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6+1第一二课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齐桓晋文之事6+1第一二课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53770ac8d376eeafaa3158

教师寄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编号:

高二语文学案

第三周(9.4—9.9)第1课时

齐桓晋文之事(1)

定稿:卢海霞 审稿:邹志军

教研组长 年级主任 教务主任

【目标展示】 一、知识目标: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并能正确翻译全文。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2、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比喻进行论辩。 三、情感目标:

1、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并对此有个人认识。 【导学提纲】

研读文章第一部分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并能正确翻译全文。 知识结构:

第一部分(开始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肯定齐宣王不忍见牛发抖是仁心的表现,指出这是实行王道的基础。

第二部分(“王说”至“然后快于心与”):批评齐宣王不行“王道”是“不为”非“不能”,并启发他应推广仁心。 第三部分(“王曰:‘否,吾何快于是?’”至“孰能御之”):说明用武力称霸是靠不住的,只有发政施仁方能称霸。 第四部分(“王曰:‘吾惛’”到最后):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自学阅读】

1.作者、作品介绍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民本主义思想。②邦国的主权在民。③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④政事以民为归宿。⑤用人以民意为准。⑥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⑦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⑧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

- 1 -

教师寄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编号: 《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背景介绍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3.文言知识

(1)写出通假字并翻译

无以,则王乎 然则废衅钟与 (2)解释加点词语 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 ...将以衅钟 诚有百姓者 ..若无罪而就死地也 吾何爱一牛 ..

(3)找出活用字并解释: 无以,则王乎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4)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吾何爱一牛 百姓皆以为王为爱也 (5)写出特殊句式的类型

是乃仁术也 将以衅钟 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莫之能御也 何由知吾可也 牛何之 王坐于堂上

天下可运于掌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宜乎百姓之谓爱我也 【当堂练习】

1. 《齐桓晋文之事》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2.孟子认为国君要怎样才可以”王天下”?为什么?

3. 齐宣王如何解释他”以羊易牛”釁钟做法的原因?

- 2 -

教师寄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编号: 4. 齐国百姓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5. 孟子又是怎样看待此事的?

6.翻译句子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作业巩固】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乌将军 牛僧孺

代国公郭元振,开元中下第。自晋之汾,夜行阴晦失道,久而绝远有灯火之光,以为人居也,径往投之。八九里,有宅,门宇甚峻。既入门,廊下及堂上灯烛辉煌,牢馔罗列,若嫁女之家,而悄无人。公系马西廊前,历阶而升,徘徊堂上,不知其何处也。俄闻堂中东阁有女子哭声,呜咽不已。公问曰:”堂中泣者,人耶?鬼耶?何陈设如此,无人而独泣?”曰:”妾此乡之祠有乌将军者能祸福人每岁求偶于乡人妾虽陋拙父利乡人之五百缗潜以应选。”公愤曰:”其来当何时?”曰:”二更。”公曰:”吾忝为大丈夫也,必力救之。”女泣少止。

未几,火光照耀,车马骈阗。既而将军渐下,导吏告之。将军曰:”入。”有戈剑弓矢翼引以入,即东阶下。公使仆前曰:”郭秀才见。”遂行揖。将军曰:”秀才安得到此?”曰:”闻将军今夕嘉礼,愿为小相耳。”将军者喜而延坐,与对食,言笑极欢。公于囊中有利刀,思取刺之,乃问曰:”将军曾食鹿脯乎?”曰:”此地难遇。”公曰:”某有少许珍者,得自御厨,愿削以献。”将军者大悦。公乃起,取鹿脯并小刀,因削之,置一小器,令自取。将军喜,引手取之,不疑其他。公伺其无机,乃投其脯,捉其腕而断之。将军失声而走,导从之吏,一时惊散。公执其手,脱衣缠之,令仆夫出望之,寂无所见。天方曙,开视其手,则猪蹄也。

俄闻哭泣之声渐近,乃女之父母兄弟及乡中耆老,见公及女,咸惊以问之,公具告焉。乃令数百人,执弓矢刀枪锹䦆之属,寻血而行。见一大猪,无前左蹄,血卧其地,突烟走出,毙于围中。乡人翻共相庆,会饯以酬公。公不受,曰:”吾为人除害,非鬻猎者。” (唐传奇《玄怪录》) 1.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元振机智勇敢的一组是( )

- 3 -

教师寄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编号: ①吾忝为大丈夫也,必力救之。 ②有戈剑弓矢翼引以入,即东阶下。 ③闻将军今夕嘉礼,愿为小相耳。 ④某有少许珍者,得自御厨,愿削以献。 ⑤公伺其无机,乃投其脯,捉其腕而断之。 ⑥吾为人除害,非鬻猎者。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③④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元振科考落第,途中遇到一户人家正在嫁女儿,陈设隆重丰盛。但见到姑娘,询问之下才知道是一场悲剧。

B.乌将军据说能给人幸福,也能给人带来灾祸。他年年要娶妻,姑娘的父亲贪图赏钱,偷偷地把她送给乌将军。

C.乌将军刚来的时候,郭元振显得很有礼貌,并表示听说今晚是乌将军大喜之日,自己特地来帮忙做个傧相。

D.郭元振巧用智谋,抓住有利的时机,斩断了乌将军的一只手。后来在众乡亲帮助下,彻底铲除了这个神怪。

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妾此乡之祠有乌将军者\\能祸福\\人每岁求偶于乡人\\妾虽陋拙父利乡人\\之五百缗潜以应选。

B. 妾此乡之祠\\乌将军者\\能祸福人\\每岁求偶于乡人\\妾虽陋拙\\父利乡人之五百缗\\潜以应选

C. 妾此乡之祠有乌将军者能祸福\\人每岁求偶于乡人\\妾虽陋拙\\父利乡人之五百缗\\潜以应选。

D. 妾此乡之祠有乌将军者\\能祸福\\人每岁求\\偶于乡人\\妾虽陋拙\\父利乡人之五百缗\\潜\\以应选。 4.翻译句子

乡人翻共相庆,会饯以酬公。公不受,曰:”吾为人除害,非鬻猎者。

【拓展阅读】

高考满分作文经典片段赏析

1.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20世纪物质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类的道德意识可谓是花果飘零。看看巴以冲突中的流血牺牲,看看菲律宾人质危机,人类啊,难道还要用道德的沉沦来摧残我们这个越发脆弱的星球吗?20世纪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就更令人堪忧。废气污染了天空,废水污染了海洋,温室效应的增加,两极冰山的融化,无不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美国作家阿西莫夫说得好、瞧瞧我们都干了些什么!我们把陆地变得千疮百孔,把天空弄得乌烟瘴气,把海洋变成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够了,够了!不是篇幅不够,而是我不忍心再一一列举。 (2000,山东考生《20世纪,你美吗?》

2.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因不与贵族合作死于屠刀之下,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天动地的绝响。(江苏考生《暗夜的绝响》)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