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生化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ecc2beae009581b6bd9eb89

4.在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下,加入足量的底物,酶促的反应能够达到正常Vmax。( ) 5.碘乙酸因可与活性中心-SH以共价键结合而抑制巯基酶,而使糖酵解途径受阻。( ) 6.从鼠脑分离的己糖激酶可以作用于葡萄糖(Km=6×10-6mol/L)或果糖(Km=2×10-3mol/L),

则己糖激酶对果糖的亲和力更高。( )

7.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 8.Km是酶的特征常数,在任何条件下,Km是常数。( )

9.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的底物无关。( ) 10.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几种Km值。( )

11.当[S]>>Km时, V趋向于Vmax,此时只有通过增加[E]来增加V。( ) 12.酶的最适pH值是一个常数,每一种酶只有一个确定的最适pH值。( )

13.酶的最适温度与酶的作用时间有关,作用时间长,则最适温度高,作用时间短,则最适

温度低。( )

14.金属离子作为酶的激活剂,有的可以相互取代,有的可以相互拮抗。( ) 15.增加不可逆抑制剂的浓度,可以实现酶活性的完全抑制。( ) 16.竞争性可逆抑制剂一定与酶的底物结合在酶的同一部位。( )

答案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6.错。 7.对。 8.错。 9.错。 10.对。 11.对。 12.错。 13.错。 14.对。 15.对。 16.错。

二、填空题

1.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 、 、 、

和 。

2.丙二酸和戊二酸都是琥珀酸脱氢酶的 抑制剂。

3.通常讨论酶促反应的反应速度时,指的是反应的 速度,即 时测得的反

应速度。

4.pH值影响酶活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影响 ,影响 。 5.温度对酶活力影响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 ,另一方

面 。

6.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的截距

为 ,纵轴上的截距为 。

7.磺胺类药物可以抑制 酶,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答案

1.[E];[S];pH;T(温度);I(抑制剂);A(激活剂)

2.竞争性

3.初;底物消耗量<5%

4.底物分子的解离状态;酶分子的解离状态;中间复合物的解离状态 5.温度升高,可使反应速度加快;温度太高,会使酶蛋白变性而失活 6.-1/Km;1/Vmax 7.二氢叶酸合成酶

三、选择题

1.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特点是:

A.与酶的底物竞争激活剂 B.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

C.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辅基 D.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必需基团; E.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变构剂

2.竞争性可逆抑制剂抑制程度与下列那种因素无关: A.作用时间 B.抑制剂浓度 C.底物浓度

D.酶与抑制剂的亲和力的大小 E.酶与底物的亲和力的大小 3.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S]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

A.不可逆抑制作用 B.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D.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E.无法确定

4.酶的竞争性可逆抑制剂可以使:

A.Vmax减小,Km减小 B.Vmax增加,Km增加 C.Vmax不变,Km增加 D.Vmax不变,Km减小 E.Vmax减小,Km增加

5.下列常见抑制剂中,除哪个外都是不可逆抑制剂:

A 有机磷化合物 B 有机汞化合物 C 有机砷化合物 D 氰化物 E 磺胺类药物

6.对于下列哪种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为50%时,[I]=Ki :

A.不可逆抑制作用 B.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D.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E.无法确定 7. 利用恒态法推导米氏方程时,引入了除哪个外的三个假设? A.在反应的初速度阶段,E+P→ES可以忽略

,则[S]-[ES]≈[S] B.假设[S]>>[E]

C.假设E+S→ES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时,即ES的生成速度与分解速度相等

8. 用动力学的方法可以区分可逆、不可逆抑制作用,在一反应系统中,加入过量S和一定量的I,然后改变[E],测v,得v~[E]曲线,则哪一条曲线代表加入了一定量的可逆抑制剂?

A.1

B.2 C.3

D.不可确定

[S]过量,加入一定量的I,测v~[E]曲线,改变[I],得一系列9. 在一反应体系中,

平行曲线,则加入的I是:

A.竞争性可逆抑制剂 B.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剂 C.反竞争性可逆抑制剂 D.不可逆抑制剂

10. 竞争性可逆抑制剂抑制程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作用时间 B.抑制剂浓度 C.底物浓度

D.酶与抑制剂的亲和力的大小 E.酶与底物的亲和力的大小

11. 酶的竞争性可逆抑制剂可以使: A.Vmax减小,Km减小 B.Vmax增加,Km增加 C.Vmax不变,Km增加 D.Vmax不变,Km减小 E.Vmax减小,Km增加

12.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 A.反馈抑制 B.底物抑制

C.竞争性可逆抑制 D.非竞争性可逆抑制 E.反竞争性可逆抑制

13. 测定酶活性时,通常以底物浓度变化小于多少时测得的速度为反应的初速度? A.0.1% B.0.5% C.1% D.2%

E.5%

答案

1.B。 2.A。 3.B。 4.C。 5.E。 6.C。7.C。 8.C。 9.D。 10.A。 11.C。 12.C。 13.A。

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部分

一、是非判断题

1.某些调节酶的V-[S]的S形曲线表明,酶与少量底物的结合增加了酶对后续底物分子的

亲和力。( )

2.诱导酶是指当细胞加入特定诱导物后,诱导产生的酶,这种诱导物往往是该酶的产物。

( )

3.酶反应的最适pH值只取决于酶蛋白本身的结构。( )

答案

1.对。 2.错。 3.错。

二、填空题

1.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主要含有 、 、和 基,三者构成一个氢键体系,使其中的 上的 成为强烈的亲核基团,此系统称为 系统或 。

2.与酶催化的高效率有关的因素有 、 、 、 、 等。 3.变构酶的特点是:(1) ,(2) ,它不符合一般

的 ,当以V对[S]作图时,它表现出 型曲线,而非 曲线。它是 酶。

4.酶的活性中心包括 和 两个功能部位,其中 直接与

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 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5.解释别构酶作用机理的假说有 模型和 模型两种。

答案

1.Ser195;His57;Asp102;Ser195;氧原子;电荷转接;电荷中继网 2.邻近效应;定向效应;诱导应变;共价催化;活性中心酸碱催化

3.由多个亚基组成;除活性中心外还有变构中心;米氏方程;S;双;寡聚酶 4.结合部位;催化部位;结合部位;催化部位 5.齐变;序变

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