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考点11 饱和溶液、溶解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考点11 饱和溶液、溶解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5130cad69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b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考点11 饱和溶液、溶解度

一、选择题 14.(2019·山东潍坊)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答案】D【解析】 选项 正误 A B C × × × 分析 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即100g水最多能溶解80ga物质,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 20℃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5g,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 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20℃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b>a=c,所以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升温后c要析出晶体,a、b溶液中溶质未改变,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a>c D √ 7.(2019·山东济宁)(2分)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对溶解影响的判断(参照如图

溶解度曲线),错误的是( )A.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 B.反应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D.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B【解析】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由于温度不变,因此饱和溶液不

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始终为室温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A正确;反应中,由于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B错误;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氧化钙和水反应使得饱和溶液中水减少,导致氢氧化钙析出,因此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C正确;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由于温度没有变,因此其溶解度不变,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D正确。 16.(2019·湖南益阳)(3分)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Y>X>Z B.Y的溶解度为50g

C.降低温度可使Z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T2℃时,50g H2O与50g X混合,可得到100g X的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A项,T1℃时,Y的溶解度大于X,故饱和溶液降温到T1℃,Y、X都是饱和溶液,Y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X,而Z的溶液从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与T2℃时一样大小,正确;B项,未指时温度,错误;C项,降低温度只能使Z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错误;D项,T2℃时,X的溶解度为50g,说明100g H2O最多可溶解50g的X,则T2℃时50g H2O与50g X混合可得75g饱和溶液和25g剩余固体X,错误。故选A。

5.(2019·贵州毕节)如图所示为①KNO3 ②NaCl 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 10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②>①>③ B. 在 t ℃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③H3BO3 的溶解度曲线,下

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C. 将 P 点处的 KNO3 溶液蒸发适量水可变成饱和溶液 D. 将 P 点处的 KNO3 溶液降温一定会析出 KNO3 晶体

【答案】D

【解析】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图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在1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对应的纵坐标值是氯化钠最大,硝酸钾次之,而硼酸最小,所以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②>①>③;当温度为t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明它们此刻溶解度相等且曲线均在硼酸溶解度曲线之上,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由图可以看出,P点位于硝酸钾溶解度曲线下方,对应此温度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从另一个层面讲也就是此刻溶液中

的溶质量不足,蒸发溶剂可以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但是降温一定会析出晶体的说法是不妥当的,是否析出晶体取决于降温的幅度。

9.(2019·广东深圳)现有 t2℃时的溶液Ⅰ、Ⅱ各100g,溶液 I 中含物质甲50g,溶液Ⅱ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溶液Ⅰ是甲的饱和溶液

B.t2℃时,溶液Ⅰ中甲的质量分数为50% C.t2℃时,溶液Ⅱ中含乙37g

D.从t2℃降温至t1℃时,乙不会从溶液Ⅱ中析出 【答案】B

【解析】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37g,所以50g的水中会溶解68.5g,所以I是甲的不饱和溶液,A错误;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37g,溶液I100g中含物质甲50g,所以溶液I中甲的质量分数为

×100%=50%,B正确;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7g,所以

溶液II100g中含乙50g,C错误;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溶液乙100g中含物质甲50g,从t2℃降温至t1℃时,50g的水中会溶解40g的乙,所以乙会从溶液 II 中析出,D错误。

9. (2019·甘肃天水)甲和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乙

C. t2℃时,将50克甲加入50克水中,可得到100克溶液

D. 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答案】A

【解析】A.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x100%,故饱和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A正确;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蒸发结晶方法提纯乙,B错误;C.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g,故将50克甲加入5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40g,只能得到可得到90克溶液,C错误;D. 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关系,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质量的关系,D错,若溶液的质量相等,则甲析出的多.

(2019·湖南株洲)20.(2分)如图为KNO3和NaC1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B.a点处KNO3和NaC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100g水中可溶解KNO3固体63.9g

D.0℃时,NaC1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7% 【答案】D

【解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故A正确;B、a点处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所以100g水中可溶解KNO3固体63.9g,故C正确;D、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7g,所以NaC1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35.7%,故D错误。

5.(2019·浙江金华)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

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 D.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答案】D 【解析】 选项 正误 A B C D √ √ √ × 分析 甲溶液恒温蒸发20g水后,无晶体析出,则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丙中有未溶解的固体,则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丙溶液通过过滤得到丁溶液,则丁溶液也一定是饱和溶液 乙溶液和甲溶液相比,溶质相同,但乙溶液中溶剂少20g,所以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 甲溶液和丙溶液相比,甲溶液中溶剂多20g,丙溶液中溶质比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