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忓畢灏忓尯鍗卞博浣撴不鐞嗗伐绋嬪彲琛屾х爺绌舵姤鍛?-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浣忓畢灏忓尯鍗卞博浣撴不鐞嗗伐绋嬪彲琛屾х爺绌舵姤鍛?-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04e6f5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b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危岩体工程地质条件

2.1工程概况

2

xx的工程建设用地建筑占地总面积6134m,范围内拟建有居民楼17栋,楼层为7.5—7+(-3)层,其中,(-3)为地下室有1—3层,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属较重要建设项目。

该工程建设用地工程建设用地征地地点位于xxx思唐镇小岩关社区。场地总体方向南北向,南北长约350米,东西约30~80米,该征地范围位于东城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08°14′41″,北纬27°56′13″,规划征地面积18530m2。场地位于xx城区,交通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

图1 xx工程建设用地地理位置图

2.2地质环境条件

2.2.1气象、水文

xx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据县气象局多年统计:该县年平均降雨量1162.1mm,平均月降雨量96.84mm。4-8月为丰水期,降雨量累计达795.57mm左右;9-10月为平水期,降雨量累计192.56mm左右;11-12月及次年1-3月为枯水期,降雨量累计173.97mm。降雨特点是雨量充沛、夏雨集中,经统计:24小时最大降雨量175.0mm,1小时最大降雨强度为70.8mm/h时保证率为P=90%(相当于10年一遇);暴雨强度为82.0mm/h时保证率P=95%(相当于20年一遇);暴雨强度为95.10mm/h时保证率P=96%(相当于25年一遇)。

工作区位于长江一级支流xx江东岸,区域内水系较发育,总体呈树枝状分布,滑坡区无常流性水体,仅雨季坡面流汇聚形成溪流,溪水从东至西汇入xx江。xx江枯季水位354.3m,历年最高洪水位375m,水位枯、雨季涨幅较大。

2.2.2地形地貌

工程拟建场区属构造侵蚀低山河谷斜坡地貌,建设用地处于xx江西岸,陡崖脚下向东倾斜的斜坡地带,其斜坡脚为xx江河床。西测陡崖山顶最高海拔588m,东界最低海拔440m,高差达148m。但在建筑用地内采用实测相对标高西测最高相对海拔465m,最低(东界)相对海拔413m,相对高差52m,坡度角在35°左右,为一缓冲斜坡地形,总体地形西高东低。区内地形地貌环境较复杂。

2.2.3地层岩性

工程拟建场区地层缺失上志留系(S3)、泥盆系(D)、石炭系(C)地层沉积。该区内及其用地区出露分布的地层有中志留统、下二叠统及第四系地层,下二叠统直接浮盖在中志留统地层之上,它们各自的岩性特征为:

第四系(Q4):斜坡上广布残坡积粉质粘土,含泥岩碎块及灰岩碎屑。厚1~5m。

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深灰色、浅灰色中厚层至块状灰岩、含燧石团块或条带。厚100~400m,分布于斜坡顶部。

志留系中下统秀山组(Sx):广泛分布于斜坡中下部,为灰绿、黄绿色泥岩、页岩、粉砂质泥岩,厚50~300m。

2.2.4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工程拟建场区地质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x北台隆凤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中xx北北东向背斜南段西翼,评估区内未发现断层构造和突变的褶皱构造,岩层倾向260°~329°,倾角30°~6°,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二叠系下统(P1)地层超覆于志留系中统(S2)之上,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层序正常,建设区主要为中志留统(S2)的泥岩,节理不发育,西侧陡崖上的石灰岩岩层中,发育有倾向95°倾角85°(密度2~3条/m)和倾向84°倾80°(密度2~3/m)两组节理,前组节理多穿岩层连通,受地表水等因素的影响,多形成张口(1~5cm)裂隙构成陡崖峭壁上的危岩,从而破坏了岩体的稳定性。另一组节理发育程度较差,对岩体的稳定性破坏不大。但在建设用地内出露的是泥质岩,属软弱岩地层,紧临西侧的是石灰岩,属硬质岩层组成的高陡崖,这样在硬质岩层和软质岩层之间组成一个软弱结构面,这种结构面组合,常常容易失稳,是引发滑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因素之一。

据史料记载,评估区属微震多发区历史上记载最大震级为5级,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18306-2001)》,评估区地震烈度为Ⅵ度。评估区靠近塘头活动断层带,塘头在历史上有发生3、4级地震的现象。 2.2.5水文地质特征 (一)地下水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