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练习(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修辞手法练习(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525a28455270722192ef7b1

修辞手法练习(一)

1、判断下列句子属于比喻中的哪一种。

①王小玉的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 ②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③希望是栖息在人类灵魂中的一种会飞翔的东西。

④圆形的下巴颌,有短短的黑胡茬儿,要是仔细看,那里面已经掺杂着银白色的松针了。

⑤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⑥当疲惫的心开始厌烦冷酷的情节时,最早的春雨便如纯情的姑娘,追着季节的期盼,姗姗而来。 ⑦如果你曾经把失败当成清醒剂,就千万别让成功变成迷魂汤。

2、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创造宣言 陶行知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第二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梁启超曾将下阕“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之为“新奇的比喻”。请指出该比喻“新奇”在哪里。

答:

4、请分辨以下句子用了借喻还是借代。 ①一朵浮云把银盘遮盖了。 ②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④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⑤“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 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⑦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5、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6、下面是表现一定生活观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文学似海乐无边,官爵如花期有限。 B、风风雨雨过日子,炎炎凉凉看世界。 C、宁为八方苦水流浪鱼,不作一棵树上吊死鬼。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改写下面这句话,要求运用借代的修辞方式,字数不超过8个字。

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

答:

8、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 ) 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C.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9、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答:

10、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 )

A. 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

B. 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 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D. 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