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接触网施工技术标准(250~300Km)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速接触网施工技术标准(250~300Km)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eb68950ad02de80d4d840f9

基础帽混凝土试块每50个基础帽为一组,不足50个,以车站、区间为单位各做一组。 5.7 硬横跨钢管柱安装整正 5.7.1 同5.1。 5.7.2 同5.2。

5.7.3 硬横梁支柱整正前,先复测两支柱间距是否符合横梁跨长,先整正达标其中一根,另一根予整正,待横梁安装后,再调整达标。 5.7.4 支柱倾斜用经纬仪测量。支柱横、顺线路方向均应直立,柱顶倾斜施工误差0~30mm。且应保证垂直线路方向,两支柱中心线重合。达标后,将连接螺栓螺母对角循环逐个拧紧,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5.7.5 支柱承载后,按设计要求浇注基础帽,基础帽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极限强度。试块一个车站为一组。 6 拉线安装

6.1 拉线安装除执行《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头≥500mm,施工偏差0~30mm,绑扎长度≥100mm,施工偏差0~10mm,绑扎应密切平整。

6.2 在任何情况下,拉线在轨面处距邻线线路中心不应小于3米。 7 硬横跨安装

7.1 硬横梁支柱和横梁安装前应按《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中的5.5.4条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

4

7.2 横梁按编号在平整的地面上将横梁拼装成整体,用经纬仪将各梁段调整到一条轴线上,再进行各梁段的连接,横梁连接应密切,连接紧固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7.3 硬横梁安装采用一次吊装法,安装高度用接触网多功能激光测量仪测量。横梁安装应水平,施工偏差±30mm。横梁下缘距离下行正线轨面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为0~100mm。硬横梁柱与横梁连接应密切,牢固可靠,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7.4 同一组硬横跨两支柱中心连线与横梁纵向中心线应重合。 7.5 吊柱安装位臵用接触网多功能激光测量仪和钢卷尺测量确定,施工偏差为±20mm。吊柱应垂直安装,垂直度用经纬仪测量,施工偏差为1度。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吊柱安装后,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8 腕臂安装

8.1 腕臂安装应严格执行“三化一到位”的施工方法。(计算微机化,予配工厂化,安装机械化,一次达到设计标准)。

8.2 为保证质量和工期,应按《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要求与建设、监理和线路施工单位共同标注轨面红线,确定线路中心线,作为施工的基准点。线路未达标区段应向线路施工单位索取资料,进行交桩复测,与线路施工单位共同确认线路中心线和轨面标高,作为施工依据。

8.3 测量小组人员及分工应保持相对稳定,实现测量专业化,确

5

保测量精度。测量支柱倾斜度用经纬仪,底座高度测量采用高度测量尺或钢尺,限界采用丁字尺、水平尺和三角挡板。测量时,应把测量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8.4 腕臂计算采用新开发的250~300Km/h接触悬挂系统计算软件。

8.5 腕臂由专业予配小组在各项目部料库予配车间,利用专用工具集中予配。予配偏差应控制在±2mm以内。

8.6 平腕臂与棒式绝缘子连接的孔应和定位环、组合承力索线夹的钩在同一平面内,连接孔应喷锌防腐。斜腕臂上的吊线钩缺口应朝上,定位管安装的防风拉线定位环应朝补偿下锚方向。 8.7 平腕臂与棒式绝缘子连接孔应喷锌防腐,腕臂各部尺寸应复核达标后再连接,各部连接螺栓的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予配完成后应予以标识。绝缘子宜用草袋、塑料布包扎,以免在运输中损坏和安装后污染。

8.8 腕臂底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10mm;上下底座顺线路方向水平投影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特别是双腕臂和三腕臂底座,底座水平投影与线路中心线偏差不得超过±10mm。 8.9 腕臂安装应采用上部安装作业车安装。安装后,一般水平腕臂应水平,稍有抬头,关节道岔处腕臂应符合设计要求,但均应保证承力索至轨面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0~20mm。承力索和接触线应在同一垂直面内,施工偏差不得超过±30mm。 8.10 多线路腕臂安装

6

8.10.1 A(B)型底座及连接件安装高度应满足最高轨面至横梁下缘的设计高度,施工偏差±50mm。底座安装应水平、牢固可靠,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8.10.2 横梁应在一条轴线上,垂直、水平失值不得超过梁长的1‰。

8.10.3 柱顶斜拉线底座及连接件安装在距柱顶100mm处,施工偏差为±20mm,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8.10.4 斜拉线受力应均匀,保证横梁中心线与支柱中心线重合,横梁应呈水平状,施工偏差为0~50mm。

8.10.5 横梁上的倒立柱应垂直安装,施工偏差为1度,且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8.10.6 倒立柱上腕臂安装应符合上述8.1~8.9条中有关规定。 9 附加导线安装架设

9.1 供电线、回流线及架空地线宜由生产厂家按设计锚段长度配盘供应,现场对号架设。

9.2 附加导线的张力、弛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沟线夹、电连接线夹与导线接触面应涂抹一层电力复合脂,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9.3 附加导线的安装高度和对地及相互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不得小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值。 10 承力索、接触线架设及超拉

10.1 承力索、接触线不允许有接头。生产厂家按锚段长度配盘供

7