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函数变式训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初中数学函数变式训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0c3c8cf58f5f61fb7366634

初中数学函数变式训练

一、 概念的变式训练

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概念的形成,尤其是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因而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多方面呈现概念的外延和触及一些“貌似神离”的情况,以便突出概念的内涵,使学生能深刻、准确地理解掌握概念。

如在学习平方根的概念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变式训练, 例题:16的平方根是 。

变式1:16的正的平方根是 。16的负的平方根是 。 变式2:

变式3:已知

的平方根是

,则

= 。

的正的平方根是 。

二、 公式、法则、定理等的变式训练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定义、定理、性质、公式、法则)是解决数学问题并产生新问题的起点。在复习公式、定理的教学中,不要直接呈现现成的结论,而应充分利用特例、实验等手段,设计系列问题变式。利用问题变式来明确定理、公式和法则的条件、结论、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关键之处,进而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能力和正确的演算能力。

从而引发学生遐思绵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思考问题的深刻性。

例1、出示变式判断题,并给出图示说明,让学生理解正误的原因。 (1)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图1 (2)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图2

(3)过直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图3

1

图1 图2 图3 例2、完全平方公式“变式训练:

计算:(1)

(3)

比如在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后,对于

的展开为三项二次式,学生基本上

, (2) ,(4)

, 。

”的新课讲授时我设置了如下的

都能够掌握,但是这还不能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完全平方公式。通过下面的变形:

学生通过完成上述填空,不但深化了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最后在学生能纯熟的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后,老师再提出变形:

例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在AB边上.四边形EFGB也为正方形,设△AFC的面积为S,则 ( )

A.S=2 B.S=2.4 C.S=4 D.S与BE长度有关

2

变式一、3、如图,矩形四边形

也是矩形,

中,

cm,,则

cm,点

边上的任意一点,.

变式二、正方形

上,正方形

、正方形

和正方形

的位置如图4所示,点

在线段

的边长为4,则的面积为: (A)10 (B)12 (C)14 (D)16

例3、 例如:“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o”一般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困难的,顺题深入还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变式1:顺次连结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变式2: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3

变式3: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变式4:顺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变式5:顺次连结什么四边形中点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 变式6:顺次连结什么四边形中点可以得到矩形?

三、 题目形式的变式训练

例题的教学采取学生议练,教师点拨、评讲相结合,着重引导学生解决如何设所求函数的解析式、怎样建立方程组。

从例题出发,组织变式训练,提高训练效率。

1、 多题一解,培养学生触一通类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的解析式。

变式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一次函数点A、C,并且经过点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且对称轴是直线

,求这条

的图像与

轴、

轴的交

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

变式2: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抛物线的解析式。

变式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的图像相交于个函数的解析式。

,且在轴上的截距是-1,它与二次函数

,求这两

两点,又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

2、 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题: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OB、OD的中点,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分析,完成此例题)

图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