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传染病学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35613c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f

1.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担任替补表现任何症状,这称为( )3 A. 隐性感染 B. 病原携带状态 C. 显性感染 D. 潜伏性感染 E. 轻型感染

2. 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出现较早的抗体是( )6 A. IgG B. IgE C. IgA D. IgM E. IgD

3. 以下哪种传染病不是通过虫媒传播( )7 A. 疟疾 B. 乙脑 C. 登革热 D. 流脑 E. 森林脑炎

4. 以下哪种传染病不能通过母婴传播( )9 A. 乙肝 B. 艾滋病 C. 水痘 D. 风疹 E. 乙脑

5.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哪三个基本环节( ) A. 病原体、环境、易感人群 B. 病原体、人体、环境

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病原体、环境、传染源 E. 传染源、环境、传播途径8

6. 确定传染病接触者医学观察、留验等期限的主要依据是( )0 A. 传染源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潜伏期 E. 接触期

7. 确定传染病隔离期限的主要依据是( )8

.

精品文档

A. 传染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潜伏期 E. 接触期

8. 侵入的病原体在血中生长繁殖,引起全身严重中毒症状,称为( )1 A. 毒血症 B. 脓毒血症 C. 败血症 D. 病毒血症 E. 菌血症

9. 在发病第4日出疹的传染病是( )2 A. 风疹 B. 水痘 C. 麻疹 D. 猩红热 E. 伤寒

10. 某种传染病在一个较小的范围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称为( )2 A. 散发 B. 暴发 C. 流行 D. 大流行 E. 局部流行

11. 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 )3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免疫性 D. 有地区性 E. 有季节性

12. 体温波动较大,24小时内体温相差1℃以上,但最低点未达到正常水平,此热型称为( )3 A. 驰张热 B. 间歇热 C. 不规则热 D. 稽留热 E. 波状热

13. 胸部和上腹部出现玫瑰疹常见于以下哪种病( )

精品文档

A. 麻疹 B. 风疹 C. 水痘7 D. 伤寒 E. 猩红热

B. 流脑、结核性脑脊髓膜炎 C. 鼠疫、霍乱

D. 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

E. 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0.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下列属乙类传染病的是14. 传染病尚未痊愈,又受到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 )6 A. 再感染 B. 重复感染 C. 复发 D. 再燃 E. 重迭感染

15. 确诊传染病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为( )8 A. 血常规

B. 血液生化检查 C. 病原体检查 D. 尿常规检查 E. 内镜检查

16. 周围血中白细胞总数减少的传染病是( )8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伤寒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肾综合征出血热 E. 狂犬病

17. 传染病治疗中最根本(关键)的治疗措施是( ) A. 病原治疗 B. 对症治疗 C. 支持治疗8 D. 并发症的治疗 E. 免疫调节疗法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目前法定传染病分为( )2 A. 三类25种 B. 两类共28种 C. 三类共35种 D. 三类共38种 E. 两类共35种

19. 在传染病管理中列为甲类传染病的是( )2 A. 病毒性肝炎、流脑

.

( )4 A. 霍乱 B. 鼠疫 C. 麻风病 D. 流脑 E. 丝虫病

21. 增强特异性免疫力的措施为( )6 A. 调节饮食 B. 体育锻炼 C. 改善居住条件 D. 良好的卫生习惯 E. 预防接种

22. 注射下列何种制剂可获得主动免疫( A. 丙种球蛋白 B. 胎盘球蛋白 C. 抗毒血清 D. 类毒素

E. 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

23. 注射下列何种制剂可迅速获得免疫力( A. 减毒活疫苗 B. 减毒活菌 C. 纯化抗原疫苗 D. 抗毒素 E. 类毒素

24. 对传染性非典型患者应采取哪种隔离( A. 严密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接触隔离 D. 消化道隔离 E. 血液-体液隔离

25. 预防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是( )6 A. 预防接种 B. 加强锻炼 C. 增加营养

6 )7 )5 ) D. 注射丙种球蛋白 E. 药物预防

26. 急性乙型肝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指标是( )7 A. HBsAg B. 抗-HBs C. HBeAg D. 抗-HBe E. 抗-HBc

27. 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程为( )9 A. 1年以上 B. 半年以上 C. 2年以上 D. 3个月以上 E. 3年以上

28. 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2 A. 经血液传播 B. 经体液传播

C. 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D. 经食物和水源传播 E. 虫媒传播

29.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用于( )0 A. 阻断母婴传播和HBV意外暴露者 B. 乙型肝炎的常规预防接种

C. 婴幼儿和年老体弱者的预防接种 D. 防止HCV重迭感染 E. 防止HDV重迭感染

30. 乙肝疫苗的成分是( )1 A. HBsAg B. HBcAg C. HBeAg

D. HBV-DNA聚合酶 E. Dane颗粒

31. 关于抗-HBs与抗-HBc,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两者皆为自身抗体 B. 两者皆为保护性抗体

C. 抗-HBs为自身抗体,抗-HBc为保护性抗体

D. 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 E. 抗-HBs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为保护性抗体5

.

精品文档

32. 下列哪项不是脊髓灰质炎瘫痪期常见的临床表现( )5

A. 迟缓性瘫痪

B. 部分可有意识改变 C. 受累肢体多有感觉障碍

D. 瘫痪部位以四肢多见,下肢尤甚 E. 有时可累及呼吸肌

33. 脊髓灰质炎的好发年龄是( )5 A. 3岁以下 B. 5岁以下 C. 7岁以下 D. 10岁以下 E. 14岁以下

34.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初服年龄为出生后( )6 A. 1个月以上 B. 2个月以上 C. 4个月以上 D. 6个月以上 E. 8个月以上

35. 脊髓灰质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7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血液传播 D. 虫媒传播 E. 接触传播

36. 麻疹出疹期典型皮疹出疹的顺序是( )8 A. 躯干—四肢—手掌—足底

B. 耳后发际—额面—颈—躯干—四肢—手掌—足底 C. 额面—颈—躯干—四肢

D. 耳后发际—躯干—四肢—手掌—足底 E. 面—颈—耳后—躯干—四肢

37. 下列哪项对于麻疹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 )1 A. 明显的上呼吸道炎症症状

B. 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水肿 C. 咳嗽和声音嘶哑

D. 口腔颊部粘膜可见白色点状粘膜斑 E. 颈部淋巴结肿大

38. 控制麻疹流行最有效而可行的措施是( )0 A. 普遍肌注丙种球蛋白

精品文档

B. 普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C. 普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加普遍肌注丙种球蛋白 E. 损伤皮肤受染

D. 隔离患儿

E. 成人血10~15ml两侧臀部深层肌注

39. 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1 A. 血液传播 B. 空气飞沫传播 C. 直接接触传播 D. 虫媒传播 E. 性接触传播

40. 水痘和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 )2 A. 水痘病毒 B. 带状疱疹病毒

C.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D. 一种肠道病毒 E. 一种呼吸道病毒

41. 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2 A. 直接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 B. 血液传播 C. 性接触传播 D. 虫媒传播

E. 动物源性接触传播

42. 带状疱疹的特点是( )4 A. 稀疏性分布,局部灼痒、刺痛 B. 集蔟性分布,局部灼痒、刺痛 C. 集蔟性分布,局部瘙痒,不刺痛 D. 稀疏性分布,局部无瘙痒、刺痛 E. 散在分布,局部灼痒、刺痛

4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最主要传染源是( A. 患者

B. 隐性感染者 C. 病原携带者 D. 受感染动物 E. 治愈患者

44. SARS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5 A. 飞沫传播 B. 接触传播

C. 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传播 D. 消化道传播

.

45. 乙脑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9 A. 肺不张 B. 尿路感染 C. 压疮

D. 支气管肺炎 E. 应激性溃疡

46. 乙脑最主要的传染源是( )9 A. 患者

B. 隐性感染者 C. 猪 D. 苍蝇 E. 羊

47. 乙脑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9 A. 循环衰竭

B. 周围性呼吸衰竭 C. 中枢性呼吸衰竭 D. 意识障碍 E. 并发症

48. 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病毒是( )1 A. 艾滋病病毒 B. 汉坦病毒 C. 乙脑病毒

D. 新疆出血热病毒 E. SARS病毒

49. 乙脑患者的抢救重点是( )1 A. 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B.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4 C. 高热、惊厥、意识障碍 D. 高热、昏迷、呼吸衰竭 E. 高热、惊厥、心力衰竭

50. 乙脑发生惊厥的常见原因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高热5 B. 颅内高压 C. 呼吸道痰阻

D. 脑实质炎症病变 E. 低钙血症

51. 鉴别流脑和乙脑,以下哪项价值最大(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