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历年文学考研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人民大学历年文学考研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560272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0

1999年人大考研真题

古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

一、名词解释 (4*5)

1.九歌 2.《董西厢》 3.荆、刘、拜、杀 4.《花间集》 二、问答题(3*20)

1.介绍五言诗兴起的原因和过程。

2.分析《红楼梦》围绕“金训之死”的种种描写。 3.汉赋的兴起、演变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将下列古文加以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1*20)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月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现代汉语单科:(完整版,100分)

一、简答题(6*5):

1.现代汉语有哪七大方言?这些方言分别以什么地方的话为代表? 2.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轻声?一个音节读作轻声时会发生哪些变化? 4.怎样归纳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 5.举例说明确定语素的方法?

6.修辞学与语法学有何不同?二者有无关系? 二、分析题(6*5)

1.对下面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分析结果用矩阵图表示) 二胡 琵琶 扬琴 钢琴 手风琴

2.分析“调整”一词的分布特征,再提出你的归类意见并证明之。 3.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语句,并说明它们的结构类型 (1)指望司机老王能来帮助我们 (2)找个安静地方弯腰放下箱子 (3)这些情况他过去没有告诉过我 4.分析下列各语段产生歧义的原因:

(1)车上睡不好 (2)我们要修订计划 (3)两个人的房间 (4)小红最喜欢洋娃娃 (5)连老王都不相信

5.下面这段描述是杨朔《雪浪花》初稿中的一个片段,定稿时作者将文中的“半信半疑”改作“不禁惊疑”,

为什么?

“看样子你有六十了吧?”

“哈哈!六十?这一辈于别再想那个时候了——这个年纪啦。”说着老泰山捏起右手的三根指头。 我半信半疑说:“你有七十了吗?身板骨还是挺硬郎。”

6.阅读下面这首词,分析带下划线的词在状物抒情方面的作用。

山,刺破青天饿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毛泽东《十六字令》其三,作于 1934年到 1935年) 三、论述题(4*10):

1.如何划分汉语的词类,才能使词类的划分更好地为句法分析服务? 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2.许多汉语语法论著都说“修饰名词的是定语,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是状语”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

的看法。

3.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说汉语的动词都能作谓语,这种说法准确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4.一个新颖贴切的比喻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 现当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50分)

一、写出下列人物形象所在作品的名称和作家(10*2)

1、陈二妹( )( ) 2、云普叔( )( ) 3、白嘉轩( )( ) 4、老甘 ( )( ) 5、贞贞 ( )( ) 6、杨直夫( )( ) 7、钟雨 ( )( ) 8、倪拗拗( )( ) 9、张嘉庆( )( ) 10、何彬 ( )( ) 二、简释题(4*5)

1、穆旦 2、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3、革命样板戏 4、爱美剧

三、论述题(3*20 分;中国现代文学方向考生做1、2、3,中国当代文学方向考生做4、5、6 题)

1、以作品为例,说明身边小说的特点。

2、具体分析30 年代的社会分析剧与左翼文艺思潮的关系。 3、比较80年代与90 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主要不同。 4、试论新历史主义对于新历史小说的主要影响。

5、具体说明纪实因素对于八、九十年代我国文学的影响的主要方面。 6、谈谈你对延安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看法。 缺综合试题

2000年人大考研真题

古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

一、名词解释:(8*5)

1.《北山移文》 2.《九辩》 3.《汉书》 4.以诗为词 5.盛唐边塞诗派 6.永嘉四灵 7.枚乘 8.《南词叙录》 二、论述题(3*20)

1.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2.有人说:“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此一变也。”你如何理解这一论述? 3.结合作品,分析《水浒传》武松故事中武大、王婆、何九等人物的思想性格。 现代汉语单科:(完整版100分)

一、简答题(6*5)

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

2.画一个元音舌位图,把普通话舌面元音单韵母用国际音标标在图上。 3.举例说明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与哪些因素有关。 4.举例说明语素、词和字的关系。

5.举例说明多义词和同音同形词的的区别。 6.“人民大学”是词,还是词组?提出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分析题:(6*5)

l.根据意义关系的不同,把下列皮意词分为两类: 真——假 好——坏 黑——白 对——错 本地——外地 愚笨——聪明 亏本——赢利 内行——外行 出席——缺席 昂贵——低廉 2.根据语法功能的不同,把下面的词分为四类: 老实 满意 严肃 后悔 有利 高大 生疏 丰富 庄严 害怕 3.指出下列各词组中宾语的语义类型:

翻抽屉 避雨 烤火 挂地图 砌空心砖 逛商场 祝贺胜利 扇扇子 建工厂 站着一群人 4.指出下列各句法结构的类型:

今天国庆节 今年国庆节 调查重要 调查清楚 恨得要死 觉得难受 去学习 去学校 同意不同意 同意不去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词组:

(1) 心他给你们制造麻烦

(2)他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了解的很清楚 (3)有条件去北京上大学 6.分析下列歧义词组的成因: (1)解释不清楚

(2)丰台查获一非法印刷品批发点 (3)援助的是中国 (4)跑步去

(5)我们两个人分一筐苹果 三、论述题(2*20)

1.层次分析和句法结构关系分析之间的关系如何?请结合汉语实际 谈谈你的看法。

2.语体的含义是什么?不同语体的差别是如何体现的?请谈谈你的 看法。

现当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

一、填充题(10*1)

1、《缀网劳珠》的作者是( )。 2、《为奴隶的母亲》的作者是( )。 3、《天山牧歌》的作者是( )。 4、徐义德是(《 》)中的人物。 5、《正红旗下》是( )的自传体小说。 6、《赤都心史》的作者是( )。 7、《二月》的作者是( )。

8、鲁迅曾为( )编辑了《乱弹及其他》。 9、《布礼》的作者是( )。 10、《可爱的中国》的作者是( )。 二、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25 分)

1、胡风 2、穆旦 3、论语派 4、网络文学 5、民间文学

三、简释题(每题10 分,共20 风)

1、解放区文艺 2、茅盾文学奖

四、论述题(3*15中国现代文学方向选做1、2、3 题,中国当代文学方选做4、5、6 题)

1、谈谈《新青年》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作用。

2、以作家作品为例,说明乡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价值。 3、试述郭小川的诗歌探索。

4、谈谈你对九十年代小说“个人化”的看法。

5、试述周扬及其理论批评对于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作用。 6、谈谈三、四十年代通俗文学在都市流行的原因。

西方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同时99年也是这个,不清楚怎么回事?) 一、名词解释(6*5)

1.“冰山”原则 2.《恶之花》 3.托尔斯泰主义 4.狂飙突进 5.“人为自然立法” 6.过失说 二、简答题(4*10)

1.简述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2.简要举例说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特点。 3.简要说明《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4.简析中世纪释经学的“四重意义说”及其文论意义。 三、论述题(1*30,任选一题)

1.试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倾向。

2.试论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在西方小说发展中的地位。 综合试题不全

中国现代文学(50分)

一、填充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的文学》的作者是()。 2.陈白露是《》的人物。 3.林老板是《》的人物。

4.《财主的儿女们》的作者是()。 5.《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 6.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雨》、《电》。 7.蒋光慈的代表作之一是《》。 8.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是《》。 9.李劼人的代表作之一的《》。 10.《摩罗诗力说》的作者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普罗文学 2.文学研究会 3.解放区文艺 4.七月诗派 三、论述题(20分)

试结合现代文学史实践来论述文艺的大众化要求。

古代汉语(50分)

一、翻译(10分,每题2分)

1. 佗邑为命 2.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3.何许子之不惮烦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二、释词(10分,每题一分)

1.庄公寤生 2.合于尧之克攘3.鬼侯有子而好 4.之二虫又何知 5.若望仆不相师 6.九月叔苴7.鲜克有终 8.即有所取者 9.报而罪之 10.齐人归女乐 三、为什么说王勃的《滕王阁》诗是一首古体诗,而不是近体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空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四、名词解释(5分,1分一题)

1.六书 2.八音 3.三正 4.十三经 5.大宗、小宗 五、标点翻译

(晋悼公)四年会诸侯于鸡丘魏绛为中军司马公子扬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斩其仆公谓羊舌赤曰寡人属诸侯魏绛戮寡人之弟为我勿失赤对曰臣闻绛之志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其将来辞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而伏剑士鲂张老交止之仆人授公公读书曰臣诛于扬干不忘其死日君乏使使臣狃中军之司马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不说请死之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兄弟之礼也子之诛军旅之事也请无重寡人之过反役与之礼食令之佐新军(《国语》)

2001年人大考研真题

古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