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床计算(最新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混床计算(最新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233c8dbce2f0066f5332231

混合离子交换器

项 目 单台设备出力 设备总套数 备用套数 运行流速(设定40~60) 混床直径 混床直径(选定) 核准运行流速(40~60) 强酸阳树脂高 强碱阴树脂高 强酸阳树脂量(H型,湿态) 强酸阳树脂总量(Na型,湿态) 强碱阴树脂量(OH型,湿态) 强碱阴树脂总量(Cl型,湿态) 单位混脂制水量 运行周期 阳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酸耗 酸耗 浓酸浓度 浓酸比重 再生稀酸浓度(5%) 稀酸比重 单 位 m3/h m/h m m m/h m m m3 t m3 t m3/m3R day mol/m3R g/mol kg/m3R % t/m3 % 3t/m 数 值 20.00 1 1 45.00 0.75 SQRT(4*单台设备出力/运行流速/3.14) 0.80 39.81 单台设备出力*4/3.14/混床直径/混床直径 0.50 1.00 0.25 强酸阳树脂高*3.14*混床直径*混床直径/4 0.20 强酸阳树脂量*阳树脂比重*95%*设备总套数 0.50 强碱阴树脂高*3.14*混床直径*混床直径/4 0.30 强碱阴树脂量*阴树脂比重*85%*设备总套数 8000.00 12.56 单位混脂制水量*(强酸阳树脂量+强碱阴树脂量)/24/单台设备出力 1000.00 150.00 150.00 阳树脂工作交换容量*酸耗/1000 31.0% 1.154 4% 1.043 一次再生酸体积 一次再生酸重量 酸计量箱所需体积(计算) 酸计量箱体积(选定) 单台混床日耗工业酸液 酸液贮存天数(15~30) 浓酸贮存总量 再生稀酸量 阴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碱耗 碱耗 浓碱浓度 浓碱比重 再生稀碱浓度(4%) 稀碱比重 一次再生碱体积 一次再生碱重量 碱计量箱所需体积(计算) 碱计量箱体积(选定) 单台混床日耗工业碱液 碱液贮存天数(15~30) 浓碱贮存总量 再生稀碱量 反洗流速(10) 反洗时间(15) m3 kg m3 m3/个 m3/d d m3 t mol/m3R g/mol 3kg/mR % t/m3 % 3t/m 3m kg 3m m3/个 3m/d d m3 t m/h min 0.11 122 0.211 酸耗*强酸阳树脂量/浓酸浓度/1000/浓酸比重 一次再生酸体积*浓酸比重*1000 一次再生酸体积*2 0.30 0.008 30 一次再生酸体积/运行周期 单台混床日耗工业酸液*酸液贮存天数*设备总套数 酸耗*强酸阳树脂量/再生稀酸浓度/1000 阴树脂工作交换容量*碱耗/1000 碱耗*强碱阴树脂量/浓碱浓度/1000/浓碱比重 一次再生碱体积*浓碱比重*1000 一次再生碱体积*2 0.252 0.942 200.00 250.00 50.00 32.5% 1.354 4.00% 1.043 0.06 77 0.11 0.20 0.005 30 一次再生碱体积/运行周期 单台混床日耗工业碱液*碱液贮存天数*设备总套数 碱耗*强碱阴树脂量/再生稀碱浓度/1000 0.136 0.63 10.00 15.00 反洗水量 反洗管流速(~2) 反洗管径 进酸流速(<5) 进酸时间 浓酸流量 稀酸进酸流量 喷射器进酸耗水量 酸管流速(~1.5) 进酸管径 清洗水量 进碱流速(<5) 进碱时间 浓碱流量 稀碱进碱流量 喷射器进碱耗水量 碱管流速(~1.5) 进碱管径 清洗水量 置换流速(<5) 置换时间(~30) 置换水量 置换管流速(~2) 置换管径 正洗流速(15) m3 m/s mm m/h min m3/h m3/h 3m m/s mm 3m m/h min m3/h m/h 3m m/s mm m3 m/h min m3 m/s mm m/h 31.26 2.00 29.81 5.00 21.57 0.29 2.51 0.82 1.50 24.34 0.90 5.00 14.38 0.24 2.51 0.55 1.50 24.34 0.60 4.50 30.00 2.26 1.80 29.81 15.00 3.14*混床直径*混床直径*反洗流速*反洗时间/4/60 1000*SQRT(反洗水量*60*4/3.14/反洗时间/反洗管流速/3600) 再生稀酸量*4*60/3.14/混床直径/混床直径/进酸流速/稀酸比重 一次再生浓酸体积*60/进酸时间 再生稀酸量*60/稀酸比重/进酸时间 再生稀酸量-一次再生浓酸体积*浓酸比重 1000*SQRT(稀酸进酸流量*4/3.14/酸管流速/3600) 再生稀酸量/稀酸比重 再生稀碱量*4*60/3.14/混床直径/混床直径/进碱流速/稀碱比重 一次再生浓碱体积*60/进碱时间 再生稀碱量*60/稀碱比重/进碱时间 再生稀碱量-一次再生浓碱体积*浓碱比重 1000*SQRT(稀碱进碱流量*4/3.14/碱管流速/3600) 再生稀碱量/稀碱比重 2*3.14*混床直径*混床直径*置换流速*置换时间/4/60 1000*SQRT(置换水量*60*4/3.14/置换时间/置换管流速/3600) 阳树脂正洗水耗(6) 阴树脂正洗水耗(10) 正洗水量 正洗管流速(~2) 正洗时间 正洗管径 树脂混合时间(0.5~1) 混合空气耗量(1~1.5bar,2~3) 耗气量 气管流速(10~20) 混合气管径 再生耗除盐水 自用水率 再生时间 单台混床再生一次排放废水量 正常运行全部混床日排放废水量

m3/m3R m3/m3R 3m m/s min mm min m3/m3R.min m3/min m/s mm m3 % h m3 m3/d 6.00 10.00 6.53 2.00 52.00 36.51 1.0 2 1.51 20 40.0 12.92 0.21% 2.72 阳树脂量*阳树脂正洗水耗+阴树脂量*阴树脂正洗水耗 4*60*正洗水量/3.14/混床直径/混床直径/正洗流速 1000*SQRT(正洗水量*60*4/3.14/正洗时间/正洗管流速/3600) 混合空气耗量*(阳树脂量+阴树脂量) 1000*SQRT(4*耗气量/60/气管流速/3.14) 反洗水量+喷射器进酸耗水量+清洗水量+喷射器进碱耗水量+清洗水量+置换水量+正洗水量 再生耗除盐水/单台设备出力/运行周期/24 (反洗时间+进酸时间+进碱时间+置换时间+正洗时间+半小时富裕)/60 再生耗除盐水+一次再生酸体积+一次再生碱体积 单台混床再生一次排放废水量*(设备总套数-备用套数)/运行周期 13.09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