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学习障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浅析儿童学习障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41b199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3

警惕儿童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

——浅析儿童学习障碍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儿童的成长环境也比以前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对于多数儿童来说,无论是学习资源还是衣食住行方面,都能得到尽可能的满足。可是,如此优渥的环境下,儿童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似乎并不比以前强太多。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困扰着老师、家长以及学生本身。很多家长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学习不专心、没兴趣、没信心;老师有时也总说某个学生贪玩、不爱学习等等。其实,儿童的这些毛病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学习能力障碍。英文简称LD(learning disabilities)

一、

学习障碍的原因

学习障碍的原因目前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个人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总之,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生理因素、环境因素、营养与代谢因素、心理因素。这其中的心理因素,在诸多因素中又占主要地位。进来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的儿童存在普遍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有: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差,情绪易波动,意志障碍,认知障碍,自我意识水平低等。

二、学习障碍的分类 1、阅读困难

主要体现在儿童的阅读习惯、朗读、记忆、理解技能、阅读策略等方面。 2、书写困难

此类儿童在精细动作能力上发展不足,在完成一些需要手眼协调的任务时总会出现问题。比如画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

3、数学困难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最深。众所周之,数学学习是一个需要多种认知过程参与的活动,特别需要具有良好的推理、分类、组合、抽象、概括等能力。而有些儿童由于在幼年时期的数学准备技能(认识到总体是部分之和,能模仿和回忆物体的空间排列等)发展不足,导致其在之后单位数学学习中遇到很大的困难。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三、学习障碍的诊断 1、标准法

对于学习障碍的诊断,是有一定的现实标准的。比如在智力方面,智商一般在70-75的学生被认定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学习障碍。在学业方面,以低于平均分25个百分等级为划分学习困难儿童。还有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某些方面过于异常,也可认为是学习障碍。

2、量表法

另外,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也常以量表来测量学生是否存在学习障碍。比如美国的博士巴斯特博士和约翰博士合作编制的“学习障碍筛查量表(PRS)”; 教育博士Stophen B. Mcgarncy编制的“学习障碍评价量表”等。这些量表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后,现在都能很准确的诊断儿童的学习障碍问题。

四、学习障碍的应对策略 1、关心、呵护

据我了解,教师们对于成绩差的孩子总是会不自觉的存在一些偏见。而这些偏见往往会更加刺激这些有一定学习障碍的学生,进一步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摒弃偏见,更新观念。我在面对自己班里的学困生的时候,在辅导他们功课的同时,也经常和他们聊天,拉近师生的距离,同时也能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每年的毕业前这段时间,用这种谈心加鼓励的方法,我都能使大多数的学困生提升10-20分。可见只要教育方法得当,这些学困生们还是完全有可能达到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的。

2、分门别类,因人而异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中说的好,“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每个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具有同一类学习障碍,也不一定是由同一种原因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教育者,在处理学困生问题时必须做到“因人而异”这四个字。在这个孩子身上很有效的方法,放到另一个孩子的身上就不一定同样有效。这也是刚工作的老师们常爱犯的一个毛病。

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以前基本对所有的学困生都采取包容,鼓励的态度,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不会太过批评某个孩子。可是有一年我遇到了一名孩子小葛。小葛的性格十分特殊,与班里的任何人都吵过架,对于老师的批评或鼓励表现的完全不放在心上。我的“怀柔政策”在他身上第一次失效了。于是乎我只能另想办法。通过对他家庭的了解,与他以前班主任的沟通,我知道了小葛心理上的问题所在——家庭关怀的缺失。这使他无时无刻不在防范着别人。所以,我只能先通过各种方法与他建立信任,在这一过程中让他始终觉得我对他是平等相待的,慢慢打破他的心防。后来,小葛把我当成了他的好朋友,有些事不用我说,他也能做的很好了,与以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当前,学习障碍在儿童当中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而想要纠正这些孩子,打败这只“拦路虎”,就必须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积极配合。在纠正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从细节抓起。除了技能的训练外,心里的辅导也是必需的。多一些关心,多动动脑筋,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改变的。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