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够经营好融资租赁公司-内控指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如何才能够经营好融资租赁公司-内控指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a6a2fc89eb172ded63b7cd

如何才能够经营好融资租赁公司

多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国内的融资租赁公司越来越少的原因,在于申报融资租赁的经营资质太困难,在于注册融资租赁公司的资本金标准太高。但是,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得到转变。到2006年5月止,商务部已经审批了二十家内资租赁公司,十八家外资租赁公司。银监会也正在审查由银行投资的金融租赁公司,相信不久就会有新的金融租赁公司诞生。这些新兴的融资租赁公司,代表着中国租赁事业的未来,是中国租赁事业的希望。 但是,当获得了商务部与银监会的批准,取得了融资租赁的经营质资后,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者就会发现,融资租赁公司能够开展经营,与能够经营好融资租赁公 司,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实际上,经营好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比申请成立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要困难得多。公司的成立,仅仅是“万里长征只走完了第一步”。 刚 入门的融资租赁公司往往会面临着的一大堆疑问:以往的融资租赁公司为什么会纷纷落马?融资租赁公司的市场定位应该是什么?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如何解 决?融资租赁公司是如何赢利的?其赢利的水平是多少?融资租赁到底有什么优势?如何才能发挥出融资租赁的优势?融资租赁公司如何才能控制经营风险?这些问 题,往往会造成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者的疑惑不解,裹足不前。

如何解答这些关系到融资租赁公司兴衰的关键性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融资租赁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目前,由于国内融资租赁业务的总体规模还太小,加上各类租赁 公司又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各大专院校也没有设立融资租赁专业,一些所谓的融资租赁专业书籍,离国内租赁业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都是“纸上谈兵”。所 以,想要能够真正解决国内融资租赁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确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随着融资租赁新一轮高潮的到来,中国的租赁界已经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但是,面对着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我们更应该倍加珍惜,要避免“重蹈覆辙”。中国 的租赁事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坎坷磨练,其中许多惨痛教训的代价是无法估量的。这些经历及教训,既是中国租赁业发展的坎坷记录,也是中国租赁事业的富贵财 富。中国的租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总结历史教训,就必须要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才有可能闯出一条中国式租赁的发展道路。

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方向、市场定位、资金来源、租赁优势、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人才培训、赢利模式、风险防范、管理机制等等方面的问题,都是融资租赁公 司的经营者最关心的课题。根据自己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多年经历,就大家最感兴趣的五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仅为各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能够 “更上一层楼”,提供一些有限的参考和可能的借鉴。

一、《租赁公司的经营方向》

目前,国内的金融租赁公司只剩下了十家,而其中能够维持正常经营的金融租赁公司,更是所剩无几。其他性质的租赁公司,包括国外独资及中外合资的租赁公 司,也都是困难重重,步履艰难。租赁行业就像是一个“围城”,具有融资租赁资格的租赁公司在拼命的突围;而没有取得融资租赁资格的租赁公司,却在千方百计 的争取“入围”。无论是已经具有融资租赁资格的租赁公司,还是在争取融资租赁资格的租赁公司,都会面临着一个困惑的问题:既然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前景这么 好,那么,为什么又会有那么多的融资租赁公司

会身陷困境呢?

多年以来,在探索融资租赁公司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人将资金来源当成了限制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的瓶径;也有些人认为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才是制约融资租 赁公司发展的主要障碍;还有些人将优惠政策,说成是阻碍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这些问题,对融资租赁公司来说都很重要,但却并非是制约融资租赁 公司生存的决定性因素。而经营融资租赁公司的首要问题,应该是要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要明确租赁的市场定位,要制定出科学的发展策略。 一、坚持租赁主业

如果有人想将融资租赁公司当成是以资金贷款为主的信贷机构,或者当成是能够向银行大量融资的圈钱工具,都将必然会大失所望。同样,如果幻想只要能够取得 融资租赁的经营资质,就一定会拥有大量的资金,就能够获取高额利润。那么,当他取得了融资租赁的经营资质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就像是走进了一间空房子,里面 既没有资金,也没有利润。其实,融资租赁公司既不可能像银行那样吸收个人存款。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可以向企业发放贷款。融资租赁公司只能够利用较少资金, 去拓展更大的租赁空间,并从中获取利润。它应该是属于能够充分发挥混业经营优势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回顾我国的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凡是能够取得成功的融资租赁公司,与其他融资租赁公司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获得成功的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活动,始终没有脱离开过租赁主业。事实证明,不以租赁为主的租赁公司,就是没有前途的租赁公司。 银监会在融资租赁公司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中明确要求:“融资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比重,不得低于总资产的60%。这个资产比例指标,对于很多融资租赁公司而言,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个非现场监管指标,既肯定了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方向,也指明了融资租赁公司成功经营的秘诀,即:“租赁公司必须以租赁业为主”。

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金短缺。资金,成了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也成为部分融资租赁公司脱离租赁主业的一个主要原因。 资金的短缺,诱使了部分融资租赁公司放弃租赁主业,变成了“转贷型”的租赁公司。同样,资金的短缺,也使得部分融资租赁公司的股东,热衷于通过融资租赁公 司“圈钱”,企图使融资租赁公司变成了“融资工具型”的租赁公司。一些著名的大型融资租赁公司停业、关闭的主要原因,就是“借租赁为名,以贷款为实”,将 自己的市场定位于“银行贷款的有益补充”。公司的经营方向严重偏移了租赁主业,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转贷租赁公司”。当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同挤在一座“独木 桥” 上的时候,融资租赁公司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所以,融资租赁公司是否坚持租赁主业的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空间的问题,更是关系到融资租赁公司生死存亡的问题。 二、发挥租赁优势

租赁公司究竟有没有优势?租赁的优势究竟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却是一个连专家学者都很难讲得清楚的问题。在国内的众多租赁公司,都十分羡慕 金融租赁公司的地位,认为只有金融租赁公司才有可能具有租赁的优势。但是,在实事上,号称具有资金优势的金融租赁公司却在竞争中越来越少。而金融租赁公司 在自身的经营中,也深感难以与银行相竞争,总是感叹自己的金融租赁业务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金融租赁公司变成了金融机构中的“二等公民”,融资租赁只能定 位于“银行贷款的有益补充”。甚至自卑的

认为:金融租赁公司只配捡一些银行挑剩下的二流项目作为租赁的对象。因此,租赁项目的质量不如贷款项目,也就成为 “天经地义”的事了。其实,中国的金融租赁公司,并不一定就具备了租赁行业的最大优势。金融租赁公司的所谓“资金优势”,并不能代表租赁公司真正的行业优 势。这种“资金优势”,仅仅是在“宏观控制,资金紧缺”的特定经济环境下的暂时现象。

一个不具有优势的行业或企业,是难以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的。所以,寻找租赁优势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在论证融资租赁公司生存的必要性,是在奠定融资租赁公司发展最根本的基础。

要想使融资租赁公司具有优势,首先要认清融资租赁公司的优势是什么?其次,要懂得如何发挥融资租赁公司的优势。

行业特点,应该是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特征。租赁的行业特点,也是构成租赁优势的基本条件。只有真正的了解租赁的行业特点,才有可能找到融资租赁公司的优 势。租赁业最大的行业特征,就是“两权分离”。它充分体现了一种“重使用、轻占有”的经营理念。正是这种现代的经营理念,使租赁业务可以渗透于各行各业, 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种特性,也形成了融资租赁公司自己独特的行业优势。 如果融资租赁公司只是将别人的优势,当成自己的优势,那就没有了自己的优势。目前,在谈到租赁的优势时,最多的是与银行的贷款相比较。如果单纯的从资金 规模和融资成本上相比,融资租赁公司肯定是无优势可言的。但是,融资租赁公司却拥有着银行贷款所不具备的,租赁行业自己的优势:租赁与企业的经营有着更紧 密的联系。融资租赁公司比银行更了解企业资金的实际用途,更知道设备的性能、产品的销售、经营及纳税等情况。融资租赁公司比银行的经营范围也要大得多。在 国外,租赁形式可以无所不在,甚至连人都可以租赁。

只有真正认识到:租赁,是一种“重使用、轻占有”的经营理念,是现代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中介服务工具,才能够真正理解:租赁,是一种最好的能够组合多种经 营优势的混业经营方式,是一种具有融和了多种行业特点的,边缘学科性质的经济形式。融资租赁公司的所谓“资金优势”、“税收优势”、“融资融物优势”、 “灵活多变优势”等等,其实都是体现了租赁经营理念的各种表现形式和最终产物。

融资租赁公司能够将各种行业的优势,通过租赁方式进行重新组合,发挥出数倍于原有效果的优势。所以,融资租赁就像是一种粘合剂,更像是一种化学反应。只 有利用租赁将多种经营方式进行有机组合,才能够真正发挥出租赁的综合优势。虽然融资租赁公司并不具备银行那样雄厚的资金实力,但却可以用“四两拨千斤”的 借力方式,去实现多种经营方式的最佳组合,从而最大程度的体现出租赁的行业优势。 三、有限多元化发展

世界租赁年会执行主席、世界租赁专家阿曼伯先生曾经这样论述过:“如果所有的租赁协议都一模一样,客户将只关注一件事:利率。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四种技巧:产品的差别化;产品的细分(开发新产品);提供增值服务;专业化发展。”

“融资租赁公司应该坚持有限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这是著名的罗兰.贝 格咨询公司,为融资租赁公司精心策划的战略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能够涉足众多行业、领域,虽然是融资租赁公司的优势之一。但是,融资租赁公司不可 能,也没有能力去涉足所有的

行业、领域。能够涉足众多行业、领域的优势,仅仅是为融资租赁公司确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基础。融资租赁公 司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就必须要突出自己主要的发展方向。 1、 集中力量,重点发展。

⑴目前,国内融资租赁公司的规模明显偏小,普遍还赶不上一般银行支行的水平,其资源(资金及规模)也有限。所以,必须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⑵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有前途、能赚钱的行业很多。但是,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能够发挥作用的行业却是有限的。所以,融资租赁公司只能在部分有前途、又能够发挥租赁优势的行业、领域中发展。

⑶既使在租赁业务能够发挥作用的行业中,也只能选择在最适合融资租赁公司自身现状的行业中去发展。因为,各家融资租赁公司的自身条件差别是很大的。 2、 突出特色,做精做透

⑴吴敬链在浙江开研讨会时曾经提出: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做精、做透,有特长”。因为,企业单纯追求“做强、做大”不一定能救命,而“隐形冠军” 式的企业,才最具有生命力。所以,不能单纯将“做强、做大”,作为融资租赁公司的奋斗目标。而“做专、做精、做透,有特长、有特色、要领先”,才是衡量融 资租赁公司的经营是否成功的准绳。

⑵融资租赁公司不提倡涉足所有的行业、领域,而是要有选择、有重点的进入部分行业、领域。要创建有特色品牌的租赁,不开“百货公司”,要开“专卖店”。 要争取做到:只说起某一种租赁,首先想到的就是“某某租赁公司”。就像一说起汽车,就会想起“奔驰”、“丰田”一样。租赁,也是一种产品,也需要品牌。品 牌是由特色和竞争力所组成。没有特色,没有竞争力,就没有品牌,就不可能领先,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3、 特色租赁的业务模式。

⑴租赁的业务模式,不可能都是“千篇一律”的。无论多么成功的租赁业务模式,都不可能是能够适应所有租赁项目的业务模式。学习成功的租赁业务模式,并不等于将成功的租赁业务模式,硬套用在所有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方式上。

⑵不同特色的租赁项目,不仅应该有各自的业务模式,也应该有专门的租赁评审标准,收费标准,风险措施,管理方式。在文革期间,“一把钥匙打开千把锁”, “包罗万象的真理”之类的事情,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无论开展那类租赁业务,都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只局限于现成的管理模式和统一的评审标准。 四、拓展专业化租赁

专业化租赁,是“有限多元化”战略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租赁业务的一种进步,也是租赁业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所以,根本不存在着是否要选择租赁专业化道路的问题。其实,各家租赁公司都有各自的特色租赁业务。特色租赁业务,即专业化租赁的雏形。 1、不同行业的企业特点差别很大;

租赁不可能像贷款一样,对各行各业的客户都采取同一种业务方式,甚至不可能只使用一种文本合同。因为无论那种行业的客户,到银行贷款都只是为了解决一种 需求,即:资金需求。而租赁则可以解决承租人的多种需求。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银行对企业具体经营活动的介入程度有限。而融资租赁公司则不仅需 要了解承租人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