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一师苹果树主要病害种类鉴定及发生规律调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农一师苹果树主要病害种类鉴定及发生规律调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e89d07ce2f0066f43322cc

农一师苹果树主要病害种类鉴定及发生规律调查

0 引言

农一师气候类型独特,生态和生产环境优越,因此形成了多种特色果树基地,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苹果是主要的特色果品之一,已是重要的经济来源。如“阿克苏红富士”享誉国内外。已出口到世界各国。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引种新品种,使果园面积不断扩大,同时苹果病害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带来了不少经济损失。尽管关于苹果病害已有不少报道,但农一师苹果生产中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病害名录.有关防治研究工作也比较滞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农一师主栽苹果树团场果园病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种类鉴定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与地点

2007年、2008年、2009年3月—11月定期调查。调查地点:农一师9团、10团、13团、8团、3团、5团和塔里木大学果园。

1.2 调查方法

在上述每个团场中分别选择三片苹果园,苹果园面积在100(667m2)左右.树龄分别在7年、15年、20年左右。先普查病害种类,再用五点式、平行线抽行式、随机抽样等方法取样。调查病害发病率、严重度,并计算病情指数。

1.3 病原鉴定和病害诊断

1.3.1 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病部具有明显病征,用解剖针直接挑少许制成临时玻片,然后镜检。根据其菌丝,各种产孢结构及孢子形态来确定种类。病状不明显且无明显病征的,则进行保湿培养,病征明显后进行病菌镜检。病原物在植物组织内部的,使用徒手切片技术,观察病原物的解剖结构,埋生于寄主组织内的病菌的子实体等。采集新鲜的病组织材料,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纯化,并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性状观察和显微镜镜检。选择新鲜健康无损伤的苹果若干。将纯化好的微生物用针刺法进行接种,每个处理5个苹果,每个苹果接种3个方位,并设置对照。接种后放在25℃恒温培养箱中,定期观察发病特征。根据症状特征、显微镜下微生物的菌丝、子实体、产孢结构特征、皿内培养性状等.参考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病害诊断。

1.3.2 病毒性病害

用金属小镊子仔细撕下病部表皮或表皮毛制片,显微镜镜检。观察病毒的内含体等。

1.3.3 生理性病害

依据症状特征、病害在果园中的分布查阅相关文献,初步确定是由环境还是缺素引起的病害。初诊断为缺素症的,则配制一定浓度相应的营养元素溶液定期喷施在植株叶片上.若植株的症状缓解,则说明是生理性病害。

2 结果与分析

2.1 苹果树腐烂病(Valsa ceratosperme Maire)

苹果树腐烂病属于子囊菌亚门黑腐皮壳属苹果黑腐皮壳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株和病残体上越冬。翌春,病斑开始活动,产生大量孢子随风雨传播,从冻伤、机械伤等伤口侵入并扩展。3-4月进入发病高峰期。春季新疆地区气候干燥,症状多表现为枝枯型:小枝发病,病变蔓延迅速,不呈水溃状,边缘不明显,很快扩展到全枝。夏季湿度大表现为溃疡型:多发于主干、主枝上,发病初期病斑红褐色、水渍状、略隆起,后皮层腐烂,常溢出黄褐色汁液;病组织松软,湿腐状,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失水干缩下陷,边缘开裂,表面产生许多小黑点,湿度大时可溢出橘黄色丝状孢子角。秋季又有一个发病高峰期,溃疡型和枝枯型混合发生。

据调查。苹果树腐烂病平均发病率高达76,3%,病情指数为52,5,造成死枝、死树,甚至毁园,是农一师苹果树上发生最为严重的毁灭性病害。苹果树腐烂病在幼龄树上发生轻。在老龄树上发病重。但主要与果园管理有关,管理较差、盐碱重发生严重,造成树势弱、抵抗力差;其次与修剪有关,修剪过重,修剪口不加处理和保护的果园发病较重。

2.2 苹果白粉病(Podostohaera leucotdcha Saim)

病菌以菌丝在芽的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翌春随着芽的萌动,病菌开始活动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传播,主要危害新梢和叶片,也可侵染幼果。分生孢子可发生多次再侵染,5—7月为发病盛期。新梢受害,造成新梢叶片簇生、细长、扭曲、常不能展开,且表面布满白色粉状物,新梢停滞生长。严重时枯死,秋季在病梢或病梢叶片的叶柄上产生果色毛刺状物。叶片受害,表面形成白色粉斑。幼果发病,常造成果实开裂、畸形。

据调查,苹果白粉病平均发病率为37,1%,病情指数为25,8。并且病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不同的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发病严重的果园,大量提前落叶,直接降低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还可导致树势衰弱,降低树体的抵抗能力,诱发其他病害的发生。

2.3 苹果干腐病(Botryosphaeda dothidea Ces.et deNot)

经镜检:子囊壳扁圆形或洋梨形,黑褐色,子囊长棍棒状,无色。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分生孢子器散生,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为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枝干病部越冬,翌春产生大量孢子,经风雨传播,从伤口、皮孔等处侵人为害。主要危害主枝和侧枝,也可危害主干。幼树多在嫁接口附近发病。病斑暗褐色,围茎一周可致全株死亡;主干上部发病,常形成带状条斑,表面凹陷,边缘开裂。大树常在主枝及侧枝上发病,病斑褐色至深褐色。干缩凹陷,长条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常有纵横裂纹,病斑一般较浅,严重时也可烂至木质部。病斑围枝一周,可造成“枝枯”。病斑及枯枝上常有密而小的黑点,润湿时黑点上冒出灰白色粘液。

据调查,苹果干腐病平均发病率为44,7%。病情指数为58,3。干腐病的发生与树势和气侯条件关系密切,树势衰弱,伤口多,休眠期冻害和生长期干旱,发病重。

2.4 苹果褐斑病(Marssonina coronaria Davis)

苹果褐斑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直接侵入叶片,形成绿缘褐斑病斑。因品种和危害时间不同,病斑分为同心轮纹型、针芒型和混合型。无论哪种症状类型,其共同特点是后期叶片变黄,唯在病斑周围仍然保持绿色晕圈。叶片变黄后很容易脱落,大量的落叶导致树势衰弱和果实减产。据调查,苹果褐斑病平均发病率为53,6%,病情指数为18,2,发病普遍,但发病程度较轻。病害的发生与温度和降雨有很大关系,冬季温暖潮湿、春季湿度大,发病早且重;反之,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少雨发病轻。不同苹果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有很大的差异.此外管理不善。树势衰弱,发病重。

2.5 苹果锈果病(Appie scar skin Vlrold ASSVdl

苹果锈果病俗称花脸病,是由类病毒引起的。锈果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可分为锈果型、花脸型和锈果花脸复合型。危害后果实着色差或畸形龟裂不能食用.大大降低苹果的商品价值及经济价值。

据调查,苹果锈果病病果平均发病率为3,8%.病情指数为20,4,在农一师团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且有逐年蔓延和加重的趋势。锈果病病原物在病树中越冬,主要靠嫁接传播。不同苹果品种对锈果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

2.6 苹果花叶瘸(Apple mosaic Virus)

苹果花叶病是一种病毒病,是由苹果花叶病毒(Applemosaic Virus)引起。病毒粒体球状。该病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由于苹果品种和病毒株系的不同,症状变化较大,一般分为5种类型,即斑驳型、花叶型、条斑型、网纹型、环斑型及镶边型。经调查.农一师苹果花叶病主要表现为斑驳型和网纹型.以网纹型发

病较为普遍。从树根部新出的小苗或新枝条上开始发病。后逐渐扩展到全株,发病重时,心叶卷曲,难以展开。

据调查,苹果花叶病平均发病率为26%,病情指数为32,2,在农一师团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苹果花叶病主要通过嫁接传播,接穗和砧木带毒是病害主要初侵染源。不同苹果品种对花叶病的感病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管理不善.树势衰弱,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2.7 苹果黄叶病

黄叶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于树体的铁元素供应不足引起的。多从心叶开始发病,初期叶脉间的叶肉先变黄,叶脉两侧仍为绿色,叶面呈绿色网纹状。后期整个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缘焦枯,严重时新梢顶端枯死。

据调查,该病在农一师苹果园发生较为普遍。可导致苹果树全株叶片黄化失绿,叶片早落,果实变小,产量降低。该病发生与土壤盐碱度关系密切,盐碱重的果园,黄叶病发生重。

3 讨论

通过对农一师主栽苹果树团场的调查和鉴定。共诊断出7种给苹果产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病害,分别为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自粉病、苹果干腐病、苹果褐斑病、苹果锈果病、苹果花叶病、苹果黄叶病。并对其发生规律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查和研究。真菌性病害为害较严重,应引起有关生产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