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2007春期末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行政伦理学2007春期末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fd521ec5da50e2524d7fae

行政伦理学2007春期末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道德——行政道德是一种权力道德,它既表现为社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运用过程中提出的道德要求,又体现着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应追求的价值目标。

2.行政作风——行政作风本质上就是行政人员的工作作风,指的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体现了行政管理活动的特征、行政道德要求和行政文化理念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

3. 行政良心——行政良心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良心,实际上也就是指行政人员在履行其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的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深刻的道德责任意识以及对自我的行政行为进行自我道德评价的能力。

4. 行政良知——行政良知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总和,是行政人员形成、认识和把握行政良心的主观意识活动及其过程。

5. 行政良能——行政良能实质上是指行政人员运用行政道德的技能,是行政人员把自己的道德良心和道德良知运用到行政管理活动之中使其发挥作用的技能,属于道德能力的范畴。

6. 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有两层含义:第一,指行政人员在一定的岗位和职务上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时所应承担的角色义务,即职责;第二,指由于行政人员在没有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而受到的追究,往往表现为受到否定性的批评、惩罚和制裁。完整的行政责任是上述两个方面的统一或总和。

7. 他律——从组织或组织行为的角度看,他律就是通过外部约束力量制约主体的特定行为。他律往往以纪律的形式出现。现代社会中,制度、组织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机制都会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即起到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而这些规范又往往以纪律的形式出现,或者说,纪律反映了组织体系中人的行为规范的总体要求,是对人的行为最直接的规范因素。

8.行政荣誉——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肯定性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按照荣誉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团体荣誉和个人荣誉,按照内容和产生的原因来分,又可以分为职业荣誉、道德荣誉和行为荣誉。

9. 行政人格——行政人格是指行政人员与社会其他成员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行政人员在行政行为中自我价值与行政价值的共同实现,是行政人员心理、观念、意识、理想等与行为相统一的总体性存在,是一种体现了其自我价值、尊严、品格的伦理存在。

10.行政伦理规范——行政伦理规范是指社会对行政人员所提出的从思想修养到具体行政行为等全部行政管理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既包括对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的一般要求,也包括在行政人员的具体行为中应遵循的活动原则、工作程序、办事规则、言行标准和行政纪律等。行政伦理规范以协调与规范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和行为为主要内容,是行政人员处理个体之间以及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1

第一章

二、填空题

1. 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中国古代行政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第一,(公忠);第二,(诚信);第三,(廉政);第四,(勤政);第五,(爱民);第六,(爱民);第七,(修身)。

3. 从主体性来看,行政伦理包含两个层次,即(行政人员个体层次)和(行政组织层次)。

4. 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心理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等。

三、单项选择题

1. 认为“理想国”就是“公道或正义之国”的思想家是( B )。 A.希罗多德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2. 中国古代“伦理政治观”的集大成者是( A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3.中国古代认为为官从政的基础性道德是( B )。 A.公忠 B.廉政 C.诚信 D.爱民 四、多项选择题

1.行政伦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D )。

A.整体性与系统性 B.政治性与社会性 C.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 D.高尚性与广泛性 E.操作性与技术性

2.中国古代行政伦理规范主要包括( ABCDE )。 A.公忠 B.诚信 C.廉政 D.勤政 E.爱民

3.中国近代行政伦理思想的内容有( ABC )。

A.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B.由改良到共和

C.提倡民权 D.强调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E.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二章 行政伦理观

二、填空题 1.(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最终目标。 2. 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重德轻法),因此从总体上讲古代的中国属于(人治)的国家。

3. 重德轻法和重法轻德都不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正确的态度应是(科学地摆正法与道德在现实社会中的位置),使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以便其共同发挥应有的作用。

4. 行政伦理观实质上是关于(公共行政功能和目标)的价值观。

2

三.单项选择题

1. 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 A )。 A.行政效率观 B.行政法治观 C.行政伦理观 D.行政权力观 2.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也被称作为( C )。

A.实质理性 B.价值理性 C.工具理性 D.社会理性 3. 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是( C )。

A.提高行政效率 B.健全行政法治 C.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 D.培养正确的权力观

4. 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中国古人是( B )。 A.帝喾 B.管仲 C.晏婴 D.商鞅 5. 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关系是民主的( D )。 A.制度保障 B.必然产物 C.物质前提 D.客观基础

6. 在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领域中,民主最为突出的功能体现在( A )。 A. 防止行政人员的腐化和惰性化方面 B. 使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C.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D. 加强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国

7. 行政人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体现,也是贯穿于行政体系中的实质性价值理念,称为( C )。

A.行政世界观 B.行政价值观 C.行政伦理观 D.行政人生观 四、多项选择题

1.公共行政的科学观包括( ACD )。 A.效率观 B.正义观 C.法治观 D.权力观 E.民主观

2.依法行政的含义包括( ABCDE )。

A.行政主体法定 B.行政权限法定 C.行政程序法定 D.公正行政 E.责任行政

3.现代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体现为( ABC )。 A.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 B.超然性 C.全局性 D.契约性 E.政治性

4.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的基本要素包括( BCD )。 A.爱国 B.廉政

C.勤政 D.行政人格 E.爱民

5.正义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 ABC )。

A.社会的“平衡器” B.人的行为的“校正器” C.社会历史发展的“推进器” D.政治腐败的“镇压器”

3

E.人际关系的“调节器” 五、简答题

1. 为什么说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政权力是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属于一个国家中的全社会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第二,行政权力具有超然性。致力于实现以国家利益形式表现的公共利益,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第三,行政权力具有全局性。应着眼于社会中全局性的事务,或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基本问题。

六、论述题

1.试述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的构成。 答案要点:

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主要由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价值核心和价值目标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廉政、勤政与行政人格。

廉政是公共行政伦理关系的反映和要求,是公共行政伦理观的基本内容。 廉政和勤政首先反映在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上和办事效率上,它要求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都要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浮夸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勤奋工作,不尚空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是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一方面,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有必要、有权利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开展行政工作的能力去创造性地实现公共行政的价值。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创造和获得的行政价值如何,与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自身的需要、能力以及他们的自觉性的高低有关。这两方面的统一,是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理解公共行政的价值、处理公共行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时所应牢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培育出优秀的公共行政人格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第三章 行政理想、态度和作风

二、填空题

1.行政态度障碍主要指行政人员形成了不正确的态度或消极态度。常见的行政态度障碍是:(主观武断的偏执己见);(轻视而塞责);(敌视而不满)。

2.行政态度的转变,一是(方向的)转变,二是(强度的)转变。 3.行政态度的转变方法包括:(输送新知识)和(传递新信息)。 4.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践行)阶段。

三.单项选择题

1. 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B )。 A.遵纪守法 B.为人民服务 C.廉洁奉公 D.尽职尽责 2.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C )。

A.增强法治观念 B.提高道德水平 C.加强理想与信念教育 D.加强制度建设

3.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 C )。 A.提高阶段 B.评价阶段 C.践行阶段 D.总结阶段 4.官僚主义的要害是( D )。

A.形式主义 B.个人主义 C.好大喜功 D.脱离群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