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地形学(教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军事地形学(教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0b75a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c

军事地形学基础

军事地形学就是军事上研究、利用、识别地形的一门学科。其中识别是基础,研究和利用是最终目的。

什么是地形?

地形:地貌+地物。地貌是指地表物质起伏形态和性质,如山地、平原等。地物是指地面上人工建造或自然形成的固定性物体,如居民地、道路、江河、森林等。依对军队战斗行动的影响,还可分为开阔地、隐蔽地和断绝地等。

平原:地面平坦宽广,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区叫平原。它以较小的高程区别于高原,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地。

丘陵:地面起伏较缓,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下的高地。 山地:地面起伏显著,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上的高地。

高原:地势高而地面较平缓宽广,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它以较大的高程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

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写。它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特定的图式符号、颜色和文字注记,将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经过一定的制图综合测绘于平面图纸上的图,称为地图。

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以普通地图为底图,着重表示某一个专题内容的地图,如军用地图、水文图、人口图、交通图、历史图等)两大类。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我国地形图比例尺系列为: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

图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如1:1万最大。一幅地

- 1 -

图,当图幅面积一定时,比例尺越大,其图幅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小,但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详细,误差越小,图上量测的精度越高。

地面上的地物,在地图上是用统一规定的符号结合注记表示的,这些规定的图形符号叫地物符号。

按符号与实地地物的比例关系,可以分为四类: 1.依比例尺符号(又叫轮廓符号)

实地面积较大的地物,如大居民地、森林、江河、湖泊等,其外部轮廓是按比例尺缩绘的,内部文字注记是按配置需要填绘的。在图上可了解其分布、形状和性质,量算出相应实地的长、宽和面积。

2.半依比例尺符号(又叫线状符号)

实地的窄长线状地物,如道路、土堤、通信线等,其转折点、交叉点位置是按实地精确测定,其长度是按比例尺缩绘的,而宽度不是按比例尺缩绘的。

3.不依比例尺符号(又叫点状符号)

实地上一些对部队战斗行动有影响或有方位意义的地物,如突出树、亭、塔、油库等,因其实地面积较小,不能按比例尺缩绘,只能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4.说明和注记符号

主要是用来说明,补充上述三种符号不能表示的内容。

数字注记是用来说明地物的数量特征的。图上注记分为分数式和单个数字两种形式。分数式注记中,分子一般表示地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母表示地物的深度、粗度和载重量。单个数字注记,一般表示地物的高度、深度、比高、流速、里程、界碑编号、山隘通行和时令河有水的月份等。

一、坐标(平面直角坐标和地理坐标)

确定平面上或空间中某点位置的有次序的一组数值,称为该点的坐标。 确定地面某点位置的经、纬度数值,叫该点的地理坐标。通常用度、

- 2 -

分、秒表示。

1:2.5—1:10万地形图,只绘平面直角坐标网,不绘地理坐标网。 1:20—1:100万地形图,只绘地理坐标网,不绘平面直角坐标网。

1 2 3 洞嘎居委会坐标(32,81)

洞嘎居委会精确坐标 (32250,81900) 8 9 4 洞嘎居委会9字格坐标(32,815)

7 6 5

洞嘎居委会(32,81)全值精确坐标 (3232250,16381900)

洞嘎居委会(32,81)地理坐标(N29°12′05″,E91°47′10″)

二、高程

我国规定:把“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高于该面为正,低于该面为负,称“1956年黄海高程系”。

(一)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线,是由地面上高程(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假想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一层一层的水平切开,这样,在山的表面就出现许多大小不同的截口线,再把这些截口线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便形成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因为同一条曲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所以叫等高线。

特点: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每条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2.在同一幅地图上或同一等高距的条件下,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凹地则与此相反。3.在同一幅地图上或同一等高距条件下,等高线间隔密,实地坡度陡;等高线间隔稀,实地坡度缓。

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分为以下四种。

1.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规定的等高距,由平均海水面起算而测绘的细实线。

2.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规定从高程起算面起,每隔四条首曲线(即五倍等高距的首曲线)加粗描绘一条粗实线。

- 3 -

3.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实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 4.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间曲线和助曲线只用于局部地区,所以它不一定要闭合。

对于独立山顶、凹地以及不易辨别斜坡方向的等高线,还要绘出示坡线。示坡线是与等高线相垂直的短线,是指示斜坡的方向线,绘在曲线拐弯处,其不与等高线连接的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二)等高距的规定

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实地垂直距离叫等高距。1:1万(2.5米)、1:2.5万(5米)、1:5万(10米)、1:10万(20米)、1:20万(50米)、1:50万(100米)和1:100万(200米)

(三)山的各部形态 1.山顶、凹地

山的最高部位叫山顶。山顶依其形状可分为尖顶、圆顶和平顶三种。图上表示山顶的等高线是一个小环圈,环圈外通常绘有示坡线。

2.山背、山谷

山背,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凸起部分,很象动物的脊背。下雨时,雨水落在山背上向两边分流,所以最高凸起的棱线又叫分水线。

山谷,是相邻山背、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由于山谷是聚水的地方,所以最低凹入部分的底线又叫合水线。

3.鞍部、山脊

鞍部,是相连两山顶间的凹下部分,其形如马鞍状,故称鞍部。山脊,是数个山顶、山背、鞍部相连所形成的凸棱部分。山脊的最高棱线叫山脊线。

(四)高程与高差的判定

据判定点与已知高程注记的关系位置,向上或向下数等高线,并加(减)等高距。判定两点的高差时,应先分别判明两点各自的高程,然后两数相减,即得高差。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