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完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论完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2d9f2d7c1c708a1284a44c5

·正常经营产生的现金流出额,可以直接从现金流量表中找到资料。

·企业或有事项预计损失额,前面在或有损失净利润比率中已经提过了(包括:预计的诉讼赔偿、贷款担保可能承担的连带责任损失、违反经济合同预计应承担的违约金和罚金、产品质量实行“三包”的预计支出和其他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额)。 4.2.1.2 现金支付保障率指标

·基本概念:现金支付保障率,即本期可动用现金资源与本期预计的现金支付数之比 ·计算公式:现金支付保障率=本期可动用现金资源/本期预计的现金支付数*100%

·指标说明:现金支付保障率,说明企业的现金资源能够满足现金支付需要的情况。若该比率达100%,就意味着可动用的现金刚好能够用于现金支付。但这是一种理想的保障水平(既可保证现金支付需要,又可使保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降至最低),应该略高一些来满足预防性和投机性的需求。若该比率都低于100%,显然会有支付危机了,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困难,还有可能引发出财务风险。 4.2.2 设置超速动比率指标

为了弥补流(速)动比率的局限性,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我打算增加超速动比率指标来更好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基本概念:超速动比率,即超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与流动负债之比

·计算公式:超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流动负债*100% ·指标说明:由于超速动比率的计算,除了扣除存货以外,还从流动资产中去掉了一些可能与当前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等)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项目(如:信誉不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因此,它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和偿债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的范围内,该指标是越大越好的。但若过大的话会造成现金资源的浪费,增加现金的机会成本。 4.3 发展能力状况指标中的问题

现行的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基本指标有两个,即销售(营业)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修正指标有四个,即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和三年所有者权益平均增长率。我认为,基本指标还设计的恰当,能够比较简明、准确地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状况。但修正指标中,除了三年所有者权益平均增长率指标设计较为合理之外,其余的三项指标均存在较大缺陷。这些缺陷具体表现在:

4.3.1 换总资产增长率指标为净资产增长率指标 (1) 总资产增长率中的缺陷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它是依据企业资产总额年末数与年初数计算其增

长幅度,用以反映企业发展能力,表明企业一个经营周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由于企业资产总额是一个时点数,企业通过增加负债而使资产总额得以增加的情形(本年总资产增长额 =本年负债增长额 +本年净资产增长额),并不能表明企业自身的发展,更谈不上衡量企业发展的后劲。 (2) 小例分析

某企业本年年初资产总额500万元(假设负债总额250万元、所有者权益250万元),假设该企业在本年内无任何的收支,除了在本年12月份通过信用担保获得银行贷款500万元之外,其余项目均未发生变化,则企业本年年末资产总额1000万元(其中:负债总额750万元、所有者权益250万元),根据现行效绩评价指标计算: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1000-500)/500*100%=100%

本年的总资产增长率为100%,据此评价得出企业规模明显扩大,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 (3) 引出净资产增长率指标

所以,应取消总资产增长率指标,换成净资产增长率指标: 净资产增长率=本年净资产增长额/年初净资产总额*100%

这样才能避免企业通过增加负债来虚撑资产经营规模。净资产增长率指标评价得出的结论才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更好的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速度及企业的发展势头。 4.3.2 固定资产成新率指标中的错误

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价*100%,它是依据企业本年平均固定资产净值与本年平均固定资产原价进行比较,计算出固定资产成新率的,用来评价企业综合发展的能力。《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解释》中指出,“固定资产成新率反映了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在这里我存有疑惑,固定资产成新率是否应该用平均值指标来计算和反映? (1) 平均值指标的结果无法解释情况

我们知道设计固定资产成新率这一指标的目的就是要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看企业“对扩大再生产的准备情况”,由此来评价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我们要了解的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应该是在年末的最后结果。对于其中的过程和平均状况我们并不需要了解,因为任何事物都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也是如此,可能上个月还在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在本月就已经报废了。假如用一个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平均状况的指标来表示其新旧程度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更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特别是当一个企业由于某种原因使固定资产新旧程度在年末发生重大变化时。 (2) 推出新的计算公式

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应该用一个时点性的指标,即用年末固定资产净值除以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来

表示固定资产成新率:

固定资产成新率=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00%

这样就解决了平均值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达到评价目的,计算这个指标的时点应离评价时期越近越好,这样所得的结果越具有使用价值。 4.3.3 小议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 4.3.3.1 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中的问题

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1)*100%,它是依据企业本年年末利润总额与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计算出三年利润的平均增长率,用来评价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大概该指标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均衡地计算企业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的水平,从而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状况。但是从该项指标的计算公式上来看,则不能实现上述目的。因为该指标的计算结果只与企业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和三年前年度实现利润总额有关,而中间两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大小不会影响该指标计算结果。 4.3.3.2 举例说明

甲企业在1998年至2001年间各年度实现的利润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600万元,那么四年实现利润总额为1600万元;乙企业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各年度实现的利润分别为:1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那么该企业四年累计亏损总额100万元。甲、乙两企业的情况如下: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甲企业利润逐年稳步增长,有较好的发展能力,而乙企业实现的利润不均衡,年度间经营状况有较大的起伏,对其未来发展能力的判断,还得具体分析其各年度实现利润或亏损的原因。显然,甲乙两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状况有着显著的差异。但是依据现行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甲乙两企业1998年至2001年的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是相同的,均为44.22%。由此可见,现行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把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作为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修正指标是不行的,应该将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取消。 4.3.3.3 新增人均实现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指标

为了准确、直接地反映企业的收益增长趋势和效益稳定程度,较好地体现企业发展能力状况。我打算取消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新增人均实现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 (1) 人均实现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

人均实现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人均实现销售(营业)收入额-上年人均实现销售(营业)收入额]/上年人均实现销售(营业)收入额*100%

其中的人均实现销售(营业)收入额是从企业的销售(营业)收入状况和企业的效益状况两方面衡量的。这样可以促使企业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 (2) 与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的比较

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指标和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的计算公式是同一个类型的,所以三年利润平均增长

率指标中的缺陷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也有。但是在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指标中我们关心的只是结果,即年末所有者权益,它才对未来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将来的经营活动,而中间过程我们可以不考虑。所以可以用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来反映企业资本保增值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发展的趋势。而取消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是因为我们要通过年份利润的增减变化情况来分析企业的利润增长趋势和效益稳定程度,以预测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能力。 5. 总结 5.1 注意事项

5.1.1 评价基础数据不健全

评价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被评价企业评价年度的会计决算及财务报告资料(一般包括前三年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企业原始财务数据、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这样就会造成评价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合的不合理现象。 (1) 产生虚假数据的原因 ·国有企业面临业绩考核压力

·上市公司面临信息公开披露及配股、增发新股的业绩要求 ·受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 ·受市场环境改变的影响 ·其他重大因素的影响

于是,企业常常采用调整会计政策、债务重整、资产重组、获得政府税收优惠、利润补贴等手段来粉饰会计报表。 (2) 解决方法

在评价企业会计信息发生严重失真、丢失或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真实、合法会计数据资料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利用企业提供的会计数据已无法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我们应当考虑单独运用评议指标进行定性评价(须经相关的评价组织机构批准),得出总的评价结论。这样更能真正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 (3) 方法对照

·评价基础数据真实时:基本评价结果*权重系数(80%)+评议结果*权重系数(20%)=实得分,再按评价类型、评价级别得出最终综合评价结果。

·评价基础数据失真时:基本评价结果*权重系数+评议结果*权重系数(100%)=实得分,再按评价类型、评价级别得出最终综合评价结果。

由于评议结果是专家运用评议指标综合考察影响企业经营效绩的相关非定量因素,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判断的,它仍然占有人为的主观成分在内。所以,我认为这不大理想。(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