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中逸品的发展及其当代美学价值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绘画中逸品的发展及其当代美学价值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4ca945ad51f01dc281f1c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绘画中逸品的发展及其当代美学价值

作者:王蓓蕾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2期

摘要:在中国绘画史上,“神、妙、能、逸”是古人用来评价中国绘画优劣标准的划分,元代以后,文人画从“逸格”到“逸气”的演进,“逸”的含义更加具体化、深入化。在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中逸的审美追求逐渐边缘化,但在中国画的当代发展中,逸的审美追求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逸品;文人画;美学价值 1.缘起

在中国绘画史上,“神、妙、能、逸”是古人用来评价中国绘画优劣的标准,张怀瓘第一次在《书断》中用“神”“妙”“能”三品来评论书法,唐代的李嗣真在《书后品》中第一次提出了逸品,并且在《画评》中,将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列入逸品的行列。在绘画史上,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里第一次提出了“逸品”,按照“神”“妙”“能”“逸”的顺序排列,他提出对于前三品要重视规矩和格法,而“逸品”则可“不拘常法” 。

元代以后,文人画从“逸格”到“逸气”的演进,“逸”的含义更具体化、深入化。逸格强调绘画的形式风格,逸气强调创作主体的精神和内心体会,将创作者的精神和感悟现于笔端,呈于画面。

在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下,明清的逸品论更加强调淡、简、清、雅,与元代更加强调画面的意境相比,明清的逸品更加倾向于当时社会审美倾向。

在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中逸的审美追求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当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自然生态的破坏,生存空间的密集化,数字化生存的虚拟性问题。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主义的反思等等都使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逸品美学思想备受关注。 2.逸品意识的形成渊源

隐逸文化起于春秋时期的各类隐逸。至汉魏晋六朝的隐逸隐逸文化已经是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宋元明时期朝向细熟化、精神化方向发展。

中国历史上隐逸文化,由春秋的文士阶层,以及出于文士阶层和汉代的士大夫群体所成就的。文士倾心归隐,除了受“天人合一”哲学思维方式影响外,儒、道、释本身就各有一套较具体的隐逸理论,这些理论在生活实践上极大地影响了文士的出外选择。它们实际是文士归隐、羡隐的又一重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