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与讲评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作业与讲评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25072cea1c7aa00b52acb35

作业与讲评三

作业——

一、选择题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 名家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

3、我国四大发明中( )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三武灭佛”之后,( )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A.三论宗 B.天台宗 C.法相宗 D.禅宗 6、我国少数民族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 )族的著名史诗。

A.蒙古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白族 7、周代实行(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谪长子继承制 D.以上答案都正确 8、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首先在战国时期实施 B.源于战国的“耕战”政策

C.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全面推行这一政策,实行重要工商业的国家垄断 D.严重地束缚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个性 9、春秋以前史官的身份可能是( )。

A.神职人员 B.自然科学家 C.政治家 D.兼有上述三种身份

10、在《人间词话》中以“境界”概念总结中国诗歌文化特征的著名学者是( )。

A.钟山嵘 B.严羽 C.王国维 D.朱光潜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

1、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已无作用,应该走进博物馆。 2、中庸是一种辨证思想。

3、王阳明的“心学”旨在加强儒家伦理道德,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明中叶以来的个性解放思潮。

4、在当前形势下,人文价值观与自然科学一样,不应具有民族性。

5、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论述题(共25分)

1、试述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中国古代对天人关系的主要认识及其现代意义。

讲评——

一、选择

1、D 2、A 3、D 4、B 5、D 6、B 7、D 8、C 9、D 10、C 二、辨析

1、错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着实用性、有机性、整体性的特点,与西方科学技术体系相比,是在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指导之下产生的,是一种异质于西方科学体系的体统,一些科学思想、理论、现象对当代科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一些科学成果是当代科学所不可缺少的,而且中医学现在还在发挥这重要作用。 2、正确。中庸揭示了辨证法中的关节点的思想,主张一种动态的平衡,主张取中,是辩证法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环。

3、正确。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高扬了人的道德主体性,认为通过个人自觉、自主的修养就以达到圣贤的境界。他修养的目标是儒家道德境界,但是她的哲学思想方法却为李贽等人发挥,将“良知”本体替换为“童心”等具有自然人性论倾向的内容,因而促进了当时的个性解放思潮。

4、错误。自然科学是揭示自然界普遍规律的体系,具有普遍适用性。人文价值观则是关于“应然”问题的学说体系,包含着严格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不同民族各有其特点。

5、正确。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它包括人对自然的改造以及人自身改造两个方面。

三、分析

1.宗法制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度;分封制;宗庙祭祀制等。宗法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历代封建政治、文化制度的根本。

影响:宗法制导致家天下、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家国同构;中国文化呈现伦理型特征,礼制成为社会的主要规范等。

2.主要认识是“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统一,尊重天道自然,不以人欲灭天。此种认识先秦时已经萌芽,春秋战国时认为天人均以礼相通,明确提出于天地合其德,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无以人灭天等。汉代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这种思想关注的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问题, 一方面主张人不能违背自然、破坏自然,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又主张天并非宰制人类的异己力量,可以认识和利用,这种思想恨有价值,特别是在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愈来愈受到人类破坏的今天,这种思想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以上要点要展开,否则酌情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