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0dc73f67ec102de2bd8959

开拓者的美名,令人神往、羡慕、崇敬。它, 般吸引着青年

人去奋斗,去追求,去踏勘,去捞取知识 的珍贝,去撷取科学 上的明珠!

7.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改写成设问句:(2分)

据估计,新来的足球教练不会改变他们的技战术,要知道改变是很难的。 答:

8.将下面的复句改为一个反问句。(2分)

我们心疼,因为六十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生命有危险。 答:

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 ,光滑地躺在烂泥里,连路也看不清了。 A.像镰刀割过似的 B.像用脚践踏过似的 C.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 D.像用碾子压过一遍似的

1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①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②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③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④这正像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①文章第一句如果改成“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这真是晴天的霹雳!”和原文比较,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

②把第三段中“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改成“到家急匆匆的洗了一个冷水澡,胡乱吞了两口剩饭”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答:

③第三段主要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答:

④把最后一段画横线部分改成“这是不寻常的丧葬,这里的沉静中透出坚定的信念”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答:

11.把下列两个长句分别改成几个短句,不改变原意(3分)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勤劳勇敢和富于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

②那是质量相当好、价钱也便宜、大家都喜欢用的新产品。 12.把下列短句改成长句(2分)

①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板凳上捆着一个人,头发又长又乱,胡子像野草,衣服破成一片一片的。 13.把下面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原句内容不能省略。(2分)

他用双手创造了奇迹!十二年时间,在这荒山野岭上造成了大片森林。它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 这个单句应是:

14.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然后回答:(1)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2)把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1991年高考第25、26题)(4分)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15.把下面句子改写成不使用否定词但要收束在反诘语气上的句子(2分) 形势严峻,管理部门不得不采取封山措施,用不着过多解释,没有一个人不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

16.按要求改写下边画横线的文字(3分)

(1)像“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他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他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改写成被动句:

(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叫做困难。 改写成排比句:(1)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 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2、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 3、 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5、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 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2、 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4、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6、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7、 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3)缩写句子。

1、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 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3、 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4、 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5、 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5)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 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4、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5、 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4)综合练习。

1、 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缩句) 2、 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

3、 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换成间接引语)

4、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换成“被”字句)

5、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间接引语)

6、 那时侯,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7、 太阳升起来。(扩句)

8、 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换成反问句) 9、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换成反问句) 10、 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改为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

11、 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一、按要求写句子。 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任务交给我。”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修改病句。 1、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压缩了的空气,虽然能承受巨大的重量,但是有许多奇妙的用处。 3、在施工时,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4、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5、詹天佑克服了种种困难和考验,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6、一个人难免有缺错误,改进了就好。 三、扩句和缩名句。 扩写: 1、小女孩表演了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很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写: 1、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那块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扩充句子。 1、( )的爷爷( )地给孩子们讲故事。 2、人们怎么会不说大兴安岭( )? 3、冬眠是动物在漫长的寒冬季节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 )。 五、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失去亲人的痛苦她能承受得了吗?( ) 2、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 ) 3、“‘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 4、虽然风雪很大,但是焦裕禄还是去访问老贫农。( ) 5、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 六、读句子,回答问题。 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儿缝隙。”(这里为什么用“堆”而不用“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雨小得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象蚕吐出来的丝。。 那雨很小,很细。 (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七、下列句子各属什么修辞手法? 1、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 3、这种汽车是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轮子的呢?也是用看不见,摸不着的压缩空气。( ) 4、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八、造句: 1、敬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读句子,加标点。 乳白色的箭体上□中国航天□四个蓝色的大字格外醒目□顶端还印有中□美□澳三国国旗□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子专题练习 一、学一学,理一理。 1、成分(份)残缺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有的谓语不带着宾语,如果一句话里缺少其中之一,就是成分残缺。 对于此毛病,我们只要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横式去检查,就可以发现缺少什么成分。知道缺什么成分,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如: 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

改: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号召。 巩固练习:

?通过游览长城,使我受到了教育。 ?凶残的敌人把浑身打得遍体鳞伤。

?通过主题会,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2、用词不当(褒、贬、范围、大小)

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应恰当地选用词语,特别要注要,分辩一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否则就会犯用词不当的毛病。 如: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大家的批评。 改: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他这种办事武断的做法受到大家的批评。 巩固练习:

?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绩。

?眼前像隔着雾,看东西不明不白的。

?在班会上,同学们实事求是地揭发了他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 3、搭配不当

句子中的词语要互相搭配正确,主、谓之间,谓、宾之间,主,宾之间,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都要搭配正确。如果句子中的词语不互相搭配,就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如:狂风暴雨从半空中一齐倾泻下来。 改:狂风乱刮,暴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巩固练习: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克服了错误。 ?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

?同学们冒着毛毛的细雨和泥泞的道路前进。 4、词序混乱

一个句子在词语的排列上,要有一定的次序,这样才能表达明确的意思,如果词序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或者使意思表达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