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新城规划2005-2020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房山新城规划2005-2020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1996a2ee2bd960590c6777d

? 输水干线

? 南水北调干线北京段(市域边界房山段至团城湖)以及南干线(永

定河至亦庄),干线在房山内为暗沟,保护范围:南侧50米、北侧150米范围内预留绿化隔离带,禁止建设;其他油气管线走廊不与南水北调走廊重叠。

? 张坊应急输水线和张坊水库输水线,作为南水北调与张坊水库连接

管线,保留张坊应急输水线的2座取水泵站。 ? 电力线路:

规划电力线路尽量与原有线路结合,与城市绿化隔离带结合的原则安排 ? 保定-房山500KV输电线路一回。 ? 大同-房山500KV输电线路一回。 ? 昌平-门头沟-房山500KV线路一回。 ? 房山-城南500KV线路一回。 ? 成品油管道

? 航空煤油、成品油管道规划沿南六环路、西六环预留,燕化现有沿

京周路输油管道保留。

? 成品油管道属于危险品输送管道,保留50米安全距离。 ? 燕化至琉璃河成品油管线和燕化-窦店成品油管线预留通道。 ? 燃气管道

? 燃气管道沿道路安排,走廊宽度根据不同的输送压力控制在10-

40米。

? 规划沿西六环路、京石高速公路、东西部新城联络线预留天然气管

道干线走廊。

? 考虑到今后城市发展需要,规划沿京石高速公路北侧再预留120米

市政走廊用地、六环路南侧预留120米市政走廊。

第五节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67条 目标

第68条 (1)(2)(3)(4)(5)第69条

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增长的前提下,以山区煤矿和非煤矿山关停为契机,实现房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将房山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生态功能分区合理、环境功能区全面达标,居民生态意识和文化素质良好,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北京西南生态型新城。

2010年作为生态型城市起步阶段,2010-2020年是生态型城市成型阶段。

区域生态功能区划

综合房山区域生态适宜性、资源保护等因素划分出4个生态政策分区,即山区生态保育区、浅山区生态恢复区、平原生态协调区、沿永定河风沙治理区。

山区生态保育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治理

水土流失,保护景观资源,推广生态旅游,防止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废水和固体废物污染,对霞云岭、史家营、大安山地区煤矿进行生态恢复,妥善处理尾矿和矿渣。

浅山区生态恢复区以煤矿和非煤矿山关停为契机,进行全面生态恢复,

重点在河北、青龙湖、周口店、长沟、大石窝地区;

在平原生态建设区,结合新城与城镇建设建设人工生态系统,加强重

点生态廊道和生态核心区的植树造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广生态旅游,减少工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发展节水型产业,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沿永定河风沙治理区以生态建设为主,对分洪区内的土地利用实行分

区管理,控制人口增长。

新城及其周边城镇密集区,控制建设规模,加强绿地等生态基础设施

建设,加大对城乡结合部环境的整治力度,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量,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河湖水系

确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分区,对应国家标准制定市域各河流、水库水体的

水质目标。

(1) 河湖水系将以建设现代化水利为努力方向,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

利、生态水利的转变,制定出合理的、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河湖水系的水网布局,保护和恢复重点历史河湖水系和水工建筑物,为建设生态城市创造条件。

(2) 对区域内小清河、大石河、拒马河等排水河道,在河道阶梯化建设的

(3)(4)第70条第71条第72条

基础上改善水质,增加河道用水,河道两侧绿化带宽100-200米,新城和重点城镇段可适当增加宽度,形成滨河公园绿化。

对于新城范围内的刺猬河、哑叭河、东沙河、丁家洼河,可结合防洪

排水的工程建设,建设多层次、立体风景观赏河道。基本还清中心城河道水体,进一步扩大水面面积。在重视补充新城河湖水系河湖蒸发、渗漏损失的同时,采取定期换水等措施,保证水体的清洁。

在新城、城镇建设中严禁占用规划河湖用地。对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

拓展河道绿化带,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开发,并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河湖湿地

对于区域内现有水库湖泊,要有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疏挖治理,修理堤岸、护坡,补充清洁水,改善水库湖泊水质。开辟青龙湖、天开、龙门口、牛口峪、丁家洼等湖泊,积极修建大石河、永定河、拒马河、长沟甘池、琉璃河等区级湿地生态公园,特别加强大石河下游湿地保护,结合河道规划和公园建设,扩大水面,调蓄汛期洪水、调节平原区域小气候,改善城市景观。

区域绿化建设目标

2020年,建成功能完备的山区、平原、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55%;森林覆盖率达到38%;城市绿地率达到44%~48%,绿化覆盖率达到46%~50%;人均绿地面积40~45平方米,新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18平方米。

山区绿化建设

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加快太行山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形成防御首

都风沙入侵的屏障。完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管理与保护,加强山地绿化,稳步推进岩石裸露地区植被恢复,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加快宜林荒山、疏林地和未成林地的绿化建设,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减少水土流失的功能。加强矿山的治理,严格控制浅山区开发建设,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

第73条 风景名胜区保护

(1)(2)(3)(4)第74条 第75条 第76条

2020年前在现有国家、市、区各级风景区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调整、扩大规模,在浅山区形成类型齐全、管理科学、效益良好的风景名胜区体系。

充分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对于浅山区

煤矿和非煤矿山进行坚决的关停,完整体现房山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和风景审美价值。

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发展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事业,促进风景名

胜区内及周边区域内社区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建立风景名胜区管理机制和系统,通过先进的理念、技术手段,提高

管理效率。

扩大云居寺风景名胜区和周口店-上方山风景名胜区管理范围,将周

口店猿人遗址和燕房组团西部山区纳入管理范围。

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在山区煤矿和非煤矿山关停的基础上,保护与恢复植被景观、山水景观,扩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的面积和数量,提升保护区等级。2020年前房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要覆盖整个山区,总面积达到600平方公里。对山区自然保护区进行合理规划,严格限制进入核心区的开发。

平原地区绿化建设

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地区、沿河流和道路形成的绿色走廊、永定河风沙治理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保护区等重点绿化工程的建设,构建平原地区绿地结构,形成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