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bff78984868762caaed5cd

A.婴儿腹泻 B.上呼吸道感染 C.支气管肺炎 D.缺铁性贫血 E.鹅口疮 109.Ⅱ度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A.腹部皮褶厚度消失 B.体重低于正常均值25-40% C.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 D.肌肉松驰,肌张力减低 E.呆滞,反应低下

110.恶性营养不良主要特征:

A.长期能量不足 B.严重蛋白质缺乏 C.消瘦 D.水肿 E.精神症状 111.Ⅲ度营养不良表现为

A.体重低于正常均值40%以上 B.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消失 C.精神呆滞,反应低下 D.身长明显低于正常 E.皮肤弹性稍差

112.迁延不愈的营养不良患儿可突然发生死亡主要原因是:

A.自发性低血钾 B.昏迷抽搐而死亡 C.心跳骤停 D.自发性低血糖 E.自发性低钙血症

113.9个月女婴,生后炼奶喂养为主,辅以米糊,查体,体重4,5kg,神萎,眼窝及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腹壁脂肪厚0.1cm推测该患儿可能存在哪些代谢失常 A.细胞外液呈低渗 B.易出现酸中毒 C.低血钾 D.全身总液量相对减少 E.低血糖

114.Ⅰ度营养不良,分度标准应包括以下哪几项?

A.体重低于正常比率15~25% B.腹部脂肪减少到0.8~0.4cm C.全身情况及面色正常或稍差 D.皮肤弹性差,肌肉明显松弛 E.出现烦躁,精神萎靡

115.早期发现轻度营养不良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A.定期作生长发育监测 B.血脂检查 C.血尿素氮,血浆蛋白检查 D.血清酶检查 116.Ⅲ度营养不良患儿的饮食疗法应注意

A.热能从40→60→120→150→110-120Kcal/d.kg B.蛋白质从1.3→2.0→3.0→3.5→4.5→3.5g/kg.d C.脂肪从0.4→1.0→1.8→2.8→7.0→3.5g/kg.d D.热能从70→120→150→110~120Kcal/kg.dd E.蛋白质从2.0→3.0→3.5→4.5→5.5→3.5g/kg.d 117.营养不良的胰岛素疗法是: A.先服20~30g葡萄糖

B.然后注射苯丙酸诺龙10~25mg,每周1~2次 C.其次肌注胰岛素10u/日,1~2周1疗程 D.其次肌注胰岛素2~3u/日,1~2周1疗程 E.最后肌注VitB12

118.预防营养不良应作到

A.合理喂养 B.合理的生活制度

C.预防各传染病 D.矫治各种消化道先天性畸形 E.应急时添加辅食 119.治疗营养不良应:

A.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B.给蛋白同化类固醇 C.消除病因 D.给抗菌素预防感染 E.给与各种消化酶 120.预防营养不良应注意

A.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B.按时逐渐添加辅食

C.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D.预防各种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 E.治疗各种消化道畸形

121.VitD3代谢受以下因素调节

A.VitD3自身浓度 B.血钙浓度 C.血磷浓度 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 E.降钙素

122.体内维生素D的羟化是在何处进行?

A.皮肤 B.肾脏 C.骨骼 D.肝脏 E.小肠 123.当维生素D缺乏时可以引起

A.钙磷的肠吸收减少 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血钙降低 D.尿磷减少 E.旧骨脱钙增加

124.正常情况下血钙浓度相当稳定的原因是:

A.有维生素D的调节 B.有甲状旁腺的调节 C.有降钙素的调节 D.血磷参与调节 E.有甲状腺的调节 125.1-25二羟胆骨化醇的生理功能

A.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 B.促进旧骨脱钙

C.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D.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 E.抑制旧骨吸收

126.维生素D的功能是

A.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 B.促进肾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C.促进分化成骨细胞导致旧骨吸收,促进形成新骨

D.促进破骨细胞形成致旧骨吸收,抑制成骨或作用使血钙升高 E.促进旧骨溶解,增加细胞外液钙磷的浓度,有利于骨盐沉着 127.佝偻病发生的常见病因是

A.接受紫外线照射不足 B.维生素D摄取不足

C.小儿生长发育迅速 D.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 E.疾病影响

128.佝偻病易发生于

A.生长发育较快的婴儿 B.室外活动少的婴儿 C.牛乳喂养婴儿 D.患慢性呼吸道疾病婴儿 E.早产儿 129.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有

A.维生素D摄入不足 B.日光照射不足 C.生长发育速度快 D.疾病和药物的影响 E.食物中钙磷含量比不当 130.哪些患儿容易发生佝偻病

A.双胞胎 B.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C.慢性腹泻患儿 D.癫痫患儿长期服用苯妥英钠 E.人乳喂养儿

131.佝偻病的原因是

A.阳光照射不足 B.维生素D摄入不足 C.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D.肝肾功能严重受损 E.生长速度快

132.何者是佝偻病患者骨样组织增长的表现?

A.肋骨串珠 B.膝外翻 C.方颅 D.鸡胸 E.手镯

13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理特征是

A.钙,磷代谢障碍 B.骨样组织钙化障碍 C.严重者发生骨骼畸形 D.手足搐搦症 E.肌张力低下

134.当维生素D缺乏时可以引起

A.钙,磷的肠吸收减少 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血钙降低 D.尿磷增多 E.血磷增高

135.佝偻病的初期改变有

A.血钙可正常 B.碱性磷酸酶增高 C.钙,磷乘积<30 D.血磷降低 E.尿麟降低

136.患儿9个月患有佝偻病中度,可能出现哪些临床体征: A.脊柱后凸 B.方颅 C.鸡胸 D.乒乓颅 E.手镯或脚镯 137.晚发性佝偻病的特点是

A.2/3患者以下肢酸痛,无力为主要症状

B.还有乏力,多汗,下肢麻木,睡眠不改变等 C.X线检查可见典型佝偻病骨骼 D.最多见12-13岁小儿 E.睡眠改变

138.先天性佝偻病多见于

A.北方寒冷地区 B.母亲孕期有维生素D缺乏史 C.母亲孕后期有低血钙症状-如腓肠肌痉挛 D.小儿常出生于冬季 E.母亲患软骨病

139.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其它体征可包括

A.蛙腹 B.关节松弛 C.猫背 D.动作与语言发育迟缓 E.脊柱裂 140.何者是佝偻病的后遗症?

A.颅骨软化 B.鸡胸 C.智力减退 D.扁平骨盆 E.“X”形腿

141.以下症状与体征中哪些可见于佝偻病初期

A.鸡胸 B.多汗 C.手镯 D.枕部脱发 E.颅骨软化 142.佝偻病活动期临床表现是

A.有神经精神症状 B.骨骼改变明显 C.运动机能障碍 D.血钙明显下降 E.肌肉松弛 143.8个月小儿佝偻病可见下例体征:

A.颅骨软化 B.方颅 C.X型腿 D.脊柱异常弯曲 E.哈氏沟

144.4个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主要临床诊断依据是 A.“O”形腿 B.多汗,枕后发秃 C.方颅 D.颅骨软化 E.哈氏沟 145.诊断佝偻病后遗症期的依据是*

A.多见于3岁以后 B.临床症状消失

C.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正常 D.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E.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正常

146.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与肾性佝偻病的主要区别是

A.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血钙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而后者不出现 B.前者出现全身酸中毒而后者不出现 C.前者出现碱性尿,后者不出现

D.前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后者不出现 E.前者出现低钾症状而后者不出现 147.佝偻病的予防原则是:

A.注意母亲孕期和哺乳期的保健 B.进行户外活动及日光浴 C.宣传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VitD辅食 D.生后2~3周开始服VitD E.腹泻患儿影响口吸者可酌情肌注VitD 148.予防佝偻病补充Ca剂一般是

A.0.5~1g/日 B.1.5~2g/日 C.在两次奶中间服 D.混在奶中或在喂奶前服 E.加在茶水中吸用 149.佝偻病突击疗法适合于

A.重症 B.神经症状明显的 C.不能口服的 D.多汗,枕秃 E.有并发症的

150.下列哪些佝偻病治疗使用大剂量VitD有效

A.肾性佝偻病 B.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C.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E.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151.预防VD缺乏性佝偻病有哪些措施? A.早产儿自生后两周起补VitD

B.2岁以后生长发育减慢,一般不要继续补充VitD C.青春前期可考虑加服VD预防量

D.VD突击治疗后,给予预防量维持3个月 E.母乳期补充VitD 152.佝偻病的预防措施

A.孕妇要注意饮食及晒太阳 B.婴幼儿维生素D预防量400u/日

C.早产儿维生素D预防量前三个月800u/日 D.维生素D预防量应用在学龄前 E.口服吸收不良者可肌注VitD

153.何者是促发婴儿手足搐搦症的相关因素?

A.冬末春初 B.感染 C.母子产前有四肢抽筋史 D.饥饿 E.发热

154.发生V.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原因是

A.VD治疗初期 B.VD缺乏早期

C.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D.发热感染饥饿时血磷增加 E.酸中毒时

15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的临床表现是

A.惊厥 B.手足搐搦 C.喉痉挛 D.佛期特氏征阳性 E.Trousseau征 156.婴儿手足搐搦症手足搐搦表现是

A.突发手足痉挛呈弓状 B.踝关节伸直,足趾同时向下弯曲 C.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掌 D.意识不清 E.持续数秒-数分钟不等

157.小婴儿血钙降至1.75mmol/L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惊厥 B.手足搐搦 C.喉痉挛 D.面神经征(Chvostek)阳性 E.出现烦躁、睡眠不安、易惊等精神症状 158.隐性手足搐搦症可有以下体征

A.面神经征(chvostekt征)阳性 B.腓反射阳性

C.人工手足搐搦征(Trousseau征)阳性 D.巴彬斯基征(Babinsk症)阳性 E.膝腱反射阳性

159.手足搐搦症的特点有

A.面神经征阳性 B.血钙<1.75mmol/L C.喉痉挛 D.血磷<0.87~1.61mmol/L E.腓反射阴性 160.手足搐搦症患儿静脉补充钙剂时 A.10%葡萄糖酸钙加等量10%葡萄糖稀释 B.反复抽搐者可一日2-3次至发作停止 C.缓慢静注不少于10分钟

D.无葡萄糖酸钙时用10%氯化钙静注代替 E.每次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 161.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治疗

A.止痉 B.补钙 C.补镁 D.维生素D肌注 E.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