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老师讲小孩如何学国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非常老师讲小孩如何学国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2b8265be87101f69f31955f

有钱请人写。于是朱元璋老板就提笔给这屠夫写了一幅对联,忘了交待了,这个屠夫是专做猪的阉割专业的。所以这个对联是这样写的“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把一个阉割专业写的如此大气,如此磅礴,可能唯有元璋皇帝一人了吧。

《论语》中讲“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要文质彬彬才为君子,通俗地讲,一个再粗的人也要有点文化。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被窝里放屁——能闻能捂(能文能武)的人,不学点国学怕是不成吧? 第四个好处,培养孩子的气质。此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选媳妇、选女婿的标准越来越高了,有钱、有车、有房还不行,还要有文化、有气质,还要是帅锅、靓妹,没有点气质,怎么在江湖上混。在江湖上混,除了要学会出口成脏之外,也得有一点出口成章的气质吧?这是四,后面的,就不展开了。 第五点好处,通达处事为人的道理。知道如何处下如何达上。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最高的学问。这也是资治通鉴的意思,读书让人聪明、生慧。有这些聪明智慧的作用是什么?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人事都不知,鸟事怎么可能明白呢?可以说,这是读经典的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我们前面讲过《孙权劝学》,如果把经典当成是解经博

士,那就是狗屁博士,如果这样来读经,真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了”。大家有空可以百度一下,学一学《孙权劝学》这篇文章。读了就明白,读了书,为什么可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当然,如果要求高,还有如下的好处。

六、培养孩子道德的基础。未来社会更需德才兼备。德才兼备,德在才前。

七、会让孩子有大心胸、大格局、大境界——为未来做大事业奠定基础。从古到今,能为上将、大帅者,都是有格局的,能闻能捂的(能文能武)。没有大格局,只会舞枪弄棒的,最多是个先锋,比如说,张飞最开心的是什么?就是孔明先生说:“哎呀呀,想不到翼德先生也有文化,懂得兵法了啊。”这是张飞最高兴的事。

八、让孩子在先辈的圣言中达到智慧和般若的殊胜——也就是明心见性。关于明心见性,就不展开了。算是列个提纲。 【之五】

前面,讲到了经典是功夫,是练的。练这个功夫, 就要把简单的事重复做。换句话来讲,这也是平时讲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说到“制心一处”,从开始讲课一直到现在,其实就讲了几个字,一个是“熏习”,二是 “制心一处”。朋友们大部分坚持到了现在,相当不容易。有了大家的坚持,也才有了我们的坚持;有了大家的制心一处,也才有了我们这个群的制心一处。学习经典也是如此,要制心一处。

制心一处,不是说猴子越多越好,不是说要了包谷不要西瓜的猴子越多越好。并不是说打鱼的渔民越多越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渔民,要越少越好。学经典也是这个态度,制心一处。所以,有朋友问:“学哪个经典好?”从大处讲,哪个都可以,只要你制心一处坚持下去,都能学好。

第二,要讲怎么叫学有所得?有的朋友就会回答:老师,你讲得真好!老师,你讲得真棒!上帝在西方,听不到咱们这对话,要是上帝在群里面的话,听到妈妈们这样夸,那还不笑得满地找牙啊。说实在话,夸课讲得好,非老夫所愿。因为你在说老师讲得好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学到啊,昨天讲张飞最喜欢的事就是诸葛亮说:“张飞先生,你也有文化,懂兵法了啊。”这是张飞先生喜欢听的。我们最喜欢听到的事,就是

大家有所得、有所悟,因为这才是你学到的东西。

谈到这个自己的东西,免不了要乱扯,知道这个“术”字是什么意思吗?过去,古代,一般讲的是学术,不是讲学问;在过去讲的是道术,不是讲道学;讲的是儒术,不是讲儒学。

韩愈的《师说》里有一句话叫“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个“术”,很有讲究了。当年孙膑、庞娟还有苏秦、张仪,跟鬼谷子学,都是在学“术”,不是在学学问。现在讲技术,就有了这个“术”的意思。还有一句话叫“外用儒术,内用黄老”,为什么不讲外用儒学或是儒家呢?这里有什么区别?术与学的区别就在于,术是你自己的,学是别人的。比如说,你是一个物理老师,你会讲电学,但一做试验,你被电着了,这是电学。而一个电工,不会讲电学,但会装电灯,这才叫技术。

当年孙膑、庞涓、还有苏秦、张仪,跟鬼谷子学完了,下了山,就可以上马带兵打仗,下马治国安邦。因为什么?因为学到的是术,要是当年孙膑、庞涓、还有苏秦、张仪,天天在老师身边讲:“老师,你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