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苔丝的爱情悲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论苔丝的爱情悲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5302b864028915f804dc24a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背景介绍 二、苔丝的爱情 (一)纯洁的爱 (二)真诚的爱 (三)维护爱情 (四)为爱牺牲

三、造成苔丝爱情悲剧的原因 (一)性格悲剧 (二)道德悲剧

(三)妇女的附属地位悲剧 四、哈代看苔丝的爱情 五、结束语

论苔丝的爱情悲剧

一、背景介绍

在《德伯家的苔丝》一书中,哈代成功塑造了一位极具悲剧性的人物———

苔丝。苔丝很讨人喜欢,品质优良的好女孩,有着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她出生在一个贫穷且弟妹众多的家庭,作为家中长女,她的身上承担着沉重的生活重担,这使她必须面对艰难生活,因此在家庭责任压力的驱使下,苔丝听从父亲的安排到所谓的亲戚德伯维尔家做帮佣,谁知,被虚伪纵欲自私的亚历克诱奸,悲愤坚强的苔丝怀着小孩逃离了魔爪。不久,她的小孩夭折,命运多折的苔丝再次离开家, 出外谋生,到一个离家很远的牛奶厂做工,在挤奶厂,苔丝遇到了她一生最爱的人-克莱尔,俩人心心相印。克莱尔拼命向苔丝求婚,但苔丝却摆脱不了昔日被奸污的阴影,迟迟不敢接受克莱尔的求婚。其中她曾几次鼓起勇气向克莱尔坦白过去,但却因种种原因失去忏悔的机会。这时的苔丝,一方面无法拒绝克莱尔的追求,一方面却又遭受良心的折磨,但最后爱情的力量战胜了阴影。

新婚之夜,命运跟苔丝开了玩笑。克莱尔向苔丝袒露了过去的一件荒唐事,苔丝也在无意识下向对方说出过去的不幸。陶醉于甜蜜爱情中的克莱尔,无法忍受自己眼中洁白无瑕、美丽完美的苔丝竟有一段不光彩的经历,无法接受沉重的打击,狠心地离开了。

苔丝再次陷入感情的不幸,在伤心、悲痛和期待中,她一边打工支持家庭生活,一边等待爱人的归来。但不幸又降临她的身上,亚历克又来纠缠苔丝,诡计多端的亚历克最后逼使苔丝重落魔爪。 不久,克莱尔由于长期的思想斗争和反省,怀着对妻子炽烈的爱意,回来找苔丝。本来失去希望的苔丝,在悲喜交加之余,认清亚历克的奸计,揭开了他的虚伪面目,看到幸福就在眼前,终于清醒过来,在痛苦悲愤下,杀死仇人,最后和爱人一起逃离,过上只有五天的幸福满足生活。但最后,苔丝被处于绞刑。

二、苔丝的爱情

㈠、 纯洁的爱

苔丝在绿草如茵,风景如画的乡野里长大,尽管家庭生活窘迫,但少女时代的她内心明朗、欢快。她热爱生活、讨人喜欢。一次舞会上苔丝遇到一位男舞伴——安琪,当安琪离开后苔丝并没有像其他姑娘一样轻易忘记有那么一个美男子,有好一阵,她都无心去跳舞,尽管她有的是舞伴,总觉得那些人的声音不像那个陌生青年那么动听,这是苔丝第一次对男人产生兴趣。而后苔丝为家庭生计去德伯维尔家,在那里她遇到富家公子亚力克,亚力克看上苔丝的美貌,想占有她,苔丝并不喜欢他。小说中:假如苔丝早就看出了她与亚力克会见的意义,那她也许要问:她那天为什么会注定让一个不如意的人看见,并对她垂涎欲滴,而没有遇见另外一个人,一个在各方面都如意、都称心的人——也就是说,大致是人世间所能召见的那种如意和称心。在她认识的人里面,有一个也许大致够得上这种资格,但是在那个人的心目中,她只不过是昙花一现,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苔丝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美好爱情,不愿与不喜欢的人在一起。

㈡、真诚的爱

苔丝失身后过了一段十分低落的生活,她孩子去世几年后,她决定振作精神,第二次离开家去一个牛奶厂当挤奶工,在那里她遇到牧师的儿子——克莱尔,他们在牛奶厂相识相爱,小说中:苔丝听着克莱尔的琴声,记忆是不到时间也意识不到空间。她以前所讲的那种由凝望星星而能随意产生的如醉如痴,现在也没有刻意追求,却出现了。她在随着旧竖琴的细弱曲调激荡起伏,和谐的旋律像清风一般沁入她的心田,使她眼里滚出了泪珠。就这样他们相互赏识,相互博得好感。在他们约好要结婚时,苔丝不想欺骗克莱尔,真诚地向他说出自己已失身,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爱情。 ㈢、维护爱情

苔丝与克莱尔未能进入婚姻的殿堂,在结婚当天晚上克莱尔因为苔丝已失身而离开她,克莱尔离开后,苔丝因为生活贫困,在混乱和无奈中又成为亚力克的情妇,但是恰恰在这个时候,克莱尔又带着忏悔的心情回来了,他希望能得到苔丝的谅解,却得知妻子已作了他人的情妇。而苔丝此时悔恨交加,认为一切的恶果都是亚历克所为,为了维护自己所希望的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她在愤恨中把亚力克杀死,获取了短暂的幸福。

㈣、为爱牺牲

在愤恨中苔丝杀死自己的情人亚力克,为的是能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幸福生活,但她并没此得到大家的同情,也未能免遭到法律的制裁,被送上了绞刑架。她为爱牺牲了自己。

三、造成苔丝爱情悲剧的原因

㈠、性格悲剧 1、屈从现实

苔丝是个纯情的少女,还没有受过人情世故的熏染。她虽然上过村里的小学,但嘴里还多少带些土话;她的外貌还隐约保留着童年的的特征,看上去身姿矫健,楚楚动人,嫣然像个成年女子,但你能从她的面颊上看到她十二岁的模样,从她的眼睛看到她九岁时的光彩,就连她五岁时的神态,也不时从她唇边嘴角上掠过。就是这样一个少女为了维持家庭,不惜牺牲自己。第一次去德伯家认亲,是她极不愿意的,可家里唯一帮助父亲维持生计的老马一死,弟妹一大群,父亲又时常汹酒,生活实在艰难,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这个从未出过门的姑娘,带着胆怯和羞愧的心情,终于去德伯家作帮工。苔丝有自己的恋爱观,希望能有自己喜欢的人,最后都为生活所迫屈从于现实。 2、坚毅与反叛

在德伯维尔家遭到亚力克的侵害,她都决定不嫁给亚历克,因为她鄙视他。虽然那时的很多女孩子一失身就会委曲求全,逼不得已地嫁给强暴自己的人。但是苔丝没有这样做,因为她坚持要找到自己真正爱的人,她不愿被世俗的观念所驱使,她要走自己的路,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但她的观念是不被当时的社会所

接受的,她的坚毅和反叛也注定了不被社会所容,必将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苔丝的性格除了坚毅和反叛,还有真诚和勇敢。在爱与真诚的驱使下,苔丝忘记了母亲的忠告,在新婚之夜,她向自己的丈夫吐露了自己悲惨的过去,但是克莱尔并没有接受她的坦白,而是舍她而去。正因为勇敢,她敢于在那个时代当起未婚妈妈,勇于去做时代的叛逆者、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苔丝屈从于现实生活与敢于坚强的面对来自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是相互矛盾的。在当时的社会中都被许多陈旧的腐朽的习俗和制度所制约着,尤其是在性方面根本就不允许像苔丝这样的女子存活。纵然苔丝勇敢,想做时代的叛逆者都会失败,导致悲剧的发生。 ㈡、道德悲剧

1、苔丝被道德束缚导致的悲剧

苔丝敢于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追求幸福,是一个毫不妥协的反抗者。然而苔丝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在她的思想中也有着保守落后的伦理观念。苔丝明白自己是暴力的受害者,是无辜的,但在受到乡里人非议时,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恋人之间本是平等的,但在与克莱尔的关系上,苔丝却一味贬低自己,抬高克莱尔,使她的爱情浓烈﹑炽热却又卑躬屈膝。她悲惨的过去,得不到克莱尔的宽容。面对克莱尔无情的抛弃,苔丝没有做丝毫反抗。克莱尔离去了,苔丝对他的爱却从未削减。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却唤不回克莱尔冰冷的心。在爱情面前,苔丝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严。正是这种盲目的﹑不平等的爱,使苔丝放弃了一个妻子争取幸福的权利,深化了苔丝的悲剧。再有在他们结婚的前一晚,苔丝因为承受不了道德的束缚而将自己失身的事告诉了克莱尔,这就导致她的悲剧。

2、克莱尔的打击导致的悲剧

克莱尔与亚力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克莱尔是个有开明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不象他的两个哥哥那么庸俗。虽然出身牧师家庭,却不愿意当牧师“为上帝服务”,更愿意从事实业——务农,克莱尔鄙视阶级偏见和等级观念,厌弃都市繁华生活,自愿到乡间务农。他不怕吃苦,和农工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力图掌握各种门类的农业技术,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大农场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和天真无邪的农家少女朝夕相处,使他更感到乡村生活的纯朴,也更向往着自然、纯朴、清新的生活,为此,他不愿意娶有钱人家的小姐,而要娶农家姑娘为妻。这些都表明克莱尔思想上进步、开明的一面。在对待女性和恋爱问题上,他和亚力克也大相径庭。他对女性温文尔雅,对恋爱问题严肃认真,认为如果要爱,就要认真,就要负责任。这也显示他精神上高尚的一面。正是由于克莱尔身上这些闪光之处和他对苔丝锲而不舍的追求,使苔丝在经历了一个时期情与理的内心冲突后,改变初衷,答应了他的求婚,狂热地爱上他。然而,他们的爱情一开始就孕育着悲剧因素。克莱尔爱苔丝,不象苔丝爱他那样无私和真诚,无论他“变成什么样子”,“栽了多少跟头”,“都要一样地爱”。“他爱的是真火少,虚火多”,更趋于理性和“轻灵”。因此,在他眼里,苔丝是“大自然的新生女儿”,纯洁的象征,完美无暇的杰作,“天地间没有什么像苔丝那样纯正,那样甜美,那样贞洁了。”然而,当苔丝诚实地向他坦白自己过去所受凌辱时,克莱尔心目中的偶像就崩塌了。首先他感到的是受到了愚弄,“非常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