)坊里

坊里是中国古代城市中居民区的基本单位,先秦时被称为“里”或“闾里”,北魏时期开始出现“坊”的称呼。唐长安城继承了按坊里划分居民区的制度,在外郭城中设置坊以供居民居住、生活。这些坊里看似由外郭城中东西向和南北向街道自然交错划分形成,但却整齐排列,坊里的位置、面积和数目大小基本对称,因为坊里采用的是以朱雀大街为中轴,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所以显得井然有序,

7

这些坊里的建筑都是封闭式的,四周用墙分开还设有坊门,门是由专人看着,并按时开关,目的就是方便对居民管理。这样设置让长安城看起来犹如大城之内又有许多的小城,建筑的环环相套、街道的整齐规律营造出了一种稳固的单纯的氛围。人们在整齐的宫墙内、街道上行走,单一与反复的生活却传递出了强烈的秩序感和归属感。长安城单纯明快、整齐简约的审美理想都在外郭城这简明、幵阔、平整、的布局里得到尽情的发挥。

四、长安对诗人心态的影响

(一)奔赴长安——魏阙之思

长安是唐代文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帝王之都,更是他们心驰神往,建功立业的理想场所。因此,有唐一代文人鲜有未曾到过长安的,他们满怀希望地从四面八方奔赴长安。或参加科举以期跃上龙门,或干渴权贵以图平步青云,在这里感受人生命运的浮沉。

长安科举应试是唐代文人士子走向仕途的第一骚站,也是光荣和梦想的全部寄托。高中及第则意气风发,长安就是青云直上的起飞之地,如孟郊46岁时考中进士,在

《登科后》一诗写道:“昔日雄凝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走马长安道,观花长安街,得意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此时的长安在

诗人的心目中俨然是一片繁花似锦。但是科举取士的数量是极为有限的,远远不能

满足广大士人的进身要求。据《登科记考》记载,有唐二百九十年间,共开科取士二

百六十榜,进士及第者有六千六百四一六人,平均每榜二十五人,每年不过二一三人。可以想象,有多少文人要在这里被长安拒绝,承受那痛楚难当的落榜下第之苦。

既然科举应试不能满足大多数文人的进阶要求,唐代开放式的思想文化环境和科举考试的不糊名政策,又为一些特别有才气的士子提供了一条更为便捷的求仕途径---长安漫游与干渴,使得长安成为最具有人生机遇的场所。如高适在《别韦参军》一诗

中写道:“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意气风发,豪气干云。但是,理想与现实往往是有一定距离的,干渴的结果常常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里有君臣遇合,享受一时恩遇的李白:“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莺擎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也有干渴无门,尝尽人间辛酸屈辱的杜甫:“朝扣富

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长安,是成功者的人间天堂,也是失败者的精神炼狱。

总之,对于有唐一代大多数文人而言,无论采取何种选择,其最终的价值取向都是

8

指向长安,这种魏阙之思是贯穿始终的。长安是实现英雄梦想的理想之地,是施展才华抱负的政治舞台。

(二)远离长安——恋都心态

唐人有普遍崇尚京官的心理,能居留京城任职为官,致君泽民,就意味着成功,就能产生一种优越感。据《资治通鉴》记载:

(开元四年)上虽欲重都督、刺史,选京官才望者为之,然当时士大夫犹轻外任。扬州采访使班景倩入为大理少卿,过大梁,若水饯之行,立望其行尘,久之乃

返,谓官属曰:“班生此行,何异登仙”。

正正因为对在长安为官如此崇尚和仰慕,才使得那些因落第、贬滴等种种原因而远离京城的文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和思归之情。当他们一步步走出京门后,长安始

终是魂牵梦萦的所在。杜甫离开京师后,其心一直牵系着长安:“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西江使般至,时复问京华”;“楚雨不苔滋,京华消息迟”;“悠悠照边塞,悄悄忆京华”,等等。在流寓夔州时,杜甫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秋兴八首》,可谓是其恋都心态的集中体现。

平生傲岸的李白,也有强烈的恋都情结。天宝三载,李白被赐金返还,结束了醉卧长安三年的潇洒生活,继续自己的漫游人生。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李白身在何地,长安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丝毫未减。即使身入道教,心仍系长安:“别杖留青竹,行歌镊紫烟。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在梁园,李白有“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的哀叹;远游吴越,李白亦深感“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登敬亭山,李白有“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的豪迈;在单父东楼,李白有“长安宫网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的

追忆。

终唐一代,文人都有强烈的恋都心态。去京之时,长安总是魂牵梦萦,因为长安有他们太多的回忆,因为这里是他们实现人生理想。施展才华报负的政治舞台,美好的回忆能够减轻一时的痛苦,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安已经成为唐代历仕京外的文人心灵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寄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