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质量工程师考试练习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08质量工程师考试练习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2c9a1a964bcf84b9d57b66

施和保持。内部审核是组织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机制的一种重要手段。

2.管理评审:在内部审核的基础上,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就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评审即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其中评审也可包括效率。管理评审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变更的需要。

第54题

试题答案:BC 考点:

☆☆☆考点29: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判定和隔离;

1.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规定对不合格品的判定和处置

的职责和权限;②对不合格品要及时作出标识,以便识别。标识的形式可采用色标、票签、文字、印记等;③作好不合格品的记录,确定不合格品的范围;④评定不合格品,提出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决定返工、返修、让步、降级、报废等处置,并作好记录;⑤对不合格品要及时隔离存放(可行时),严防误用或误装;⑥根据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对不合格品作出处理并监督实施;⑦通报与不合格品有关的职能部门,必要时也应通知顾客。

2.不合格品的判定:①产品质量有两种判定方法,一种是符合判定,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另一种是“处置判定”,是判定产品是否还具有某种使用的价值。②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属于适用性判定范畴。一般不要求检验人员承担处置不合格最的责任和拥有相应的权限。③不合格品的适用性判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根据产品未满足规定的质量特性重要性,质量特性偏离规定要求的程度和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制定分级处置程序,规定有关评审和处置部门的职责及权限。

3.不合格品的隔离:产品生产者应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的特点,在检验系统内设置不合格品隔离区或隔离箱,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存放,这也是质量检验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检验部门所属各检验站应设有不合格品隔离区或隔离箱;②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及时作出标识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存放,避免造成误用或误装,严禁个人或作业组织随意贮存、移用、处理不合格品;③及时或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分析处理;④对确认为拒收和报废的不合格品,应严加隔离和管理,对私自动用废品者,检验人员有权制止、追查、上报;⑤根据对不合格品分析处理意见,对可返工的不合格品应填写返工单交相关生产作业部门返工;对降级使用或改作他用的不合格品,应作出明显标识交有关部门处理;对拒收和报废的不合格品应填拒收和报废单交供应部门或废品库处理;⑥对无法隔离的不合格品,应予以明显标识,妥善保管。

第55题

试题答案:ABCD 考点:

☆☆☆☆☆考点15:质量经济性管理程序; 1.识别和(或)评审过程

(1)从组织的角度:①识别过程活动:组织应对过程中的活动进行识别,以便分配费用。②监控费用:现行使用的几个成本分类方法包括用“预防、鉴定和故障”作为科目将成本分类的模式(称为PAF模式);用合格(符合)成本和不合格(不符合)成本作为科目将成本分类的模式(称为过程模式);按产品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将成本分类的模式(称为寿命周期模式);将重点放在由于活动

的设计或实施不佳而导致的经营账目中缺陷附加值的识别和测量的模式。③编制过程成本报告:组织应对费用进行汇总,并使用诸如净销售额、投入成本或直接人工费等适宜的测算基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将建立起质量经济性和已完成活动数量之间的关系。费用可以由公司、分公司、车间或各部门根据组织的不同需求加以报告,报告内容的详尽程度应取决于将报送的管理层。

(2)顾客的角度:①识别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顾客满意度将受到顾客不满意的因素,满意的因素和非常满意的因素的影响。虽然顾客满意是一件好事,但质量经济性的决定因素是“顾客的忠诚”。顾客可能满意,但仍可能不再次购买组织的产品。②监测顾客满意度:由于顾客和组织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组织应持续监测顾客满意度,以便对趋势进行分析。在定性调查中,可深入研究所调查的问题,了解和熟悉顾客的感受,组织应根据研究的性质、期限和可获得的资金来确定数据的最佳收集方法。③编制顾客满意度报告:顾客满意度报告应包含监测活动的结果、信息来源及其收集方法以及对那些被认为是影响顾客当前满意程度的因素的评价。 2.改进的管理

(1)管理评审:组织应提供成本和顾客满意度报告,以便:①由管理者定期对报告进行评审;②使用相关数据将报告和计划加以比较;③依据变化的经营环境对报告进行分析。

(2)识别机会:组织应根据成本和顾客满意度报告中的信息,以确定不合格的纠正、不合格的预防、持续改进方面是否存在改进的机会:

(3)进行成本和(或)收益分析:①确保对所建议的改进措施作出与组织的基本目的相一致的明确规定、计划安排和成本估算;②通过增加使顾客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因素,减少引起不满意的因素,来预测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③估计因提高顾客满意度而得到的重复订单和新业务而增加的收入;④识别顾客和其他受益者的隐含利益;⑤估计过程内外合格(符合)成本和不合格(不符合)成本的变化;⑥检查所建议的改进措施的整体财务效果;⑦将整体效益与改进措施的投资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采取改进措施。

(4)策划和实施改进:组织应策划和实施已批准的改进措施。为确保能实现预期的改进,应使用过程成本报告和顾客满意度报告。标准尤其突出了顾客满意,指出应注意识别那些对于顾客来说哪怕是小的现实利益。因此,组织要提高效益就必须持续增强顾客满意。

第56题

试题答案:ABCD 考点:

☆☆☆考点17:预防成本;

1.质量策划费用:该项费用是指有关部门或人员用于策划所需时间的费用

支出:如规划质量体系的具体细节所需的时间;根据产品设计和顾客对质量的要求,编制用于材料、工序和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程序、指导书等所需的时间。 2.过程控制费用:该项费用是为质量控制和改进现有过程能力的研究和分析制造过程(包括供应商的制造工序)所需全部时间的费用支出;为有效实施或执行质量规划而对车间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所需的费用支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自始至终进行控制所支出的费用。

3.顾客调查费用:该项费用是为了掌握顾客的需求所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和分析所花费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