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合成路线综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布洛芬合成路线综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2a9d3da8956bec0875e356

该方法催化剂一般为钴或钯的化合物,溶剂为醇类。 但有如下缺点:碱性条件下得到的一般为布洛芬盐, 需要增加酸化一步才能得到布洛芬; 卤代烃羰基化往往产生双羰基化副产物,即 4-异丁基苯基丙酮酸;具有良好选择性的反应参数的变化范围很窄 5烯烃催化加氢法

利用手性配体的钌配合物催化 2-(6-甲氧基-2-萘基) 丙烯酸的加氢制备萘普生,对映体过量(ee)达 96%[14]。 反应式如下 :

也可用于 2-(4-异丁基苯基) 丙烯酸的催化加氢。作者主要研究了手性配体和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的回收、氢气压力、溶剂、添加磷酸和反应温度等对反应产物光学纯度的影响。 具体的手性配体为Figure 5 中的 3,3'-联吡啶双膦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重点研究了芳香烃包括异丁苯与丙酮酸甲酯或乙酯在 Lewis 酸催化下缩合生成 2-芳基乳酸酯的条件,包括催化剂种类、用量、反应溶剂、反应温度等,但反应要求低温如-30 ℃,并且收率中等。 6 环氧丙烷重排法

一种新的布洛芬合成方法, 其中制备对异丁基苯乙酮及由 2-(4-异丁基苯基)丙醛转化为布洛芬的 2 步反应与经典的 Darzens 缩合法的相应步骤相同。 反应式如 :

对异丁基苯乙酮与硫叶立(由二甲硫醚与硫酸二甲酯反应制得)反应得 2-(对异丁基苯基)-1,2-环氧丙烷, 然后以无水氯化锌或无水氯化锡催化重排得 2-(对异丁基苯基)丙醛。专利还改进了中间体醛氧化制布洛芬的条件,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30%过氧

化氢为氧化剂,收率近 90% 。 【分析】

综合分析以上不同的工艺路线, 我认为仍以经典的 1,2-转位重排法比较适合国内生产。 醇羰基化法和烯烃羰基化法技术难度高,催化剂价昂;卤代烃羰基化法选择性低,催化剂价高,氯乙基化时易发生多烷基化和双芳基化,杂质多;烯烃加氢法虽有可分别制备消旋布洛芬和右旋布洛芬的优点, 但 2-(4-异丁基苯基) 丙烯酸需由异丁苯经 2 步反应制得,与丙酮酸酯缩合一步收率低,丙酮酸酯价格高,加氢催化剂昂贵;环氧丙烷重排法有 4 步反应,二甲硫醚污染大,工业化前景不乐观。

1,2-转位重排法虽也为 4 步反应, 但每步收率高、安全性好、重排催化剂价廉易得且无毒。 2-氯丙酰氯的供应充足,价格低廉,为该合成方法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结论】

布洛芬的合成有多种方法,但目前已实现工业化的仅有Boots法和BHC 法。BHC 工艺是迄今布洛芬生产中最为先进的技术,这一方法具有合成简单、 原子经济性高、 污染小的特点, 是典型的环境友好清洁生产工艺。今后布洛芬合成的研究和开发重点将环绕两方面进行, 一是进一步解决BHC 工艺中贵金属催化剂的分离回收问题, 如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BHC 工艺将更加完美。 二是通过不对称催化反应合成高光学活性的 S2布洛芬, 以实现布洛芬合成绿色化的更高目标。通过对在国内外布洛芬合成路线的比较,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合成路线存在以下不足, 合成路线较长、 生产工艺复杂、周期长、 成本高、 原子利用率低、 副产物多、 污染严重, 并存在安全隐患, 不

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应该淘汰, 新的合成工艺值得我们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